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定西市岷縣秦許初級中學 李瑞偉
群文閱讀符合古詩詞教學的本質要求,能夠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反復地品味及閱讀來掌握適合自己的古詩詞學習技巧及方式。因此許多教學經驗比較豐富的初中語文教師開始將群文閱讀與古詩詞教學相結合,將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真正走進古詩詞,體會其中的魅力,實現(xiàn)個人語文學習成績的綜合提升。
語文是初中階段的基礎性學科,古詩詞則是語文這門學科中的重難點內容。因此只有凸顯這一重要教育板塊的價值,加大對古詩詞教學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才能夠彰顯語文教學的育人作用及優(yōu)勢。在義務教育階段,古詩詞的比重偏高,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語文學習以及人文素養(yǎng)的提升。我國教育部明確強調了完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指導的相關要求,教師需要著眼時代發(fā)展的背景以及潮流,關注語文與藝術、歷史、體育等課程之間的融合,積極融入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充分利用這一特殊的教學資源來指導學生,鼓勵學生。古詩詞是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載體,在素質教育全面落實的今天,語文教材越來越豐富及多元,大部分教材十分關注對古詩詞的編撰以及歸納總結。教師需要立足于這一現(xiàn)實條件,加強對學生的指導,通過古詩詞教學來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積極弘揚和傳承我國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審美能力以及鑒賞能力。
在對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進行分析時,許多學者提出,古詩詞是我國民族文化的重要精髓。古詩詞的語言比較含蓄凝練,內容較為枯燥,情感非常細膩,學生在理解的過程中遇到了諸多困惑。因此,很多教師將古詩詞教學作為重難點,在授課的過程中出現(xiàn)了許多無法規(guī)避的問題。
很多學生在學習古詩詞時遇到了許多困難及障礙,往往無從下手。大部分的古詩詞年代較為久遠,以文言文為主,同時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征以及文化色彩。如果無法結合古詩文創(chuàng)作的時代背景,分析和了解作者的寫作緣由,就會出現(xiàn)許多理解上的困惑,同時難以實現(xiàn)順暢的閱讀。有的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古詩詞的過程中忽略了對學生理解能力的分析,很多初中生的社會生活實踐經驗、理解能力不足,分析判斷以及知識積累能力較差,因此,在學習古詩詞往往變得十分被動,整體的教學質量不容樂觀。
不管是古詩詞教學還是其他的教學活動,都需要以學生為中心,其中學生的自主賞析是古詩詞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大部分語文新教材所編選的詩詞非常優(yōu)美,傳誦千古。在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有的教師仍然以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體制為核心,要求學生進行簡單的背誦及默寫,忽略了他們對古詩詞意象的體會以及詩人情感的剖析。極少有學生能夠自主分析和主動鑒賞,學生不理解古詩詞的大致含義,難以掌握鑒賞詩歌的重要要求以及策略,只能被動接受教師的知識灌輸;采取死記硬背和做筆記的形式,機械地完成教師的任務,這不僅難以讓學生了解古詩詞的魅力和精髓,還導致他們的學習負擔持續(xù)加重,長此以往他們就會逐步喪失古詩詞學習的興趣及意愿。
為了有效提升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的質量和水準,許多教師開始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融入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作為一種突破性的閱讀教學方式,群文閱讀教學的發(fā)展非常迅速,并且實現(xiàn)了快速改革。這種閱讀教學策略有益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鼓勵學生自由發(fā)揮。語文教師需要了解學生的古詩詞學習情況,找準群文閱讀教學策略的切入點和突破口,進而實現(xiàn)對癥下藥,全面提升學生的古詩詞學習能力及水準。
在推動新課改后,初中語文古詩詞的內容和形式越來越豐富,選材比較廣泛。教師可以立足于這一現(xiàn)實條件,積極選擇古詩詞,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其中比較常見的詩歌題材主要以山水田園詩、詠物言志詩、寫景抒情詩、送別贈友詩為主。群文閱讀可以加深學生對同類題材的理解及認知,很多學生學習能動性高漲,能夠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激發(fā)自身學習意愿。其中比較常見并且教學效果較好的群文題材以送別詩為主,比如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以及李白的《送友人》。這些詩歌中的送別地點、送別場景以及意象有所區(qū)別,同時所表達的情感存在差異。教師則可以鼓勵學生身臨其境地進行感知,了解不同古詩詞的情感表達方式和寫作手法。在對比的過程中,學生會發(fā)現(xiàn)大部分的送別時間集中在傍晚,因為傍晚往往帶有一種悲涼的情感。通過自主分析和小組合作探究,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升較快,同時能夠對知識留下深刻印象。因此在后期的自主閱讀時,將會主動借鑒個人已有的經驗進行全面的剖析及解讀,個人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理解能力得到了潛移默化的培養(yǎng)。
教學經驗比較豐富的教師會站在作家的角度,主動整合不同的閱讀素材,這種教學方式簡單易行并且效果較好。現(xiàn)行語文教材中的古詩詞非常豐富并且大部分膾炙人口,分布于不同年級中。教師則可以對其進行簡單的整合及分析,了解不同時期、同一個作家的不同境遇及思想追求。嚴格按照群文閱讀教學策略的實踐要求,根據(jù)同作者的作品選材來進行整合及分析,幫助學生知人論事,讓學生主動了解作者所處的時代以及創(chuàng)作背景。很多學生在自主分析時能夠留下較為深刻且全面的印象,并且主動站在宏觀的角度分析詩人的形象,深入剖析作者的創(chuàng)作風格,進而掌握適合自己的古詩詞學習技巧及方式。教師只需要留意學生的情感變動,給予學生適當?shù)狞c撥,保障學生能夠獲得源源不斷的學習收獲及學習動力。
意象是古詩詞學習中的重要元素,通過對意象的分析及研究,學生能夠迅速抓住古詩詞的核心思想。教師需要引導學生主動了解詩人的主觀情感以及加工之后的藝術形象,以相同意象的簡單整合為著力點,分析不同意象的固定含義,通過最簡單的類型分析以及研究來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其中古典詩詞之中所傳遞的含蓄委婉非常重要,只有結合不同的意象來進行有效的分析,加強對相同意象的整合,才能夠確保學生有所收獲,真正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其中大部分的古詩會利用月亮來表達個人的思想之情,比如《水調歌頭》。教師則可以根據(jù)學生的理解能力,引導學生身臨其境地進行分析,了解詩歌中的不同意象,分析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
在初中語文古詩詞群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了解學生的學習能動性,分析群文閱讀策略的踐行要求。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成長背景主動調整教學思路和方向,保證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在古詩詞閱讀以及理解的過程中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及技巧,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