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連杰(招遠市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山東265400) 王海云(招遠市果業(yè)總站)
近年來,陽光玫瑰葡萄因其顏值高、果個大、肉質硬、含糖量高等優(yōu)良的綜合性狀,深受廣大消費者的歡迎,被稱為葡萄界的“貴族”。價格更是令廣大種植戶心動不已,優(yōu)質果市場價300~400元/千克,市場上供不應求。2019年,陽光玫瑰葡萄畝收入達到4.5萬元,被經銷商搶購一空,“十畝葡萄園,換輛奔馳車”成為現(xiàn)實。但這樣優(yōu)良的葡萄品種2020年銷售價格并不是很樂觀,上市價格下滑嚴重,市場上14元/千克的普通果隨處可見,12月冷庫出庫價普通果20元/千克,優(yōu)質果最高的40元/千克。與往年相比,2020年的經濟效益令果農不是很滿意。高效益是產業(yè)發(fā)展的終極目標,因此,我們應該分析原因,對癥下藥,提高經濟效益。
(1)整體市場不景氣。2020年因新冠肺炎的突然發(fā)生,經濟受到嚴重沖擊。
(2)種植面積增加,供應量增大。高效益致使這一品種得到了大力推廣,近幾年以來陽光玫瑰如同雨后春筍一般,在全國各地掀起了種植大潮,種植面積迅速增加。而且,葡萄種植豐產快速,第1年種植,第2年就能結果,第3年就開始豐產。市場供應充足,不再像幾年前那樣供不應求。
(3)品質下降。市場上銷售的低價位葡萄普遍表現(xiàn)為口感不佳、品質不一致、穗形不美觀,有的酸,有的甜,有的沒味,有的還有果核,果香很淡,色澤變差。究其原因,一方面管理不到位,沒有進行精細化管理。例如,果實膨大劑噴灑不均勻,導致有的有核、有的空心嚴重;施肥不平衡導致口感、香味、色澤等商品品質下降。另一方面產量控制不嚴格,過分重視產量,忽視品質,也是導致商品價值降低的一個重要因素。因其高效益和高成本導致果農惜果心理作祟,如現(xiàn)在疏果人工成本0.65元/穗,很多種植戶不舍得花錢雇人疏果整穗,并想盡量多產果,導致畝產量過高,品質下降,果穗缺少優(yōu)質商品果該有的美觀性狀,果粒大小不均勻,商品性變差。管理較規(guī)范的種植園畝產量也在1750~2000千克,可見惜果現(xiàn)象嚴重。
目前,我國水果產業(yè)已經進入高質量發(fā)展階段。高質量發(fā)展是應對市場不穩(wěn)定性、不確定性的根本出路。只有滿足消費者對水果高品質、多樣性的需求,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yōu),人優(yōu)我特”,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爭得一席之地,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因此,建議種植戶從思想上轉變觀念,充分挖掘潛力,在品質提升和品牌塑造等方面苦下功夫,做足文章,以質取勝和依靠品牌效應提高持續(xù)的市場競爭力。
(1)精細化管理,生產優(yōu)質果品。高品質是品牌創(chuàng)建的前提條件。陽光玫瑰對土壤環(huán)境、產量把控和管理技術的要求非常高,應對照標準化技術進行科學管理。
