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勇
(那坡縣人民醫(yī)院,廣西 百色,533900)
據(jù)有關數(shù)據(jù)表明,全球約3%-5%人口為慢性HBV 攜帶者,不同地域之間存在一定差異[2]。感染后如果沒有進行科學干預,將會發(fā)展為慢性HBV 肝炎、重型肝炎,甚至進展為肝硬化和肝癌。目前臨床針對HBV 攜帶者還缺乏一種有效治療方法,核苷酸類藥物對HBV 不能在短期內進行根除,而長期進行抗病毒治療又會讓患者產生不良反應和耐藥性,因此需要對慢性HBV 攜帶者進行抗病毒治療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進行探究。
隨著醫(yī)療理念和技術的不斷進步,臨床對HBV 攜帶者的組織病理學、病毒免疫學以及病原學有著更加全面的認知。在病原學特點上,HBV 復制狀態(tài)能夠對慢性HBV 攜帶者的預后造成影響,并且臨床可分為非活躍期以及活躍期。并且患者血清HBsAg 的水平下降能夠對抗病毒治療方法是否有效做出準確提示[3]。在病毒免疫學特點上,有學者指出,慢性HBV 攜帶者機體內的HBV 病毒并不會對患者肝細胞造成直接損傷,但其能夠對肝細胞表面的HBV 抗原產生一種免疫應答。至于組織病理學特點,患者可表現(xiàn)為不同程度的肝細胞壞死或變性,其肝臟組織呈纖維化。另外以往學者普遍認為明顯的肝臟病理學改變不會在慢性HBV 攜帶者病情相對較強或尚未發(fā)病肝臟中出現(xiàn),因此都將既往谷丙轉氨酶(ALT)增高作為 主要研究內容[4]。但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ALT 并不反應肝臟炎癥壞死或纖維化程度,因必要時需要在檢查中落實肝臟病理活檢,對患者病變程度進行評估[5]。
臨床關于慢性HBV 攜帶患者治療方法眾多,基本上所有方法主要目的都是減輕肝細胞炎性壞死、抑制病毒復制,從而避免肝臟纖維化,對有關并發(fā)癥進行緩解預防。因此加強對患者的病情評估能夠及時對患者病情進行明確,從而判斷患者預后。目前實施肝臟病理學檢測是對慢性HBV 攜帶患者炎癥因子以及肝臟纖維化進行評估的金標準,但其會造成創(chuàng)傷,患者耐受性差,檢查過程中容易產生感染和出血。有學者指出,在人員肝細胞漿中存在大多數(shù)的氨基酸氨基轉移酶,當機體出現(xiàn)病毒感染以后,肝細胞受損的情況下血清ALT 水平會出現(xiàn)升高,能夠對慢性HBV 攜帶者的治療預后和炎癥程度做出有效反應[6]。
從慢性HBV 攜帶者的肝臟病理學以及自然史的角度出發(fā),慢性HBV 攜帶者不屬于健康病毒攜帶者的范疇,并且其ALT 也不能對抗病毒治療適應癥做出完全確定。病毒異常程度雖然可以對免疫強度進行反應,但不能對肝實質的炎癥活動以及肝臟纖維化的變化情況做出準確反應,此外ALT 的升高也不能對肝臟纖維化進程進行反應[7]。因此只利用血清ALT 水平并不能對患者的抗病毒治療效果進行評估,應該和患者的HBV-DNA 水平以及肝組織學進行綜合評估。目前針對慢性HBV 攜帶者,治療原則的確定需要結合患者ALT 水平,如針對ALT 增高但處于低水平的患者,并且HBV-DNA 檢查呈陽性,且年齡在30 歲以上,需要對患者實施肝組織活檢,確定患者存在纖維化以后再實施抗病毒治療。而針對年齡在30 歲以上,但ALT 持續(xù)正常,或者是伴有肝硬化、肝癌家族史的患者,需要給予無創(chuàng)檢查或肝活檢,在確定纖維化以后給予抗病毒治療[8]。
HBV 自從1966 年被首次發(fā)現(xiàn)以來,隨著多年實踐經驗總結和醫(yī)療技術的進步,臨床關于慢性HBV 攜帶者的治療原則逐漸由被動保肝治療轉化為主動抗病毒治療[9]。目前核苷酸類似物、干擾素被廣泛應用到慢性HBV 感染患者治療中,如拉米夫定、阿德福韋酯、恩替卡韋都是常用治療藥物。有學者指出,對慢性HBV 攜帶者積極實施抗病毒治療,能夠對患者的HBV 特異性T 細胞功能進行恢復,確保HBV-DNA 載量得到降低,能夠降低疾病的傳染性,延緩疾病進展,對肝臟纖維化和早期肝硬化進行逆轉[10]。因此臨床針對已經確診的慢性HBV 攜帶者,可以在合適時機及早啟動抗病毒治療。
核苷酸類似物是抗病毒治療常用藥物,臨床眾多學者對其治療有效性和安全性都進行了深入分析[11]?;颊咴谑褂煤塑账犷愃莆镏委熀?,能夠有效實現(xiàn)病毒學應答,同時能夠促進血清HBeAg 轉陰??梢缘贸鯝LT 的水平或者是肝功能損害不能對抗病毒治療效果進行決定,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有著較高的安全性[12]。其次干擾素也是臨床常用藥物,干擾素聯(lián)合核苷酸類似物其治療效果要優(yōu)于單一用藥,能夠有效抵抗病毒復制,強化病毒控制效果。有學者認為,由于慢性HBV 攜帶者在ALT 升高以后普遍具有免疫力下降的表現(xiàn),因此單一用藥效果受限。針對長期抗病毒治療效果不佳的患者,可以進行多種藥物聯(lián)合甘油并適當延長治療周期,從而使患者的免疫學應答率得到提升,對機體內的病毒有效去除。
綜上所述,我國當前仍是慢性HBV 攜帶者大國,有7000萬人攜帶有HBV 病毒,該病由于缺乏臨床典型性特征,隨著病情的發(fā)展和治療周期的延長,患者將會逐漸發(fā)展為慢性肝炎、肝臟纖維化、肝硬化,對生命安全具有嚴重威脅[13]。因此需要在合適時機及時給予患者抗病毒治療,對患者癥狀進行改善,延緩疾病進程,幫助患者預后轉歸。在實施抗病毒治療前,需要先對患者的有關檢查進行完善,通過各項生化指標對患者身體狀態(tài)進行評估,根據(jù)患者身體恢復情況對治療方案及時進行調整,確?;颊咧委煾哂锌茖W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