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成才
蘇霍姆林斯基在《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中說:“要成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獻給他們?!蔽ㄓ袌允爻跣模侥軐崿F(xiàn)教育夢想。
從教以來,我多年扎根鄉(xiāng)村學校,前年被調到一所城區(qū)中學。在鄉(xiāng)村中學的教書生活,我經久難忘,因為它見證了一名鄉(xiāng)村教師,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默默耕耘的一個個故事。
我永遠都會記得那個日子。那是夏秋交替之際的第二次月考,我成績不錯,一心念著周末回家要把這個好消息告訴父母。可是,一個晴天霹靂,讓我痛如刀絞。父親的突然離世,讓我無法接受。那段日子,一向樂觀積極的我,幾乎跌進了萬丈深淵,感覺天都塌了。在無盡的思念中,我更加刻苦學習。那年高考,我成了我們偏僻小村莊里的第一個大學生,總算沒有辜負父親生前的期望。
大學畢業(yè)那年,我被分配到鎮(zhèn)上的一所中學。整個校園,一到夜晚,除了幾個住校生,就剩下我一個教師獨守。遇到不好的天氣,狂風搖晃著本就不牢固的窗子,“哐當哐當”作響。然而,我喜歡這樣一個教書環(huán)境,因為,這里有一群淳樸可愛的孩子。即使到了周六,我也常一個人待在那間單身宿舍。
令我欣慰的是,工作第一年,我便被評為學校的先進教育工作者。捧著那張大大的獎狀,我一宿難眠。第二年,學校安排我做九年級班主任,這著實讓我驚訝了好一陣,因為同事告訴我,新分配的教師,不鍛煉三五年,是不能帶畢業(yè)班的。蒼天不負有心人,我沒有辜負學校的期望,也就在那一年,我被學校推薦為句容市天王鎮(zhèn)先進教育工作者。
時間的年輪也讓我步步成長,由備課組長到年級組長,再到教務副主任,肩上的責任也越來越重。我所在的年級組,被評為學校優(yōu)秀年級組,語文備課組也被評為鎮(zhèn)江市優(yōu)秀語文備課組。
2015年,我交流到另一所鄉(xiāng)村中學,帶著從前那份不變的勤奮和執(zhí)著,全身心地投入新學校的教育和教學中。這所學校地處城鄉(xiāng)接合部,稍微有點經濟實力的家庭都選擇讓孩子去城區(qū)讀書,留下來的,大都是留守、單親、貧困家庭子女,還有很多隨遷子女。面對大多數(shù)學生基礎薄弱的情況,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但我毅然決定,鼓足勇氣,面對現(xiàn)實,挑戰(zhàn)未來。一天天的耕耘和堅持總算沒有白費,當年期末,我?guī)У膶W生在全市教育質量監(jiān)測中取得了較大進步。我們在全市率先實施的分層教學,也得到了教育局和其他兄弟學校的贊許。
成長路上,有艷陽,更有風雨。但我覺得,這一路的坎坷,走得值得。因為,它鍛煉了我的意志,教會我勇敢地正視生活中的荊棘??部赖慕洑v是一種財富,正視苦難,面朝太陽,是我們永遠要保持的姿態(tài)。
都說人的發(fā)展,除了個人的努力之外,還離不開貴人相助。當然,貴人并不是在等著你,而要靠你的敬業(yè)精神去相遇。
記得有一次,學校安排我上江蘇省示范初中驗收匯報課。我知道,這是學校對我的信任,可是一想到省級專家親臨聽課,我真是捏著一把汗。經過反復琢磨,我選定了《白蝴蝶之戀》一文。備課的那段時間,我翻出了工作以來訂閱的《中學語文教學參考》《語文教學通訊》《中學語文教學》《教育藝術》《語文之友》等期刊,一遍遍地細讀上面的經典案例,草擬,修改,推翻,再擬……終于,在張金保和黃鐵生老師兩位前輩的指導下,此次匯報課非常成功。
2014年,我要去鎮(zhèn)江參加優(yōu)質課評比,句容市教師發(fā)展中心語文研訓員張小健老師手把手地給我指導,最終我獲得了一等獎。在張小健老師的精心指導下,我主持的課題“小組合作背景下學生獨立學習意識培養(yǎng)的實踐研究”被立項為江蘇省級課題。
我也越來越感覺到,在這些貴人的指點下,我得以走上更為廣闊的舞臺,去展示專業(yè)素養(yǎng),凝聚語文精神,書寫語文人的信仰。也就是這幾年,我在省、市級刊物上也發(fā)表了近10篇論文。
成長路上,只要你擁有一顆上進和敬業(yè)的心,你命中的貴人終究會與你同行。
很感激我能有機會加入張金保名師工作室,印象最深的,還是2020年的開班儀式,后白中學端春娣老師上了一節(jié)作文教學研討課。
端老師首先出示了袁枚的《苔》:“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闭n上到一半,端老師出示了一張幻燈片: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倘使你把這句話送給一個人,你想送給誰,為什么?至于學生的回答,記憶已經模糊,但有位小男孩的話,久久難忘。他說,他要送給爺爺奶奶,因為從他生下來,就沒見過爸爸媽媽,從小就跟爺爺奶奶生活。爺爺靠編竹籠賣錢供他上學;奶奶腿腳不好,每次趁天黑前到小鎮(zhèn)上去撿垃圾,賣點錢補貼家用。所以,他要把這句小詩送給他的爺爺奶奶,即使他們像苔花一樣渺小……伴隨著經久不息的掌聲,端老師的眼里已噙滿了淚水。
那天,我們工作室12個成員被這節(jié)課深深地吸引了。課后,和端老師單獨交談后,我幡然醒悟:做任何事,都要有一種信念和追求,有了它們,你就有了做下去的動力。
三尺講臺,一路走來,風雨同行,盡管崎嶇坎坷,但成長的足跡已被牢牢地印下。在教書育人的田野上,我已經邁出了第一步。我堅信,我還會向前邁出更穩(wěn)健的一步,把書教好,把人育好。我可以一輩子不登山,但我的心中一定要有一座山,不時地,抬頭望望頭頂?shù)哪瞧逃强铡蛟S,這就是我作為一名教師應有的一份責任和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