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華艷,張華智,李春英,黃曉玲,蔣寒丹
(欽州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廣西 欽州 535099)
非洲豬瘟是由非洲豬瘟病毒感染引起的豬的一種急性、熱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被稱為養(yǎng)豬業(yè)的“頭號殺手”[1]。非洲豬瘟病毒的傳播,給我國生豬生產帶來巨大沖擊,特別是對中小規(guī)模豬場,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在非洲豬瘟疫情形勢下,中小規(guī)模豬場面臨嚴峻考驗,在沒有可靠疫苗也沒有有效藥物治療的情況下,做好豬場的清潔與消毒,做好生物安全防控是中小規(guī)模豬場生存下去的最有效措施。
科學的清潔與消毒可以大大降低疫病發(fā)生的風險,阻斷病毒的傳播途徑,有效控制疫情的傳播,從而確保豬場的安全,提高豬場經濟效益。
做好豬舍日常衛(wèi)生管理,每日堅持打掃豬舍,清理豬舍內糞便、垃圾、污物等,發(fā)現病死豬應及時移出,保持豬舍清潔衛(wèi)生。舍內可選用過氧乙酸類、戊二醛類或酚類等消毒劑進行全方位噴灑消毒,選擇3種及以上消毒劑交替使用消毒,每周消毒2~3次。如果發(fā)生疫情,根據實際情況增加消毒次數。
生豬養(yǎng)殖要嚴格執(zhí)行“全進全出”的原則,空欄后,為防止病原殘留造成感染,應對豬舍進行徹底完全的清潔消毒。將豬舍內的糞便、污物、蜘蛛網等進行徹底清掃,用鏟子將角落、死角的污物徹底清除,對清掃的污物等進行無害化處理。清掃完成后用水打濕地面、欄舍、墻面等,浸濕后再使用泡沫槍噴灑清潔劑,使用溫水利用高壓水槍對豬舍地面、墻面、欄舍、墻角、器具等進行徹底沖洗,特別是容易粘附污物的死角,確保沖洗仔細、徹底。清潔完成后采用噴灑消毒的方式對豬舍進行全方位消毒,可使用過氧乙酸類、戊二醛類或酚類等作為消毒劑,噴灑消毒后至少等待1 h以上,待豬舍晾干或干燥后更換消毒劑再次進行噴灑消毒。消毒完成后用生石灰、燒堿徹底覆蓋欄舍、地面、墻面。對于相對密閉的豬舍,還可進行熏蒸消毒。臨床常用甲醛熏蒸,一般每立方米用甲醛28 mL、高錳酸鉀14 g、水14 mL,關閉門窗,在室溫條件下連續(xù)熏蒸12 h[2]。熏蒸后保持豬舍通風。
內部人員離開豬場,再次進入豬場時,經消毒通道進入豬場,然后進行徹底沐浴,重點包括頭發(fā)、耳朵、鼻孔、眼鏡等,更換潔凈的衣物鞋帽,并經過噴霧消毒方可進入生活區(qū)隔離3 d,貼身物品(如手機等)使用1:200過硫酸氫鉀擦拭晾干后才能帶入生活區(qū)中。隔離結束后,工作人員根據自身工作性質按指定路線進入生產區(qū),單向流動,不可交叉,進入豬舍前要洗手消毒,更換工作服、工作靴。工作人員如需離開生產區(qū),應將衣物、鞋子放入含有消毒劑的桶中浸泡消毒。
一般情況下嚴禁外部人員進入豬場,如必須進入,外部人員進入豬場前,要在門口進行洗手消毒、鞋底消毒,穿上鞋套,然后進入消毒通道進行霧化消毒至少1 min。外部人員只能在辦公區(qū)域活動,嚴禁進入生產區(qū)。
車輛運輸是病毒傳播的重要途徑,做好車輛的清潔消毒可有效阻斷病毒傳播。車輛消毒可使用戊二醛類、季銨鹽類、過氧乙酸類等消毒劑,道路、地面消毒可使用氫氧化鈉、生石灰等,應選擇3種及以上消毒藥交替使用,并定期更換消毒池內的消毒水,保證消毒效果。
