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淄博市沂源縣沂河源學校 王美玲
有些家長讓孩子學習美術,并非讓他們成名成家,而是讓孩子將來有一技之長。還有的家長看見別的孩子都在學習美術,就隨波逐流。也有一些家長找一些專業(yè)的美術教師對孩子進行系統(tǒng)的指導訓練,以使孩子在美術方面未來有所成就。小學美術教師如何指導家長教孩子學美術呢?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小學美術教師首先讓家長明確為什么讓孩子學習美術,學習美術有什么意義?其實學習美術并不是單純繪畫的一些表象,而是鍛煉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對孩子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和未來的發(fā)展意義非凡。
小學生學習美術的時候,無論是室內靜物素描還是室外寫生,要想畫出高水平的美術作品,就必須對所要畫的靜物或者建筑物、優(yōu)美風景等進行細致的觀察和產生感悟,還要細心感觸周圍自然景物的變化。所以,小學生經常用心去體會周圍的事物,好像這些事物都有了靈魂,自己畫出的作品也會更具有靈動性。長此以往,學生們的觀察能力和感悟能力就會有極大的提高。
小學生由于年齡比較小,心理素質還不夠成熟,這就決定著他們注意力、耐心等還不持久,家長如果從小就讓孩子學畫畫,就能很好地避免這種現(xiàn)象出現(xiàn)。其實,孩子很小就畫畫是他們本能的需要,雖然孩子在畫畫的時候,我們成年人總感覺到是在信手涂抹,沒有任何章法可言,但是他們神情非常專注,有時一畫就是一兩個小時,長此下去,孩子的耐心和注意力就很容易培養(yǎng)出來。
小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瞬間形成的,而是一個長期漫長積累的過程。小學生由于長期對繪畫進行不斷練習,并且從平常的點滴做起,如:怎樣搭配色彩、如何設計畫面的結構、節(jié)奏等,還經常讓他們閱讀一些美術作品或者世界名畫的評論,孩子的審美評價能力就會有很大提高。
小學生接觸社會的時間很短,無論是語言表達能力還是邏輯思維能力都不強。家長通過孩子的繪畫,能夠讓孩子很好地表達出自己美好的想象和向往,這也是他們的內心對生活環(huán)境和人際關系等方面的需求。如孩子畫出自己想要住的宮殿或城堡,并在里面添加上自己想要的玩具和交往的人物,以及自己需要的交通工具和游泳池、花園等。這種通過繪畫的形式,孩子們也會加深對生活的理解,逐漸培養(yǎng)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
小學美術教師要讓家長明白孩子繪畫與成年人有很大不同,不能只是簡單地把畫的東西和實物像與不像來區(qū)分,而是要從孩子的角度,用欣賞的眼光去觀察,這樣就會逐漸理解孩子的繪畫內容。小學美術教師可以指導家長從下列幾方面入手:
小學美術教師要定期在學?;蛘甙嗉壷信e行小型繪畫展覽,讓家長積極參與欣賞評價,交流自己對孩子繪畫作品的感受。由于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心理素質也不成熟,他們對事物的認知能力還很弱,這就決定著他們對于周圍事物的理解只是流于表面。所以,他們畫出來的物體只是平面的,這和成年人所畫的空間感、立體感都很強,富有深度的事物有很大區(qū)別,這也與小學生率直、天真的性格是相吻合的。美術教師要引導家長了解小學生的繪畫作品的特點,對家長品評孩子的繪畫作品有很大好處。
