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愛琴
摘? 要: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的智慧結晶,對其進行傳承、發(fā)揚是每個人應盡的責任和義務。教育要從兒童抓起。因此,在開展幼兒教育時,要將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重視起來。藝術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載體,在幼兒教育中是開設有藝術教育的。因此,教師可以通過藝術去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讓幼兒意識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美,讓幼兒產生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意識。文章從幼兒園藝術教育中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現(xiàn)狀和策略兩個方面入手,分析了幼兒園的藝術教育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
關鍵詞:幼兒園;藝術教育;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策略
藝術教育中蘊含著與非物質文化遺產有關的內容,在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方面有著一定的優(yōu)勢。但是,很多教師認為幼兒的年齡太小,在進行藝術教育時并不會刻意地去滲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內容,導致幼兒沒有產生傳承的意識,也沒有對其產生正確的認知。因此,教師要將藝術教育中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重視起來,并在藝術教育中進行有效滲透。
一、幼兒園藝術教育中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現(xiàn)狀
1. 教育部門不重視
幼兒階段接受事物是最快速的,也是印象最深刻的。如果教師向幼兒滲透非物質文化遺產,可以幫助幼兒形成傳承意識和保護意識。但是,相關教育部門認為,幼兒連基本的意識都沒有產生,滲透非物質文化遺產完全是浪費時間,更不會給幼兒教育指明方向。
2. 幼兒園缺乏相關意識
幼兒園對教師的教學具有導向作用,但是很多幼兒園欠缺滲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意識,也不會設計科學、有效的計劃,只是按部就班地讓幼兒有個快樂的童年,偶爾開展一些教學活動。這樣的教學顯然不能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傳承。
3. 教師本身素質不足
很多教師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內容不了解,對其滲透作用、重要性也了解不夠,因此不能開展有關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教學活動。
二、幼兒園藝術教育中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策略
1. 通過音樂教育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
音樂是幼兒教育中的一門重要學科,教材中除了涉及一些簡單易懂的兒歌,還涉及一些民族音樂,而有些民族音樂就屬于非物質文化遺產。鑒于此,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要重視音樂教育中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并借助音樂教育向幼兒滲透非物質文化遺產。
需要注意的是,在音樂教育中傳承民族音樂時,教師不僅要考慮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特點,更要考慮幼兒的興趣愛好和性格特點,要選擇幼兒容易接受的方式進行教學,而且歌曲的選擇要符合幼兒的年齡特征。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讓幼兒更容易接受相關的知識。
另外,在開展音樂教育時,教師可以根據(jù)幼兒喜歡游戲這一特點設計相應的游戲活動,從而實現(xiàn)寓教于樂。例如,在傳承“新昌調腔”時,這一民族音樂有著獨特的腔調,可以給幼兒帶來視覺和聽覺的“饕餮盛宴”,讓幼兒獲得一定的審美沖擊。而且“新昌調腔”的內容并不難懂,幼兒容易理解。但是,要想讓幼兒傳承“新昌調腔”,教師可以將其與游戲融合在一起。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將“新昌調腔”中的一些角色寫在黑板上,然后讓幼兒進行角色扮演。為了給幼兒帶來更加真實的體驗和感受,教師可以提前準備好服飾,讓幼兒直接“扮樣兒”,從而讓幼兒更好地理解、感受,對其進行傳承。通過這樣的課堂教學,可以切實地實現(xiàn)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讓幼兒的身心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有效發(fā)展。
2. 通過美術教育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
美術教育是藝術教育中的一種,教材中有很多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內容。那么,教師應該怎樣通過美術教育引導幼兒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呢?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營造氛圍。
教師可以在班級創(chuàng)設出與非物質文化遺產有關的環(huán)境。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將一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當作擺件來布置教室,借助這些擺件營造出相應的教學氛圍,在潛移默化中對幼兒進行熏陶,讓幼兒樹立起相應的意識,自覺地去保護、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剪紙制作一些漂亮的窗花、可愛的小動物,并將其張貼在教室的墻壁上;也可以手工制作一些傳統(tǒng)的花樣帽子、花樣腰帶,利用黏土捏出一些戲劇性的人物,通過卡紙制作臉譜等,將其擺放在教室的不同位置;還可以在教室里的“故事墻”貼上大幅的繪畫作品,這些繪畫作品一定要生動、形象。通過這樣的布置,教室會充滿傳統(tǒng)文化的氣息。身處這樣的環(huán)境中,幼兒怎能不會受到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呢?怎能不會產生傳承、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意識呢?怎能獲得不了相應的知識啟迪與相應的情感體驗呢?
三、結束語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教育有著一定的關系,其中就包括幼兒教育。雖然幼兒的年齡小,身心都處于發(fā)展中,但是這個階段的教育屬于啟蒙教育,如果在其中滲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內容,幼兒就會潛移默化地在腦海中形成相應的意識,進而主動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上述兩種簡單且有效的通過藝術教育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方法,教師可以將其運用于實際教學中。只有這樣,幼兒園才能通過藝術教育讓幼兒切實地感受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從而產生保護、傳承的意識。
基金項目:2020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幼兒園藝術活動中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現(xiàn)狀及策略研究(GS[2020]GHB3804)。
參考文獻:
[1]李娟. 幼兒園藝術教育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J]. 福建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