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賢標,趙 巖
2017年3月~2019年6月,我科采用閉合復位2枚克氏針固定治療22例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患者,療效良好,報道如下。
1.1 病例資料本組22例,男16例,女6例,年齡19~68歲。均為閉合骨折。骨折Green-O′Brien分型均為Bennett骨折。術前攝X線片檢查均顯示骨折遠端向橈背側移位,第一掌腕關節(jié)半脫位。傷后至手術時間6 h~7 d。
1.2 治療方法臂叢神經(jīng)阻滯麻醉下手術。將受傷拇指外展并牽引,同時按壓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端,將拇指極度原位扭轉到指腹與食指指腹相對位,將骨折閉合復位。C臂機透視確認骨折復位良好,保持虎口張開,先用1枚? 1.5 mm克氏針自第一掌骨近端打入,并斜向近端穿入只透過第二掌骨近端單側骨皮質,C臂機透視確認骨折復位良好。再用第2枚? 1.5 mm克氏針自第一掌骨遠端打入,斜向穿入只透過第二掌骨遠端單側骨皮質,再次C臂機透視確認骨折對位良好,克氏針內固定位置滿意。將2枚克氏針尾端露出皮膚2 cm左右后剪斷并向對側折彎,細鋼絲捆綁、固定牢固。
22例骨折均愈合,時間6~9周。患者均獲得隨訪,時間4~14個月。末次隨訪時,采用總主動活動度系統(tǒng)評定法評定患指功能:優(yōu)18例,良4例。
我們體會,通過牽引及按壓第一掌骨基底部來復位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同時將拇指在極度原位扭轉到拇指與食指指腹相對位,骨折可完全復位。術中C臂機透視下閉合復位2枚克氏針交鎖固定可防止退針并維持骨折的復位及拇指的外展對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