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京市揚子第二小學 田金霞
當我們打開學生的作業(yè)本時,經常會發(fā)現:越是簡單的、基礎的題目,錯得越多,甚至發(fā)現還有漏題的。這種現象是許多教師、家長都遇到過的。“為什么題目上是23,抄下來卻是32?”“為什么填空題還會漏掉一兩題?”“為什么題目上說找出三位數,但結果填上四位數?”“為什么本子上寫的49,回答老師問題時說成了46呢?”……諸如此類的一系列問題,教師和家長常常會用簡單的一句話說:“下次注意就不會再錯了?!苯Y果發(fā)現,過了一段時間,這種現象依然存在。
馬虎現象并沒有想象的那么簡單,它嚴重影響學生學習興趣的形成、學習能力的發(fā)展。鑒于此,幫助學生找到數學學習中馬虎形成的原因,找到解決這一現象的策略,就顯得格外重要。
百度百科關于馬虎的定義為:馬虎有草率、敷衍、疏忽、不細心之意。許多教師都發(fā)現了學生馬虎這一現象,也認為這是一個頭疼的問題。從認知心理學分析,學生出現馬虎現象是大腦中的認知結構發(fā)生了變化,馬虎是由大腦中運行錯誤的程序性導致,是一種潛意識行為。數學教育心理學分析,馬虎問題是結合顯性和隱性的一個問題,馬虎現象在顯性學習中體現出來,背后隱藏著一些隱性的學習原因。因此,對數學學習中的馬虎現象進行研究具有重要意義,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促進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筆者分別對學生的數學家庭作業(yè)、課堂練習、數學測試中的錯誤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從教師角度分析,46.4%的學生在家庭作業(yè)中因馬虎而出錯,28.6%的學生經常在課堂練習中因馬虎而犯錯,33.8%的學生在測試中因馬虎而扣分。從學生角度分析,35.6%的學生認為自己經常在做數學家庭作業(yè)時因粗心而出錯,40.9%的學生認為自己在測驗中因馬虎會丟分,32.3%的學生在課堂練習中因粗心而有錯??梢姡R虎現象對教師和學生來說,都是較為普遍的。但總體可以歸納成以下幾點:
小學生對學習的認識不足,主觀上沒有努力的意愿去戰(zhàn)勝學習上的困難,自身的學習動力缺乏。這部分學生總認為做作業(yè)是為了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寫完作業(yè),就習慣性扔給家長,自己沒有檢查,做作業(yè)只是為了盲目交差,根本沒有把注意力集中在作業(yè)上,正確率更難保證,這樣馬虎的現象就產生了。可以看出,只有調動學生的主體性,才會提高作業(yè)正確率,并使學生克服馬虎毛病。
思維定式是由先前的活動而造成的一種對活動的特殊的心理準備狀態(tài)或活動的傾向性。消極的思維定式對學生的解題干擾很大。當學生遇到一個問題時,他們常常會想到之前類似的問題,而不假思索地進行解題了。而許多題目可能就是考查學生對同類型題目的辨別程度,有思維定式的學生就會固定自己思維,造成思考不周全,馬虎也由此產生。
認知偏誤是有特定模式的判斷偏差,是人們思維系統的內在局限,容易造成不恰當的心理反應和想法。當學生面對一個特定的問題時,總是基于自己的認知進行判斷,并由此確定自己的解題思路。實際上,受認知主體、客體、環(huán)境的影響,學生對題目的認知是有偏差的,并不總是正確的。因此,學生做題時常會出現問題,馬虎也就產生了。
審題就是解題的一座橋梁,橋搭建好了,思維也就打開了。學生也就能找到正確有效的解題方法。小學生審題能力缺失,審題依賴性強,經常造成讀題混淆,導致作業(yè)完成質量不高。這些錯誤大多是可以避免的,究其根源是學生馬虎,審題能力缺失。學生只有重視審題,掌握正確的審題方法并靈活運用,才能學好數學。
綜上所述,本文將從培養(yǎng)學生自信心、激發(fā)學習興趣、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激勵學生反思、提升學習能力五個方面分別進行闡述,試圖探索出解決學生馬虎現象的有效策略。
在平時練習或測驗中,給學生營造一種民主和諧的氛圍,良好的氛圍能使學生產生最佳的練習狀態(tài),輕松愉快地沉浸在問題中,積極思考,注意力集中,這樣就能正確地進行解題,不會出現馬虎現象。學生一旦解題正確,教師和同伴就應給予肯定,發(fā)揮鼓勵的作用,給學生自信心。學生不因任務加重或難度加深而感到緊張,這樣便能減少緊張情緒帶來的馬虎現象。
心理學研究表明: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有了興趣,就會產生積極的學習情趣,學生的學習才會是主動的、積極的、熱烈的。小學生由于理解能力缺乏,當遇到聽不懂的問題時,就容易走神,不能掌握所學內容。久而久之,漸漸地對數學學習就失去了興趣。通過預習,學生可以帶著預習中的問題聽課,教師則可以向學生提出能引起學生興趣的問題,這樣就可以減少大范圍的馬虎現象。學生原本不懂的知識點,通過課堂學習輕而易舉地掌握,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好的學習習慣對學生的學習有著重要的影響,它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能力。