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錦峰
錦鯉是鯉魚突變品系經(jīng)人工選育而成,屬大型高貴觀賞魚類,有紅、白、黃、黑、藍、紫等色彩,以其艷麗晶瑩的體色、瀟灑優(yōu)美的游姿、華麗俊俏的斑紋、雄健英武的風度而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喜愛,有“水中活寶石”“會游泳的藝術品”的美譽。長期以來,因花費少,且容易飼養(yǎng),受到大多數(shù)水族愛好者喜愛。目前,家庭水族箱已成為標準化消費產品,養(yǎng)觀賞魚已成為潮流。
(1)雌魚選擇:一般選用前一年留作種魚的錦鯉,在室內度過冬季后,于3月中下旬移至室外魚池中飼養(yǎng)。此時,再進一步選擇優(yōu)良的親魚來繁殖后代。錦鯉繁殖的適齡一般在2-8冬齡,體重達1.5公斤以上。挑選體質健壯、外表豐滿圓潤、鱗片光潤整齊、泳姿穩(wěn)健,頭圓闊、體長、無殘畸形、無損傷、無病害、色澤光亮、均勻的魚作為親體。
從外觀看,雌魚身體粗壯而豐滿,腹部膨大,越接近臨產腹部膨大越明顯,頭部稍窄并略長,胸鰭端部呈圓形。雌魚生殖孔稍寬而扁平,微有外突,用手輕壓腹部有卵粒泄出。雄魚身體較瘦長,胸鰭端部略尖,在胸鰭的第一根鰭條和鰓蓋上有若干白色“追星”,而生殖季節(jié)過后“追星”自然消失。雄魚生殖孔小而下凹,用手壓有乳白色的精液流出。
(2)準備工作:采用水泥魚池作為產卵池,4米×4米的方形池或4米×5米的長方形池較為適宜。過大不便管理,過小又影響親魚的產卵活動。水深在60-80厘米,以溶氧充足,水質清潔,pH7.2-7.4,硬度低的水質為好。
魚巢也要非常重視,魚巢是用來附著魚卵的,產卵之前一定要先準備好。一般以棕樹皮做魚巢,將網(wǎng)直線拉好鋪上魚巢。
孵化池用3米×3米、水深30厘米的水泥池。孵化池的水溫要和產卵池的水溫相同。如果兩池的溫差大于5℃時,會降低孵化率,甚至死亡。其孵化期的長短和水溫的高低有關,溫度越高,時間越短,但也要注意溫差不能太大。當發(fā)現(xiàn)池水變成淺灰白色時,要立即換水,新舊水溫差不得超過1℃。孵化池不宜有強烈的陽光照射,水溫不能超過30℃。
(3)繁殖方法:錦鯉的繁殖期一般在每年4-5月,當水溫穩(wěn)定在16-18℃以上時,即可將雌雄魚按2:1的比例挑出,放入準備好的水池,在水池中預先放置消毒好的魚巢,讓其自行產卵。一般在水溫上升到20℃后開始大量產卵,產卵的時間在凌晨4點左右開始,直到上午10點或中午為止。如果天氣突然變化,水溫急劇下降,雌魚就會中斷產卵。當發(fā)現(xiàn)卵巢附滿卵時,將其撈出換上新卵巢。雌魚第1次產卵后,相隔2周左右又會產卵,待產卵完畢,需將卵全部撈出放入孵化池中,以免被雌魚吞食。
一般1尾30-40厘米長錦鯉的產卵量就可以達到為20-40萬粒,大體型的雌魚可產50萬粒以上的卵。錦鯉的卵和金魚的卵一樣,也是體外受精,屬于粘性卵。卵粒的大小隨雌體的大小和年齡的不同而不同。卵徑一般2.1-2.6毫米,受精卵吸水后,卵徑會變大。觀察其產卵結束后,把雌魚捕起,將附著卵粒的魚巢從產卵池中取出后,在5-7%的食鹽溶液中浸泡5分鐘,或者在3ppm的甲基藍溶液中浸泡15分鐘進行消毒,然后再移入孵化池中孵化,可以有效預防水霉病。3-5天后魚苗孵出即進行培育,如果想培育錦鯉新品種,用自然雜交法比較困難時,可以采用人工授精的方法。待雌魚發(fā)情達到高潮出現(xiàn)追逐時,將親魚魚體握于手中,方法是用左手握住魚尾柄,右手握在魚的頭下背脊處,腹部朝上成45°角,輕輕擦干體表,然后輕壓雌魚腹部,使卵子流入干燥的臉盆中。同時將雄魚的精液擠到上面,用消毒過的羽毛輕輕攪動,使之受精。隔2-3分鐘后,將受精卵均勻地倒入預先置于淺水臉盆中的魚巢上。靜置10多分鐘,待卵粘固后,用清水洗去精液,即可進行孵化。
