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麗玲
【摘要】美術教學是初中教育的組成部分。美術可以提升學生的審美素養(yǎng),讓學生在美術創(chuàng)作和美術欣賞中發(fā)現(xiàn)世界的美好,調節(jié)凈化學生的心靈,在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過程中起到正面的作用。因此,美術教師如何將德育滲透到美術教育中,讓學生在欣賞美的同時,體味藝術創(chuàng)作的魅力,凈化身心,陶冶情操,提高思想認識,這是需要全體教師共同認識、探索和研究的。
【關鍵詞】美術教學;德育;美術教師;中學生
新的教育改革對我們提出了新的任務要求,即在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培養(yǎng)全面型人才背景下,美術教學需要引起所有教師的重視與關注,找到恰當可行的方法讓美術課程內容更加豐富,在德育方面起到應有的作用。要把美術與德育相結合,互相影響互相滲透,使學生在接受美育時于潛移默化中熏陶思想品德方面的修養(yǎng),提升學生發(fā)現(xiàn)美的能力、感受美的能力,更深入達到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樹立正確道德品質的教育目的。下面,筆者簡單談談個人的想法與做法,希望對相關教學工作者以啟發(fā)。
一、結合教材要求,將德育滲透于美術教學當中
為了更好落實國家關于教育改革的要求,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樹立正確的道德品質,美術教師要嘗試采用多種教育教學方法,結合課程安排,將美術教學與德育有效地進行融合與滲透。教師不僅要注重對于學生美術知識的培養(yǎng),還要注重立德樹人。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應以初中美術課本內容為依據(jù),深入領會教材內容,分析教材當中蘊含的教育含義,挖掘教材中潛在的德育元素,把德育與美術教學相互結合、互相滲透,讓學生在學習美術知識的同時,領悟美術課程中所蘊含的德育元素,進而引導學生對于教學內容產生情感共鳴,在點滴當中增加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和道德修養(yǎng),引導學生建立良好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如,在初中美術教學一開始教授學生“什么是美術”時,筆者就告訴了學生們什么是美術。美術作品的產生是一種源于對現(xiàn)實生活的感受,是需要創(chuàng)造性的構思和獨特的表現(xiàn)技巧來進行具現(xiàn)的,是表達內心行為的一種方式。美術作品具有多種的表現(xiàn)手法,有繪畫、雕塑、設計和建筑和建筑藝術等四大門類。我們要有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可以通過這些表現(xiàn)手法來描繪名山大川、風景山石、花鳥魚蟲、內心想法,等等。一件好的美術作品,它的好不僅是它的外在顏色用法、線條描繪、光影平衡,最重要的是,這件美術作品是要表現(xiàn)出什么樣的思想品質、寄托了怎樣的感悟。思想不正,所創(chuàng)作出來的作品也不會正,與做人一樣,不僅要畫皮畫貌,還要畫骨。
二、結合生活實際,將德育逐步融入美術教學
在教授學生正確認識身邊的事物時,筆者首先布置學生在課堂上第一次描繪身邊的同學、學校、課堂及自家附近的生活場景。在學生們進行創(chuàng)作后,筆者對學生們進行了詢問,為什么要畫這個主題?感覺它美嗎?它的美體現(xiàn)在哪里?它有什么地方最能吸引你?類似這樣引導學生將情感帶入到繪畫當中。在學生進行思考后,筆者安排學生進行第二次描繪。學生們中,有的在描繪身邊的同學,有的在描繪學校的場景,其中最有意思的是一名學生描繪了一個他理想當中的學校場景。筆者問他為什么,他告訴筆者,他理想當中的學校是比現(xiàn)在的學校更加地充滿科技感,他覺得他肯定可以做到。筆者對于他的想法進行了表揚,號召學生們向他進行學習,因為他把自己的真情實感結合到了繪畫當中。筆者深刻理解了這個學生擁有的熱愛生活、樂于奉獻的道德品質,讓筆者覺得自己找對了教學方法。
三、引導學生結合情感創(chuàng)作,激發(fā)創(chuàng)作熱情
初中時期的學生具有愛表現(xiàn)自己,向大家展現(xiàn)自己的性格特點,同時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在進行創(chuàng)作時往往喜歡無拘無束的發(fā)揮。美術教師要正視學生的這些特點,積極引導他們,幫助學生在創(chuàng)作的同時更好地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以達到德育與美術結合的目的。在日常教學時,教師應該注重遵循學生的這些特點,為學生提供自主創(chuàng)作的時間、空間,尊重學生的想法,讓學生能夠輕松自如地進行創(chuàng)作,展開想象,以達到發(fā)展學生創(chuàng)新性思維的目的。在這一過程當中,我們還可以將德育逐步地滲入進去,使學生更有意愿將自己的真實情感,通過繪畫這一方式進行闡述。
例如,我們在教授《美術在你身邊》這一章節(jié)時,就可以將德育滲透進美術教學當中,使學生明白,藝術是源于生活,同時又高于生活。“源于生活”是我們離不開生活當中所發(fā)生的、存在的點滴事物,而“高于生活”是我們不僅要通過美術的手法來描述場景的美麗,來描繪事物的形態(tài),還需要把自己的真情實感通過會美術的手法表現(xiàn)出來??词挛锊粌H要看它的形態(tài),還要看到這件事物的本質,代表了什么樣的道德品質。如,梅花代表了天生傲骨、不畏嚴寒的君子品質;竹子代表的是堅韌不拔、積極向上的道德品質。
四、利用多媒體,增加體味與感悟
學生們對于世界的認知還是比較匱乏的,對于一些事物、情感描繪等不是很有概念,更不用談理解。多媒體可以更加具體地將情景、事物進行立體的描繪,更有畫面感、增加代入帶感。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來幫助學生進行體會與感悟。
例如,在幫助學生們更多地認識這個世界時,我們就可以給學生們播放視頻片段,讓他們對山川、河流、高山具有更加清晰的認識與感悟。這樣有助于學生在陶冶情操的同時,于創(chuàng)作中可以更加準確地描繪場景、事物等。同時,可以在創(chuàng)作時可以更加準確地進行以物喻人,抒發(fā)情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又如,在培養(yǎng)學生愛國愛家的道德品質時,我們可以先利用多媒體具體地向學生展示祖國的大好河山、風土人情以及我國悠久的歷史等。然后再讓學生對于自己的祖國、家鄉(xiāng)等進行描繪創(chuàng)作時,可以更加準確地抒發(fā)自己的真情實感與道德品質。
參考文獻:
[1]劉冬,顏麗華.在通用技術項目式教學中促進課堂德育滲透的探究——以《中國經典建筑中的榫卯結構賞析及制作》教學項目為例[J].科技風,2021(22):12-14.
[2]廖廷文.新課改下高中歷史教學中傳統(tǒng)文化德育滲透的路徑分析[J].文化產業(yè),2021(2):127-128.
[3]包競生.關于高校美術教學中德育滲透的幾點思考[J].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20,4(32):38-40.
責任編輯? 溫鐵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