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高郵市第一小學 吳慶鑫
小學數(shù)學是小學階段的重要課程,其主要教學目標是提高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能力,增強其數(shù)學能力,為此,互動教學模式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開始全面實施。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善于利用現(xiàn)代化技術來幫助改善教學方法和課程內容,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比如,在蘇教版小學數(shù)學第一冊第八單元“加法和減法”的教學中,遇到學生難以理解的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利用教室內的多媒體設備,將自己制作的一些教學資源,如圖片和視頻等,配上與題意相關的講解文字,為學生放映在大屏幕上,幫助學生直觀地理解以及記憶知識點。例如,這一單元有這樣一道數(shù)學題:“王伯伯總共有300 千克的蘋果,他每天固定售出20 千克,那么總共需要幾天能夠將這些蘋果售光?”這時,教師可以用多媒體形象生動地表示出王伯伯所擁有的蘋果數(shù)量,并將其分為30 份,每份代表10 千克蘋果,隨著時間的推移,教師就將畫面里的蘋果逐漸減少,通過這樣的方式,直觀地為學生呈現(xiàn)每日蘋果的減少,直到蘋果售光,學生可以很輕易地看出售光蘋果用了多久,從而得出答案。通過這樣的方式,顯著地降低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困難程度,并讓學生能夠更輕松地理解知識點,同時也能起到舉一反三的作用,學生再遇到相似題型的時候,就能夠想起這樣的解題方式,解題也會更為輕松。
在教學中,教師應當將課堂的主導權歸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為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以及小組探究。比如,在教學圖形的章節(jié)時,教師可以先將知識點講解給學生,隨后引導學生認識一些常用的圖形,比如圓形、長方形、正方形等,還有一些立體圖形,如圓柱體、圓錐、長方體、正方體等,在學生對這些圖形大致了解之后,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一個任務,讓學生通過聯(lián)想生活實際說出平時生活中具有這些圖形形狀的物品或者建筑物等,讓學生通過自主思考或者小組交流探究解決問題,充分鍛煉其數(shù)學思維,并加強其聯(lián)系生活實際的能力。在經(jīng)過一定時間的探究和思考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主動站起來發(fā)言,讓學生通過聯(lián)系生活實際以及運用自己豐富的想象力,自由地發(fā)表自己的想法,活躍課堂氣氛,很好地提升課堂教學質量以及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及記憶程度。
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可以將互動教學模式與情境教學相結合,在增加師生互動的基礎上,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些有趣的、適合學生學習的數(shù)學教學情境,為學生營造一個有趣、輕松的學習氛圍,進一步幫助學生激發(fā)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提高數(shù)學思維能力。
比如,“雞兔同籠”問題可以說是小學數(shù)學中非常經(jīng)典也非常具有難度的題型之一,而運用好情境教學就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難題。可以先讓學生讀題,將題中“雞和兔子一共有幾只,腳一共有多少只”這些已知條件記清楚,然后讓一些同學扮演雞和兔子,讓其在扮演中直觀地感受題意并解決問題?!耙阎u兔同籠,一共有30 只,90 只腳,那么雞有多少只,兔子有多少只?”這時,教師可以選出30 位同學分別扮演雞和兔子,顯然,30 位學生站立時只有60 只腳,那么教師可以讓一位學生蹲下,將雙手著地扮演兔子,隨著蹲下的學生越來越多,地面上的“腳”也越來越多,當?shù)?5 位學生蹲下時,地面上就有90 只腳了,這就說明籠子里有15 只兔子,那么雞就是15 只。如果總數(shù)較多,可以按倍數(shù)縮小,得出結果后再按原來的倍數(shù)擴大。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使得課堂更加有趣,學生的學習興趣被充分激發(fā)起來,都積極地參與扮演,還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有效地提升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能力。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應用“互動教學”,能夠拓展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視野,幫助學生拓寬知識層面,讓其接觸到更為廣泛的數(shù)學世界,同時對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有著十分顯著的提升效果,能夠充分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學會積極自主地參與到學習中,這對于提升教學效果以及學生的學習質量有著積極的作用,而且巧妙地運用情境教學來實現(xiàn)課堂互動教學,也能夠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