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直
(巴中永盛農業(yè)開發(fā)有限公司,四川 巴中 636000)
草莓適宜種植在通氣良好、肥沃、保水保肥能力強的沙壤土中。如果土壤通氣不良,容易造成爛根現象,使草莓成熟期晚、酸味重、品質下降。草莓適合在中性或者微酸性的土壤中生長,鹽堿地和石灰性土壤栽種草莓會出現發(fā)育不良,目前在草莓主產區(qū),由于連續(xù)多年栽種草莓,造成土壤肥力下降、酸化、鹽堿化以及土傳病害、連作障礙等問題已經嚴重制約草莓的進一步發(fā)展。我國是世界上種植平菇最多的國家,每年產生大量的菌渣,大部分菌渣未循環(huán)利用,堆放于房前屋后或者未經腐熟直接還田,導致霉菌有害孢子和害蟲的滋生,造成環(huán)境污染,增加作物病蟲害。將生產平菇的廢棄物用于種植草莓,實現廢棄物循環(huán)利用,平菇菌渣發(fā)酵過程中pH值會提高,處于堿性,氮磷鉀養(yǎng)分含量較高,具有豐富的營養(yǎng),適合草莓生產。
草莓品種為購置于成都百安草的紅顏,平菇廢棄菌渣為玉米芯50%+香菇菌渣40%+麩皮8%+石灰2%采收完平菇后的廢棄物,復合肥為美豐比利夫生產復合肥,水溶性肥料為甕福達州公司生產氮、磷、鉀含量為17-17-17的水溶性肥料。
1.2.1 平菇菌渣堆漚發(fā)酵 將采收后的廢棄平菇菌袋,人工去掉外面的塑料袋后,用粉碎機將廢棄菌渣粉碎成直徑小于1cm顆粒,加入10%豬糞,噴上水,混勻,調節(jié)菌渣含水量在60%~70%,建堆,料堆高1m左右,底面寬 1.8m左右,并在菌渣堆側面及頂部每隔50cm打一通氣孔,蓋上白色塑料薄膜,保持溫度和濕度。當料堆中心最高溫度升至60℃以上時,進行翻堆,每次翻堆時將上部及四周的料翻入料堆的中部,料堆中部的料翻入外面,料干時補充水分至65%左右,共翻堆5次。最后一次翻堆后,頂部以下30cm料溫接近環(huán)境溫度,不再升高時,發(fā)酵完成,發(fā)酵時間為35d。
1.2.2 試驗方法 菌渣處理:發(fā)酵好的平菇菌渣1000kg/667m2+10kg/667m2為基肥,后期通過滴灌的方式滴入水溶性肥料9kg/667m2。對照(CK)為:復合肥(美豐比利夫復合肥)15kg/667m2為基肥,后期通過滴灌的方式滴入水溶性肥料(甕福達州公司生產)15kg/667m2。寬8m,長30m的大棚為1個試驗小區(qū),設3次重復。每年8月初分別將發(fā)酵好的菌渣和復合肥施入不同的大棚,施肥后用旋耕翻耕土壤做廂,廂面寬60cm,溝寬40cm,深40cm。8月底定植草莓,覆蓋銀黑雙面地膜,種植后分別在9月中旬、10月中旬、11月中旬、12月中旬及1月中旬分別滴入水溶性肥料,菌渣處理每個小區(qū)每次滴管肥料0.6kg,對照每個小區(qū)每次滴管肥料1kg,其他的管理方式完全一致。2019~2021年連續(xù)3年按照以上施肥方式種植草莓,2021年按小區(qū)分別觀測比較草莓的外觀品質、產量、營養(yǎng)物質(糖、有機酸、糖酸比, VC)。
1.2.3 數據測定分析 每個小區(qū)隨機選擇100個草莓果實,測定草莓的外觀品質和營養(yǎng)物質,統(tǒng)計每個小區(qū)的草莓產量。草莓總糖含量的測定采用折光儀測定法,草莓總酸含量的測定采用酸堿滴定法,VC含量的測定采用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采用每個處理以對角線的方式選擇5個點,取深10cm左右的土壤作為樣品,測定分析土壤中pH值、有機質、N、P、K的含量。土壤有機質采用重鉻酸鉀容量法,土壤堿解氮采用堿解擴散法測定,土壤速效磷采用鉬銻抗比色法測定,土壤速效鉀采用火焰光度法。
