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麗
關于寫作,我一直認為,有閱讀才有積累,有積累才有表達欲望,有表達欲望才能形成文字,有了多次練筆才能提煉智慧。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要想幫助學生提煉習作智慧,教師首先應該引導學生進行有效閱讀,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再利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將讀和寫結合起來。
那么,怎樣進行有效閱讀呢?又怎樣在“有效閱讀”中提煉習作智慧呢?
在教學實踐中,我發(fā)現(xiàn)要想進行有效閱讀,首先要有合適的閱讀材料。而對于學生而言,最貼身的讀物,無疑就是課本。所以,尋找有效閱讀的材料,不妨從課本開始。在研究中,我便嘗試以課文為例,捕捉適合學生寫作的延伸點,適時引導學生進行寫作,以提高習作能力,習得習作智慧。
一、引導學生學習課本佳作,抓住典型事件來表現(xiàn)人物的精神風貌
蕭紅寫魯迅先生,主要對魯迅先生的日常生活進行了記述。魯迅的飲食起居、待人接物、讀書寫作無不可入文。但如何將這些材料寫得真實可感深入人心呢?蕭紅敏銳地捕捉到了魯迅先生許多的生活細節(jié),選取了典型材料,將魯迅置身日常生活中去描寫。因為抓住了典型事件,魯迅笑容的明朗,走路的輕捷,付車費的細心,開玩笑的詼諧,讀青年來信的負責,工作的辛勞,嘗魚丸的嚴謹,包書的細致,就一一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了。
學完《回憶魯迅先生》,我們立刻跟上練筆,讓學生運用外貌、語言、動作描寫等寫寫自己的同學、自己的老師、自己的好朋友。練筆之后,我對學生的選材進行了指導,在之后的寫作課上,學生寫作《這樣的人讓我_____》,選材就有模有樣了。有同學寫平凡和善又善解人意的小賣部老板讓他難忘,有同學寫心靈手巧在他沮喪時鼓勵他的賣糖畫老人讓他感激,有同學寫熱情能干不畏風雨的快遞員讓她感動。學生的選材體現(xiàn)出了多樣性和典型性,能通過典型事例來刻畫人物形象,展現(xiàn)人物的精神面貌。
閱讀和寫作是密不可分的,通過對課文的有效閱讀和解析,學生可以吸收大量的知識,積累更多的經(jīng)驗,在寫作過程中加以借鑒,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二、引導學生學習課本佳作,抓住典型細節(jié)表現(xiàn)人物的性格品質(zhì)
細節(jié)描寫,是指抓住生活中細微而又具體的典型情節(jié),加以生動細致的描繪。它具體滲透在對人物、景物或場面的描寫之中,是記敘文情節(jié)的基本構成單位。細節(jié)描寫中,要抓住肖像、心理、動作、語言、神態(tài)細節(jié)進行描述。
《說和做》中,聞一多研學時專注認真、鍥而不舍的精神就是通過他頭發(fā)凌亂、書桌上“眾物騰怨”等細節(jié)來表現(xiàn)的。當作者把大人物置身于生活,細描細繪一些生活細節(jié),就會讓人看到一個更全面立體的人物,也更易于塑造人物的性格品質(zhì)。
有了對課本的朗讀、解析、思考,學生在習作中就可以進行借鑒了。在練筆中,學生對人物開始有意識地進行細節(jié)描寫了。有同學在《這樣的人讓我敬佩懷念》中寫道,“小賣部里走進一名身材高大,穿著一身泛黃的棉衣的男人。他的臉上還蒙著一塊白布,眼球微微凹陷。他小心地從口袋里掏出幾張皺巴巴的鈔票……”突出了人物的窘迫,也突出了小店老板對他人的關懷。
學生在向課文學習之后,對細節(jié)刻畫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掌握,也對刻畫好人物有了一定的信心,習作的語言也生動活潑起來。
三、引導學生學習課本佳作,運用寫作手法來表現(xiàn)人物的精神魅力
寫作手法的恰當使用,可以讓作文如虎添翼。我們在寫作人物時,對比襯托、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等手法的運用,都可以起到揭示和突出人物精神的作用。如楊振寧先生寫作《鄧稼先》一文,就將鄧稼先與“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進行對比,突出鄧稼先樸實、毫無私心、甘于奉獻的品格。
在教學實踐中,我發(fā)現(xiàn),有效閱讀可以讓學生吸收大量的知識,積累更多的經(jīng)驗,從而在寫作過程中更好地進行選材,更生動地進行描寫,更充分地表達自己的情感。閱讀和寫作是相輔相成的關系,有效的閱讀,有利于實現(xiàn)寫作素材的積累,大量的閱讀之后,學生可以先模仿、借鑒,之后漸漸“出格”,在寫作中找到自己的方向,釋放自己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