內部車輛包括場內運豬、運料車,以及病死豬運輸車及糞污運輸車輛等。內部車輛使用完畢后要到指定地點使用高壓水槍進行徹底泡沫清潔沖洗,然后進行噴灑消毒,再充分晾干或烘干。內部車輛應專場專用,嚴格管理,不得與外部車輛接觸。
外部車輛包括飼料運輸車、外來運豬車、私人車輛等,外部車輛禁止進入生產區(qū)內。外來運豬車必須是在主管部門備案過的車輛,到達場區(qū)門口后經徹底的清洗、消毒、干燥后方可前往豬場出豬臺,到達出豬臺后還須安排專門人員對車輛進行檢查和消毒,進口和出口應分開。飼料運輸車不得進入場區(qū),應停放在場區(qū)外,對車輛進行全方位消毒后,方可卸下飼料,卸下的飼料要對外包裝進行消毒。
如果條件允許,可設立飼料中轉塔,使飼料直接從場外輸送到料塔。病死豬收集車及糞污收集車不得進入場內,在門口進行消毒,在場外特定通道進行交接。私人車輛盡量不讓進入豬場,如必須進入,進入時必須通過門口的消毒池,消毒車輪,并對車體進行噴灑消毒,且只能進入辦公區(qū),嚴禁進入生產區(qū)。車輛離開后,對車輛所經道路要進行清潔消毒。
欄舍的設備器具等是生豬密切接觸的物品,因此要嚴格做好對器具的清洗消毒,防止帶毒傳染給下一批生豬。生豬出欄后,將可拆卸的設備,如門窗、手推車、架子等移至室外,先用高壓水槍、清潔劑進行徹底沖洗,沖洗干凈后使用過氧乙酸類、戊二醛類或酚類等進行消毒,然后晾曬;對于可浸泡的器具,如飲水器、料槽、水槽等,用清潔劑清洗干凈后,可使用含氯消毒劑浸泡24 h,再晾干。
在非洲豬瘟疫情形勢下,對于進入養(yǎng)殖場特別是生產區(qū)的所有物品都要進行嚴格的把控,防止病原的傳入,做好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防控。所有飼料、物品、生活用品等進入豬場前都要先對外包裝進行噴灑消毒,消毒后將外包裝全部拆除丟掉,接著再用紫外燈或臭氧消毒機消毒后才能進入生產區(qū)。
對于飲用水的使用也要進行嚴格的控制,使用自來水或經過濾消毒的深井水,同時可使用含氯類、過硫酸氫鉀類等對飲水進行消毒,保證水源安全。
辦公、生活區(qū)域要定期進行清潔消毒,保持干凈整潔,嚴禁將辦公、生活區(qū)域的物品帶進生產區(qū)。對于辦公、生活區(qū)域的消毒可使用二氧化氯類、過硫酸氫鉀類等消毒劑定期進行噴灑消毒。對于豬場外部道路及周邊環(huán)境,也要定期清洗消毒,每次在外來車輛離開后都要及時進行清潔,使用2%氫氧化鈉進行消毒,覆蓋路面。
工作服不能混穿,不同工作區(qū)域的工作服應有所不同,具備唯一標識性,避免混淆,造成污染。在不同區(qū)域中進出要及時更換工作服及工作靴,不得直接進出,工作服要每日進行清洗消毒,用清潔劑清洗后,再用過硫酸氫鉀浸泡30 min后沖洗晾干。
非洲豬瘟的發(fā)生對我國中小規(guī)模豬場造成了巨大的沖擊以及嚴峻的考驗,如何自救,減少經濟損失是中小規(guī)模豬場面臨的首要問題。消滅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動物是有效控制傳染病傳播的方法。分析國內外非洲豬瘟疫情形勢,目前尚沒有有效可靠的疫苗可以用于預防,也沒有有效的藥物可以用于治療非洲豬瘟,因此切斷病原的傳播途徑是防控非洲豬瘟的最有效措施。而做好豬場的清潔消毒,掌握消毒技術要點,提高豬場生物安全防控水平是最快速、最便捷阻斷病原傳播的有效方法,不僅可以大大降低疫病發(fā)生風險,同時還可以提高豬場經濟效益,是各中小規(guī)模豬場投入最小、最有效的防控非洲豬瘟的措施和必須掌握的技術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