同樣,當學生一旦有了因認知偏差而產生的馬虎習慣,做任何事情就會不由自主地犯毛病,對學生產生不良的影響。因此,教師要讓學生認識到馬虎習慣的壞處和不利影響,同時讓學生意識到不良習慣是可以改正的,幫助他們樹立糾正不良習慣的信心和決心,最后杜絕馬虎現象的出現,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例如,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檢查習慣,筆者在班級制定了獎勵辦法,學生自己檢查作業(yè),每天的作業(yè)自己檢查全對則獎勵一顆星,累計達到10顆星,就可以得到一封表揚信,根據表揚信的數量換取相應等級的獎品,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檢查的習慣。
學生在練習中出現錯誤是在所難免的,如果只是一味地批評,不僅沒有作用,反而會讓學生產生抵觸情緒。如果教師幫助學生分析原因,學生就會改正錯題,甚至得到啟發(fā)。因此,為了引起學生對錯題的重視,只有引導學生經常看錯題,溫故知新,爭取同樣的錯誤不會再犯。
例如,筆者所在班級要求每個學生每學期準備一個錯題本,將作業(yè)、練習、測試中的錯題抄下來,同桌互相檢查、互相出題,從而鞏固。過一段時間再拿出來看一看、寫一寫。這樣反反復復多次,就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了。錯題可以激勵學生對自己的解題進行反思,大大降低出錯的概率。
審題是數學解題的第一步,抓好審題至關重要。學生應該仔細讀題,一字一句地理解題意,不能忽視或跳過任何一個細節(jié),否則都可能導致審題失誤。學生要重視審題,需要將題目從頭到尾完整地讀一讀,然后整理出題目中的關鍵信息,同時做好標記,仔細答題,確保不出現馬虎現象。
1.重視審題意識,減少馬虎現象
審題能力就是要學會讀題。在解題之前,學生要認認真真地讀題,把每句都讀清楚,對于一些學生,讀一遍不能完整地掌握信息,就可以要求他們多讀幾遍。當學生沉浸在讀題時,他們的心態(tài)就會在喧鬧的環(huán)境中漸漸平靜穩(wěn)定下來,犯錯的概率就會少很多,馬虎的現象也就逐步改正??梢姡岣邔忣}意識對于學生馬虎現象的減少是很有幫助的。
例如,小白兔采了10個蘑菇,小花兔采了6個蘑菇。小灰兔說:“我采的比小花兔多比小白兔少?!眴栴}是小灰兔采了多少個蘑菇?學生迫不及待且滿懷信心地說是7、8、9、10、11、12……筆者要求學生齊讀問題:小灰兔采的蘑菇數量是比小花兔多比小白兔少。這時學生很快發(fā)現了自己的錯誤。如果把小灰兔的話拆開:我采的比小花兔多;我采的比小花白兔少。大部分學生就能正確完成了。因此,在平時教學中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審題意識,提高理解能力,那么學生的審題錯誤就會大大降低。
2.重視審題方法,排除審題障礙
解題的前提是要讀懂題。因此,小學數學教學要重視審題方法的指導,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讀題過程中,找
2.重視審題方法,克服審題障礙
解題的前提是要讀懂題。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重視審題方法的指導,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讀題過程中找到關鍵的字詞并用一些簡單的圈一圈、畫一畫或者寫一寫的方式進行標記,同時也可以用筆指著字讀,確保讀懂。這樣就可以引起學生對字詞的重視,克服審題障礙。作為一名數學教師,在教學中應盡量傳授審題方法,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方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從而快樂、輕松、有效地學習。
例如,出示一些數字:85、36、73、29、13、48,把這些數字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進行排列。部分學生很快就排了出來:13、29、36、48、73、83。當要求把關鍵的字圈出來時,他們很快意識到自己排錯了,原來排成了從小到大,馬虎就這樣導致了錯誤的結果。如果一開始他們就學了審題的方法,圈出關鍵字或用筆指著關鍵字,那么就不會出錯,學習的正確率也就會大大提高。
3.重視審題對比,克服解題定式
思維定式是人的一種固有思維方式。有些學生在解決問題時,題目讀到一半就回憶起以前的相似問題,然后開始盲目地按照自己的思維定式進行解題,最后答非所問。要想克服思維定式,無論是熟悉的還是陌生的題目,學生都應該認真分析、仔細審題,將新舊知識進行對比,通過舉一反三進行理解,抓住不同點和共同點,這樣才能大大提高解題效率。
例如,口算下面各題:2×4,6×3,9×2,8×8,3×9,4+5,1×7。有學生很快用乘法口訣口算出結果,卻把其中“4+5”算錯了。這是因為這組題目基本上都是求積,學生們受思維定式影響,把求和也當成了求積來計算,出現了錯誤。如果仔細看題、認真對比,就會發(fā)現其中的4+5是求和,如此錯誤就不會發(fā)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