(2)重視土壤管理,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土壤是葡萄生長的根本,是生產優(yōu)質果品的基礎,土壤有機質含量低和果樹營養(yǎng)水平低的情況下,果實難以產生香氣。補充有機質可調理土壤酸堿度和土壤微環(huán)境、理化性質等,增強土壤透氣性,促進有益菌的繁殖,促進根系對水肥的吸收,打造良好的樹勢。土壤有機質含量越高果實品質越好,優(yōu)質陽光玫瑰種植的土壤有機質須在3%以上,最好達到8%。日本的標準是6%~8%,最高的地方是15%。目前,我國果園土壤有機質含量普遍偏低,低于1%,少量優(yōu)質的果園能達到1.4%。因此,應該長期重視增加有機肥的施用量,提高土壤中的有機質含量,不斷改良土壤立地條件,為生產優(yōu)質果打下良好的基礎。
(3)科學施肥,均衡營養(yǎng)。俗話說得好,“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葡萄施肥與其他果樹一樣,既需要氮、磷、鉀、鈣等元素,也需要鋅、硼、錳等微量元素。缺乏鋅、鎂、硼等中微量元素,會導致果肉木栓化、樹體營養(yǎng)不足,影響果實的整體生長發(fā)育。硫元素能夠提高作物香味,提升果品質量。鎂促進光合作用提高,促進磷的吸收,增加光合作用,利于糖分增加。鋅是作物體內氧化還原的催化劑,有促使細胞呼吸和促進生長素形成等作用。補鈣可增加果實硬度、柔韌度。陽光玫瑰是對鈣需求量很大的品種,而鈣在植物體內移動能力極差,所以選擇易被植物吸收的鈣很重要,如螯合鈣??刂七^度施氮肥,氮和鉀會妨礙鈣吸收。在果實轉色期至采收期應重視施用高鉀型水溶肥和中微量元素水溶肥。只有密切結合葡萄的生長發(fā)育階段和實際土壤條件,測土配方,均衡施入各種所需營養(yǎng)元素,才能利于葡萄高質量根系、強健樹體和葉片的培養(yǎng),確保果實的整體生長發(fā)育,從而結出優(yōu)質的果實。
(4)嚴格控制產量。產量對果實品質的影響非常顯著。每畝產量控制在1200千克的時候香味最佳,標準畝產量為1200~1500千克。當高于1500千克時,產量越高香味越淡;高于2000千克時,香味損失嚴重;高于2500千克時,香味幾乎很難嘗出來。
(5)提倡設施栽培。設施栽培可有效提高外觀品質,減少病蟲害,減少農藥的用量,利于生產高品質的有機果品。
(6)整穗疏果。疏掉畸形穗,只留穗尖3.5厘米,最長不超過6厘米。每個果穗結果0.5千克最佳,果穗越短品質越好。避免果穗過大、果粒不大,果粒大小不均勻、整齊度差。注重疏粒,這是高檔品質的必然要求。每穗留果粒50~60粒。思想上要充分認識到要想品質好,人工成本投入是非常必要的,高投入意味著高產出。
(7)果實套袋。套有色袋(綠色、藍色),可有效減輕果皮的黃化,提高果實的外觀品質。
(8)適時采收。盡管成熟果實可掛樹1個多月不降糖不變軟,但掛果時間越長果銹會越嚴重,嚴重影響了果實的外觀品質。
(9)采后商品化處理。對果品進行無損智能分選,確保品質的一致性,進行分級包裝銷售。果品品質差異較大,對維護市場聲譽和品牌建設極為不利,應堅決避免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冷庫貯藏和運輸時,注意選擇適宜的包裝材料進行分穗包裝擺放,如泡沫箱+防潮墊+保鮮紙+吸潮紙,注意避免劃傷、擠壓。
在果品市場相對飽和、市場競爭不斷加劇的今天,消費者在嘗新求異、追求高品質的同時,也越來越關注果品的標簽及標簽背后的故事和人文內涵。集中種植區(qū)域和種植大戶應加強果品文化的整理和挖掘,聘請專業(yè)的品牌咨詢機構和專業(yè)人士進行全方位策劃、包裝和宣傳。注重向外界展示商品品牌的標志字體、圖形、品牌圖騰、品牌口令等內容。進一步樹立品牌意識、強化品牌管理,落實品牌戰(zhàn)略規(guī)劃,搞好區(qū)域品牌和商品品牌頂層設計,推行地標管理、產品條碼和質量追溯制度,不斷拓展品牌營銷,爭創(chuàng)品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