小學美術教師要定期在家長微信群中發(fā)送學生繪畫作品,讓家長進行討論交流,針對家長的一些看法進行指導,讓家長逐漸明白:小學生畫的畫,無論從構圖上、顏色上、事物的形象等方面,雖然都是天馬行空,隨心所欲,不受任何束縛和干擾。不管是立體的還是平面的,直立的還是歪斜的,好像都糅合在一起了。例如:有些小學生在畫魚的眼睛時,總是豎著鑲嵌在脊背上;而畫一張桌子也是四腿朝天;但是,這些都是小學生理解外物的真實體現(xiàn)。當然,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們的畫畫也會逐漸進入寫實期,并注重細節(jié)和立體刻畫。同時,由于孩子的天性使然,他們畫的畫非常隨意,打破時空、自然界的限制,往往把濃重的顏色和畫面、線條等構成了一種熱烈、生動有趣、節(jié)奏感很強的組合體,似西方印象派畫家畢加索的《亞威農少女》,又像年畫和剪紙,他們都具有很強的藝術性。所以,通過家長微信群的交流,家長也會用兒童的角度去欣賞孩子們的作品。
小學生的繪畫,雖然比較隨意,繪畫的技法不高,但都把自己的喜怒哀樂融入畫面中,同時也把自己的想象和向往的童真童趣世界展示在里面。家長首先要對自己的孩子喜好和性格有透徹的了解,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畫面內容。要讓孩子先解說,家長全神貫注地耐心傾聽孩子所講解的畫面故事,家長可以適當提問,如這是什么?為什么要這樣畫?孩子會興致勃勃地把一個優(yōu)美動聽的童話故事展示出來,也會深入到孩子的內心世界,進而感受他們的快樂和憂傷,也能體味畫面的情趣和魅力。
要給孩子創(chuàng)造繪畫的氛圍,讓孩子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如室內的裝飾、各個區(qū)域的布置等都要注意構思的形象化,畫面要色彩鮮明,內容豐富、富有童趣。還可以把孩子的繪畫作品收集起來,定期在家里舉行小型書畫展,讓一些親朋好友來欣賞、評價?;蛘甙岩恍┖玫淖髌焚浗o他人,給孩子和別人交流和他人意見的機會。孩子因此能懂得怎樣才能把顏色搭配好,什么樣的構圖有主有次,怎樣才能畫得新穎有趣。這樣一來,更激發(fā)了孩子繪畫的興趣與熱情。
家長指導孩子繪畫時,讓孩子體會到繪畫過程的快樂,而不要過分重視繪畫結果。很多家長總是生氣地說:“你看看你,剛才畫得很好的,一會就改得亂七八糟,這成什么了?”孩子因為呵斥,就會更不敢動手了。有時候美術教師布置作業(yè),有些家長還總是越俎代庖,時間長了,孩子對美術也失去了興趣。因此,家長不要過分強調繪畫的結果,而是讓孩子親身去體驗繪畫的過程,這樣,孩子內在潛能也會被激發(fā)出來。
我們通常說的記憶力,一般包括抽象記憶和邏輯記憶,但是我們其實還忽略了另外一種記憶就是形象記憶。對于經過長時間繪畫練習的人來說,形象記憶是非常強的。有時候看到在橋頭邊上有一些練習速寫的畫家,只要看到走過的行人,在畫紙上一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就馬上被畫出來,而且形神兼?zhèn)洌@就是這些畫家具有敏銳的觀察力和形象記憶的能力。如果美術教師根本不注重培養(yǎng)小學生的觀察和感受能力,學生們對周圍的事物就會無動于衷,更不會注意自然界景色的細微變化,畫出的作品也會呆板而沒有生機。同樣,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對周圍沒有感受力的孩子,就會對周圍事物置若罔聞,也逐漸對生活失去樂趣。所以,美術教師要注意有目的地指導家長重視在學習美術的同時注重培養(yǎng)孩子觀察和感悟能力。美術教師也要教會家長,指導孩子開始照著實物去畫,逐漸讓孩子看到陌生事物時,也能迅速還原出來,只要讓孩子持之以恒地堅持下去,孩子形象記憶的能力就會得到很大提高。
總之,美術教師在指導家長的時候,要以欣賞的眼光看待孩子,以激發(fā)孩子繪畫興趣為目的,注重體驗繪畫過程,提高他們的自信和創(chuàng)新意識,使孩子逐漸學會發(fā)現(xiàn)生活的美,創(chuàng)造生活中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