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新宇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革命博物館、紀念館、黨史館、烈士陵園等是黨和國家紅色基因庫。要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據(jù)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強革命傳統(tǒng)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確保紅色江山永不變色。
我所在的學校是一所九年一貫制的農村中小學,地處紅色革命老區(qū),辦學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半p減”政策下,我們充分利用本土紅色資源,打開了學校托管的新天地。
學校每月利用一次“雙減”課后服務時間組織學生觀看革命電影;清明節(jié)、抗戰(zhàn)紀念日等日子組織三至九年級學生代表到瓦倉起義革命烈士陵園、襄西革命烈士紀念碑等紅色教育基地開展“紅領巾心向黨——傳承紅色基因”主題團隊日暨紅色尋訪活動。今年9月,學校五、六年級的學生在瓦倉起義革命烈士陵園重溫了革命烈士傅丹湘面對敵人的屠刀,高呼的那句振聾發(fā)聵的話:“好漢做事好漢當,不怕死在槍口上,今日生死離別后,來生還當共產黨!”孩子們熱淚盈眶。
學校扎實開展“六個一”活動,即校園每天播放一首革命歌曲,每名學生講一個紅色故事,每位師生唱一首紅歌,每學期看一場紅色電影、開展一次紅色研學旅行、閱讀一本紅色書籍。我們期待通過落實“六個一”系列活動,培養(yǎng)學生愛黨、愛國、愛家鄉(xiāng)的情懷,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雙減”大背景之下,我們一方面嚴格控制作業(yè)總量,提高作業(yè)質量,另一方面,根據(jù)學生的興趣愛好設計多樣化的活動,統(tǒng)籌安排勞動、繪畫、攝影、閱讀等實踐類作業(yè)。寒暑假期間布置“紅色故事閱讀”作業(yè),返校后在班會上講紅色故事,把活動融入《開學第一課》。
“雙減”的一個最大目標是構建課內和課外相統(tǒng)籌的,家庭、學校和社會協(xié)同合作的高質量的教育體系。我們一方面要通過家長會、家長學校、微信美篇等方式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另一方面,我們要調集學校、家庭和社會的資源,團結學校、家庭和社會的一切力量共同參與學校課后服務工作,構建更好的育人共同體,切實提升育人實效。
學校“啟航少年宮”的社團活動課為孩子們提供了發(fā)展興趣愛好的時間和空間。為更好地發(fā)掘不同學生的潛能,提高學生能力,培養(yǎng)學生素質,學校特邀我校退休教師——全國師德楷模、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鄭琦老師擔任顧問,聘請湖北省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當陽市美術家協(xié)會主席劉鴻鈞等專家擔任指導教師,鼓勵全校教師積極行動起來,各展其長,為孩子們提供專業(yè)的輔導,充分利用課后托管時間組織學生在勞動基地、書畫室、音樂室、舞蹈室、科技室、手工室、閱覽室等地方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少年宮活動課。
勞動基地,孩子、老師和家長志愿者揮汗如雨,體驗勞動艱辛,感受別樣快樂;書畫室里,孩子們感受筆墨韻味;科技室里,孩子們用巧手點亮智慧,感受科技魅力……9月3日,學?!皢⒑缴倌陮m”朗讀社團、文學社團圍繞“紀念抗戰(zhàn)勝利日”組織開展了主題演講比賽、知識搶答活動,既提高了學生的表達能力,也加深了學生對革命精神的理解。
未來已來,“雙減”已至。作為教育人,“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tǒng)發(fā)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是我們的責任與使命。期待每一個教育人愿做先行者,爭做領航者,為學生營造全面發(fā)展的環(huán)境。
(作者單位:湖北省當陽市廟前鎮(zhèn)中小學)
責任編輯? 魏? 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