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劍梅
2014 年8 月,我來到蘇州市滄浪新城第二實驗小學校工作,在語文教學的實踐過程中,專業(yè)閱讀以其無法抵擋的魅力吸引著我、指引著我,讓我的教育生涯迎來深刻的蛻變。
剛剛走上語文教師崗位,我的感受更多的是迷茫和無措,教材解讀、教案設計、習作教學,一個個專業(yè)難題成為我站穩(wěn)講臺的“攔路虎”。這時,學校為新手教師量身定制的《二小教師閱讀導讀計劃》如酷熱中送來的一陣清涼。學校為了讓教師們走上快速的專業(yè)成長之路,倡導教師的專業(yè)閱讀要由專到博,熟讀一本經(jīng)典,精通一種理論,研究一位名師,然后博覽群書,融會貫通。導讀書單中管建剛老師關于作文教學的一套叢書《我的作文教學主張》切中了我的困惑點、興趣點,我就像一個蹣跚學步的孩子,學著管老師書中的“金點子”,啟動了我的班級小報、每周簡評、激勵計劃……有樣學樣,學生們在我這看起來有些機械的復制下,漸漸點燃了寫作的熱情。漸漸地,他們筆下的風景從日日相似到日日不同,他們會驚奇于路邊的一朵花,好奇于路邊的人;他們的筆下,漸漸蒸騰起生命的小美好。但我知道,我這一切的做法,只不過是進行了一場浪漫的復制。雖然那些表面形似的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但我還沒有去深入思考這樣做的教育目的是什么。
帶著這樣的迷茫,我加入了語文教研組的“習作教學閱讀共同體”,圍繞習作教學這一專題開始了相關理論書籍的閱讀和學習。帶著問題的閱讀是最有效的閱讀,《走向有效的作文教學》《真實寫作教學研究》《作文教學的生態(tài)回歸》等習作教學的書籍,沒兩天便被我啃完了。就這樣,我讀了許多理論書籍,寫了不少讀書筆記,也付出所有精力在教學中努力實踐,然而我卻懊喪地發(fā)現(xiàn),教學效果并沒有像我想象的那樣發(fā)生根本性的改觀??鄲乐畷r,教研組的閱讀共同體開展了“共研一主題”活動,我就將自己習作教學的案例拿出來給大家一起研討解讀,并就自己的閱讀感悟尤其是困惑進行了提煉和分享。大家在聽后提出了習作教學“小中見大、大小互融”的建議,即從一個個小的訓練點著手,搭建支架,從而完成一個大的課題;同時提出把閱讀課和習作課有效融合,用閱讀課上的一些辦法解決習作教學的問題。我又結合自己的一些想法在課堂上進行了實踐,就這樣不知不覺中,我完成了閱讀—反思—實踐—再反思的過程,而這恰恰是學校提出的深度閱讀模式。在實踐的過程中,我不由自主地跟著這一束陽光走,竟然實現(xiàn)了對深度閱讀從“鯨吞”到吸收內(nèi)化的過程。
學校倡導的深度閱讀模式鍛煉著我的思考力,引領我由感性閱讀走向理性閱讀,改變了我的行走方式。
在專家的指引下,在學校領導的啟發(fā)下,我在深入研讀主題閱讀、誦讀課程等相關理論書籍后,將整本書閱讀教學作為自己的研究方向,主持的“兒童立場觀照下的‘整本書閱讀’教學實踐研究”于2018 年成功申報市級課題。我和我的團隊伙伴以統(tǒng)編教材中推薦的整本書、經(jīng)典的兒童文學和適合兒童閱讀的整本書為內(nèi)容,以師生共讀為基礎,以班級讀書會為組織形式,開展了“整本書閱讀指導”課例研究,通過有效的深度閱讀引導、深度閱讀討論、深度閱讀分享等教學方式來實施。
朱永新教授說過:一個人的精神發(fā)育史就是他的閱讀史。幽幽書香,點點墨趣,與書為友,我們在這個美麗的書香校園里讀書、思考,豐富思想;我們在與先哲的心靈溝通中對話、感悟,品味生活;我們在求索之路上實踐、發(fā)展,積淀人文精神。深度的專業(yè)閱讀,使我們的生活更豐富、更幸福;深度的專業(yè)閱讀,使我們的思想更健康、更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