測定結果如下,對照:草莓果實平均長度為3.62cm,平均寬度為2.83cm,單果重11.63g,硬度1.02,產量1357kg/667m2。菌渣處理:草莓果實平均長度為3.89cm,果實平均寬度為3.12cm,單果重15.35g,硬度1.32,產量1580.1kg/667m2。菌渣處理后草莓果實在長度、寬度、單果重、硬度及產量等指標上都優(yōu)于對照,說明加入腐熟后的平菇菌渣作為基肥深入土壤中種植草莓,能夠使草莓果實變大,增加單果重,草莓硬度增加,總產量增加。這和食用菌菌渣中含有各種有機質、氨基酸及微量元素有較大的關系,菌渣施入土壤中,土壤營養(yǎng)均衡,促進了草莓生長。
測定結果如下,對照:草莓果實糖含量為9.01%,有機酸含量為0.69%,糖酸比為13.06,VC含量為43.21mg/100g。菌渣處理:草莓果實糖含量為9.27%,有機酸含量為0.36%,糖酸比為25.75,VC含量為48.53mg/100g。試驗結果表明,草莓果實總糖含量增加,總酸含量降低,糖酸比增加,維生素含量提高,說明加入菌渣作為基肥種植草莓,可以增加草莓果實的甜度,提高草莓果實的營養(yǎng)品質。
測定結果如下,對照:pH值為5.6,有機質含量為52.38g/kg,堿解氮為552mg/kg,速效磷為10.06mg/kg,速效鉀為297mg/kg;菌渣處理:土壤pH值為6.8,有機質含量為73.94g/kg,堿解氮為686mg/kg,速效磷為14.12mg/kg,速效鉀為351mg/kg。
研究結果表明,平菇菌渣腐熟后代替部分化肥施入土壤中,能有效的提高土壤的pH值,改良土壤酸性,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同時增加氮、磷、鉀的有效性。
食用菌菌渣中富含大量菌體蛋白和有機質,氨基酸粗蛋白含量豐富,氨基酸含量豐富,菌類多糖及Fe、Ca、Zn、Mg等礦物質含量也較豐富。菌渣在土壤中進一步分解成具有良好通氣蓄水能力的腐殖質,可增強土壤的透氣性,避免土壤板結現象。菌渣中含有豐富的有機物和多種礦質元素,可改善土壤的缺素現象,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單位土壤面積的生產效益。菌渣因其纖維素和木質素已被大量降解,且含有大量菌體蛋白,具有較小的碳氮比,避免了秸稈等農林副產物直接施用于農田出現的奪氮現象。菌渣用于果樹、蔬菜生產可提高水果、蔬菜的品質,改良土壤的結構。同時作為有機肥深施,有利于對果園土壤微量元素的持續(xù)性補充,改善土壤理化營養(yǎng)結構。
四川是平菇生產大省,每年平菇采收后的菌渣大量丟棄,不僅浪費而且污染環(huán)境,本文通過將平菇菌渣腐熟后代替部分化肥施入土壤中種植草莓,不僅能提高草莓的品質,同時能改善土壤形態(tài),可以實現草莓的提質增效。平菇菌渣堆漚發(fā)酵技術是保證菌渣營養(yǎng)能否被充分吸收的主要因素,不同平菇生產配方產生的菌渣碳氮比不一樣,在發(fā)酵過程中最好將菌渣的碳氮比調節(jié)為15~20∶1,發(fā)酵效果更好,菌渣發(fā)酵后測定pH、有機質、氨基酸、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才更清晰地掌握平菇菌渣發(fā)酵對草莓生長、營養(yǎng)及土壤改良的主要原因。菌渣施入土壤中對草莓品質的提高和土壤改良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以后的生產過程中應堅持施入菌渣種植草莓,本文只測定了土壤中有機質和大量元素的含量,以后生產中應分別測定發(fā)酵后菌渣的有機質、氨基酸、蛋白質、大量元素、微量元素的含量,才能更清楚地知道菌渣中的哪種物質為草莓生長提供了營養(yǎng),同時還應對土壤中微量元素、重金屬、土壤微生物等土壤生態(tài)環(huán)境進行一步分析,將更準確地分析平菇菌渣發(fā)酵后施入土壤種植草莓對提高草莓品質和營養(yǎng)的機理,為平菇菌渣發(fā)酵后代替部分化肥種植草莓提供理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