孫樹志
天津市濱海新區(qū)大港醫(yī)院 (天津 300270)
目前,慢性阻塞性肺疾?。╟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尚無法被治愈。我國2018年發(fā)布的關于COPD 流行病學的調查研究顯示,該疾病的患病率表現出逐年升高的趨勢,且好發(fā)于中老年人,臨床需予以高度重視[1]。肺康復治療作為治療COPD 患者的重要方法已逐漸被應用于臨床,且被推薦為COPD 穩(wěn)定期患者的首選治療方案。但有研究指出,我國≥40歲COPD 患者的呼吸康復治療水平較低,故有必要探索更方便、更有效的COPD 患者管理和肺康復治療模式,以期讓更多的患者獲得科學的肺康復治療[2]。本文從常規(guī)治療方案、肺康復治療方案及肺康復治療在COPD穩(wěn)定期患者中的應用效果三方面進行綜述。
當前,臨床主要采用支氣管擴張劑、糖皮質激素、祛痰藥物、抗氧化劑、疫苗、中藥劑、中成藥等來控制COPD穩(wěn)定期患者病情的進展,并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實施相應的健康宣教及疾病管理,如針對吸煙的患者或因職業(yè)、粉塵、刺激性氣體所致的COPD 患者,囑其戒煙或遠離污染環(huán)境。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所有針對COPD 穩(wěn)定期患者的常規(guī)治療方案均不能實現對病程的有效逆轉,但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減輕炎癥反應,延緩病情進展[3]。
常規(guī)治療方案雖能起到一定的治療效果,但為進一步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增強其運動耐力、提升其生命質量,需聯合其他治療措施[4]。肺康復治療理念最早在20世紀70年代被提出,之后在不斷的實踐與研究中獲得持續(xù)的發(fā)展。其并不是單獨的治療方案,而是一套綜合性且系統(tǒng)化的治療方案,需與其他治療方案相結合,力求在提升患者健康水平的同時改善其生命質量。
肺康復治療主要通過被動活動、主動活動和肌力鍛煉等來完成呼吸訓練和肢體訓練,在訓練期間還需輔助心理干預、健康宣教、藥物指導及營養(yǎng)支持等康復方案[5-7]。首先,在肺康復治療前,臨床需全面評估患者的肺功能及肢體功能,了解患者的運動負荷量,據此制訂針對性的治療方案;輔助并教會患者呼吸訓練方法,包括腹式呼吸法、縮唇膈式呼吸法及做全身性護理體操、利用呼吸訓練器具等;以患者耐受為限,逐漸增加訓練強度及頻率,循序漸進地開展肢體訓練,包括四肢活動、慢走、打太極拳、騎自行車等;在訓練期間,患者若出現呼吸困難等不適癥狀,需及時停止肺康復訓練內容。其次,在肺康復治療期間,臨床需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及用藥指導,穩(wěn)定患者病情的同時,提升其對疾病及治療的認識度,進而有效規(guī)避不良事件;并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營養(yǎng)支持,保證其攝入充足的營養(yǎng),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保障訓練方案的順利實施;此外,加強對患者的心理干預,消除不良情緒,確?;颊咭苑e極的心態(tài)配合治療及護理,提升依從性,保證治療效果。
既往多數臨床醫(yī)師重點關注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治療,往往忽視了穩(wěn)定期患者的治療[8]。若穩(wěn)定期患者急性加重的頻次增多,則會引起肺功能進行性減退,加劇患者的呼吸困難癥狀,進而降低其生命質量。肺康復治療主要以改善患者臨床癥狀為目的,進而緩解肺通氣功能障礙,提升其生命質量。張淑紅等[9]的研究顯示,肺康復治療可提升中重度COPD 穩(wěn)定期患者的營養(yǎng)水平,減少后期急性加重發(fā)作次數,治療效果較好。美國胸科醫(yī)師學會(American College of Chest Physicians,ACCP)及美國心肺康復學會(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ardiovascular and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AACVPR)推出的最新肺康復循證臨床實踐聯合指南推薦,將肺康復循證醫(yī)學級別從B 級提升至A 級,并強調COPD 肺康復計劃的重心及基礎是下肢運動訓練,同時強調了非藥物治療的肺康復治療在COPD 穩(wěn)定期患者治療中的重要地位[10]。
目前,越來越多的醫(yī)師意識到對COPD 穩(wěn)定期患者康復治療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并開始深入開展采用肺康復治療方案治療COPD 穩(wěn)定期患者的臨床研究。有研究指出,肺康復治療可有效增強COPD 穩(wěn)定期患者的肺功能,提升患者的生命質量[11]。也有研究指出,在給予常規(guī)藥物治療的同時聯合肺康復治療,可有效改善中重度COPD 穩(wěn)定期患者的氣道阻塞及臨床癥狀,利于提升患者的肺功能,進而提升患者的生命質量[12]。經分析,其原因在于,肺康復治療方案具有針對性、系統(tǒng)性和科學性等優(yōu)勢,在實施肺康復治療前全面評估患者的身體狀況,了解患者各方面的指標,然后根據其耐受力,循序漸進地實施針對性的康復治療方案,鍛煉患者的呼吸肌功能,利于提升患者的肺功能,改善臨床癥狀,縮短康復時間,進而提升患者的生命質量[13-14];當患者的肺功能改善后,呼吸功能障礙癥狀得到有效緩解,運動耐受力不斷增強,進而有助于提高肺康復治療效果,如此形成良性循環(huán),不斷提高患者的生命質量[15-16]。
COPD 是不可逆的呼吸系統(tǒng)病癥,隨著病情的不斷進展,患者的正常活動、工作及生活均會受到影響。肺康復治療在增強COPD 患者肺功能、緩解呼吸困難癥狀、增加運動耐力、提升生命質量等方面均有較好的效果,但COPD患者以中老年人居多,其呼吸功能及運動耐受性均較弱,在適應及配合較大幅度的肢體康復鍛煉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難,難以實施深層次且持久的肺康復治療,以上因素會影響肺康復治療效果。因此,今后應持續(xù)不斷地探尋更利于COPD 穩(wěn)定期患者的居家自主肺康復治療方案,將肺康復治療受身體素質的制約降至最低,讓患者在居家期間也可自主進行康復治療;同時,還需強化肺康復治療COPD 穩(wěn)定期患者的病情理論研究,為肺康復治療的實施提供詳實的理論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