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日照市莒縣閻莊鎮(zhèn)中心初級中學 錢永娟
新課改對當前的初中數(shù)學教學提出了更高標準的要求,特別關注學生能力方面的培養(yǎng),需要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結合有效的引導措施,促使學生獨立解決問題,使學生可以就此全面提升發(fā)現(xiàn)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推動其綜合素養(yǎng)的完善與發(fā)展。基于這一背景,打造高效的數(shù)學課堂尤其重要,但是高效的課堂必須建立在高效的教學方法基礎之上,教師不僅要充分利用先進的教輔資源,也要對其進行優(yōu)化和整合,這樣才能全面推進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才能夠順利實現(xiàn)打造高效課堂這一目標。
課堂導入是在第一時間聚焦學生注意的關鍵手段,所以,教師要關注課堂導入方面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通過優(yōu)質的導入聚焦學生注意,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全面提升其參與知識學習的積極性,保證課堂教學任務高質量完成。
例如,教學“探索直線平行的條件”,教師可以在導入環(huán)節(jié),先利用多媒體教輔手段為學生創(chuàng)設真實的情境:城市立交橋上,車輛川流不息,橋上橋下的車輛可以同時行駛,又互不影響,就此引發(fā)學生思考:為何會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立交橋的路面和橋下路面分別具有怎樣的特點?很顯然,這一場景能夠與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引入了生活元素之后,能夠顯著提高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所謂論證課,就是在教學數(shù)學定理以及定律的過程中對其展開證明的課程。針對此類課程的教學,很多一線教師常常要求學生死記硬背這些結論,但是學生由于不了解這些定理以及定律的本質,導致學習效果受到影響,所以,在創(chuàng)設探究性初中數(shù)學課堂的過程中,教師應當給予學生充分的鼓勵,由學生自主推導、自主論證,自己親歷知識的形成過程,這樣才有助于深化認知、提高解題效能。
例如,“等腰三角形頂角的平分線平分底邊并且垂直于底邊”,因為這一推論的建構基礎在于“等腰對等角”,所以我并沒有沿襲傳統(tǒng)的方式對其進行轉化,或者根據(jù)結論的證明完成總結與歸納,而是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探究環(huán)境,引導學生自主證明。首先將其轉化為證明題:在△ABC 中,AB=AC,已知AD 是∠BAC 的平分線,求證AD ⊥BC,且BD=DC。要求學生利用所學自主完成對命題的論證,這樣學生不僅可以自主推導結論,也有助于深化理解和認知,有效鍛煉了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促進學生問題探究意識的形成,非常有利于學生數(shù)學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當然,在學生論證的過程中,教師切不可完全放手,要立足于根本提高學生探究效能,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在自主探究以及獨立思考的過程中養(yǎng)成科學論證的良好習慣。
在打造高效課堂的過程中,問題導學也是一種有力舉措,其能夠有效引發(fā)學生的思考探究以及學習興趣,進而引導學生靈活運用所學順利掌握新知,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也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多向有益交流。
例如,在教學“等腰三角形”的過程中,可以結合情境導入的方式先順利引入課題,然后結合想一想、做一做等一系列教學活動,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以下是此次學習活動的導學單:
(1)自主繪制一個等腰三角形,并完整地剪下來。
(2)將剪下的三角形進行對折,設折痕處為AD。
(3)針對圖形展開認真觀察,記錄所有的關鍵信息并展開梳理和總結,說一說等腰三角形具備哪些特征?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就是為了使學生體會到數(shù)學知識所具有的抽象性特點,讓學生感受到知識的邏輯性,有效解決了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之間的矛盾,為學生提供更多自主操作以及獨立觀察、獨立思考的時間。問題的設置不僅為學生的思考指明了方向,也能夠促使其順利完成思維訓練。
(4)組織小組合作交流,完成對性質的歸納,選派小組成員進行匯報,交流結論。
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能夠得出自己的結論。
之后教師對學生的結論進行總結補充,并展開更進一步的講解,指出其中的關鍵結論:△ABC 是一個軸對稱圖形,直線AD 就是它的對稱軸。在學生能夠準確把握這一特征之后,其他特征自然能夠隨之浮現(xiàn)。
接著可以借助輔助教具引導學生深入理解“等邊對等角”,并使用規(guī)范的幾何語言對其進行表達,然后再根據(jù)學生自主推導出的其他結論引出“三線合一”。在教師的逐步點撥之下,學生快速且高效地攻破了學習難點,同時也實現(xiàn)了對新知的消化和理解,全面提升了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總之,在高中數(shù)學教學中,打造高效化數(shù)學課堂十分重要。以上筆者主要基于三個方面就如何打造高效的初中課堂展開了簡單探析,希望能夠以此推動初中數(shù)學教學的全面發(fā)展和進步,能夠為廣大的一線教師提供相應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