(4)魚苗的管理:魚苗孵出后,最好在孵化池中增放一些水浮蓮供魚苗棲息。孵出的魚苗,不食不動,依靠卵黃囊中的營養(yǎng)物質維持魚體生存需要的能量,用魚體上的附著器官吸附在魚巢上。一般在魚苗出卵3-4天后,卵黃囊內的營養(yǎng)物質被吸收完畢時,魚苗才開始游動覓食。此時,應立即將魚苗撈往苗種池。第1周用熟蛋黃、豆?jié){、藻類等作餌料;1周后投喂水蚤、紅蟲等,并適當補充人工配合飼料,每天上、下午各喂1次。當魚苗體長到2厘米以上時,即可移至成魚池飼養(yǎng)。在遷移的時候,必須根據(jù)魚體的優(yōu)劣進行第一次挑選,留優(yōu)去劣。每挑選一次,就要調整一次放養(yǎng)密度。
孵化后的魚苗飼養(yǎng)20天至1個月,魚體長到3-4厘米左右時,就要進行挑選,目的是去優(yōu)除劣,加快生長速度,保護遺傳性狀。魚苗的培育過程也是一個擇優(yōu)汰劣的過程,是一個多次選擇培育過程。選擇過程一般在魚苗孵出后的3個月內進行3-4次。
第一次挑選:在魚苗孵出后的20-30天內進行,當魚體長到3-4厘米左右開始。主要是選留體質健壯、游動活潑、品種特征明顯的個體,對于其它個體淘汰掉,或另行培育出售。但因品種不同,其生長速度和形成斑紋的時間也不相同。
第二次挑選:在第一次挑選后20天左右開始。選擇標準為鰭形的好壞、色彩鮮艷與否、圖案斑紋是否清晰、品種特征是否明顯等等。
此后的第三四次挑選與第二次挑選基本相同。其要點是:依照花紋的生長狀況和質量好壞的標準進行挑選,去掉畸形、色彩不鮮艷的魚。如紅白系的錦鯉,則淘汰紅斑紋顏色淡的;黃金系錦鯉則淘汰頭部無光澤、鱗片覆蓋不好、魚體雜斑多、胸鰭生長不好的魚。
錦鯉食量較大,放養(yǎng)密度以稀一些為好。大面積水泥池養(yǎng)殖,每平方米以3-5尾為宜,適當搭配草、鰱、鳙等進行混養(yǎng)。錦鯉是雜食性魚類,可將剩飯、剩菜、果皮等加入10%左右的動物內臟、福壽螺、蛆蛹、蚯蚓等動物性飼料混合制成顆粒投喂。其飼料蛋白質含量應達35%左右、脂肪含量5%-8%。應堅持“三定”投喂,一般每天投喂兩次,上、下午各一次。投喂量視水溫、天氣變化和魚的攝食情況而定,投飼率為魚體重的2%-10%,以在10-20分鐘之內吃完為宜。
堅持每天巡查,及時撈出剩餌殘渣,夏季每2-3天換一次水,春、秋季每4-5天換一次水,換水量為原池的1/3-1/2,保持水質的清爽。高溫陰雨天氣要注意增氧,防止泛池的發(fā)生。冬季可將錦鯉移入室內,室內水溫保持在2-10℃,適當投喂易消化的餌料,保證安全越冬。
錦鯉生命力較強而較少發(fā)病,但要做好養(yǎng)殖池和魚體的消毒工作。定期施用生石灰、敵百蟲等,對發(fā)病魚應及時診斷和治療。其常見病的治療方法如下:
1.腸炎病。病魚食欲降低,行動緩慢,常離群獨游,魚體發(fā)黑,腹部膨大,肛門外凸紅腫,擠壓腹壁有黃紅色腹水流出。對發(fā)病嚴重、不攝食的魚,可腹腔注射卡那霉素500-1000國際單位,3-5天即可。
2.水霉病。病魚體表或鰭條上寄生有灰白色如棉絮狀的菌絲??诜S生素E,每10千克魚體重每天用0.4-0.6克投喂,可增強抵抗力。對病魚可用400-500毫克/升食鹽溶液和400-500毫克/升碳酸氫鈉溶液合劑噴灑。
3.豎鱗病。病魚體表粗糙,鱗片豎起,鱗基水腫。防治方法:①用2%食鹽水溶液浸洗魚體5-15分鐘,每天1次,連浸3-5天。②磺胺嘧啶內服:先把病魚養(yǎng)在0.5%食鹽水中,停食2天,移入清水中,每尾魚投喂0.2克,隔天1次,連服5次。
4.小瓜蟲病。病魚體表、鰭條和鰓上有白點狀的囊泡,嚴重時病魚全身皮膚和鰭條布滿白點和覆蓋著白色的粘液??捎?0-15毫克/升的福爾馬林加1-2毫克/升的亞甲基藍全池潑灑,隔天1次,連用2-3次。
5.指環(huán)蟲病。指環(huán)蟲寄生于魚的體表和鰓絲上,鰓瓣浮腫,呈灰白色。防治可用0.2-0.4毫克/升濃度的晶體敵百蟲溶液全池潑灑,也可用0.2毫克/升濃度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洗魚體10-30分鐘。
(通聯(lián):355399,福建省寧德市柘榮縣水產技術指導站手機:13850313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