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曉光
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一問題作為每一位教師都應該仔細認真的思考.本人認為,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就要從學生的身心和需要出發(fā),關愛學生。同時,教師在教學工作中也要有一定的教學目標,使教學達到一定的效果。本文簡要闡述了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方法。
1、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
1.1要讓學生明白,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掌握做人做事的道理,堅持正義,是一個人終生的內(nèi)在需求。人生在世,無論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在自己從事的工作中,都會遇到許多難題,解決這些難題的唯一途徑就是學習,向書本學習,向他人學習,向實踐學習。只有不斷的學習,才能掌握大量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不斷使自己變得聰明起來,這樣的人生才富有挑戰(zhàn),沒有遺憾。
1.2讓學生懂得,學習有時候是一件非常枯燥、非常困難的事情,要實現(xiàn)既定的學習目標,必須付出艱苦的努力,正所謂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因此,在教學工作中,教師要善于通過各種方法和途徑,使學生始終保持強烈濃厚的學習興趣。當學生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教師要幫助學生化解思想上的矛盾,重塑學習的信心。
1.3要教育學生珍惜時間。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生命短暫,青少年時期是培養(yǎng)良好品質、學習文化科學知識的黃金時期,是為將來問道、實現(xiàn)人生目標打基礎的時期。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樹立時間觀念,教會學生合理的利用時間,科學的安排時間,好好珍惜生活中的一分一秒,以只爭朝夕的良好狀態(tài),迎接學習上的每一個艱難挑戰(zhàn)。
2、對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
無論在什么年代,人都有自己的理想,理想越遠大,越堅定,影響支配作用就越大。而支配學生行為的理想是多種多樣的,有水平高低的不同,也有性質優(yōu)劣的差別。在全面實施新課標的今天,如何使學生確立遠大的、崇高的理想,這是我們對學生進行理想前途教育的中心問題,對學生進行理想前途教育,這是教育工作中一項艱巨的任務,教師不但要有恒心,而且還要著眼現(xiàn)實,展望未來,對學生循循善誘,有的放矢地誘導。
2.1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
教師要了解和分析學生理想的現(xiàn)狀和成因。學生的理想總是通過一些具體事情的向往或態(tài)度表示出來的,如對某方面興趣很濃,對某方面漠不關心,教師要通過不同的途徑了解各種態(tài)度和傾向,加以梳理,從而掌握各個學生對理想前途的認識水平,分析哪些方面是對的,哪些是不對的,哪些是好的苗頭,哪些是壞的傾向;一般來說,很多學生對理想前途的看法是不穩(wěn)定的,很多因素都會影響他們對理想前途的考慮,如家庭成員政治經(jīng)濟生活方面的變化,周圍一時流行的風氣,教師的感人言行,扣人心弦的電影、電視劇、小說等等,都會掀動學生的心弦產(chǎn)生激情,形成某種愿望,教師要敏感地把握這些客觀因素,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動向,在動態(tài)中掌握學生的變化和發(fā)展,只有這樣,才能有針對性地因勢利導地提高學生的思想水平,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
2.2引導學生朝著理想不斷奮進
由于學生年齡、經(jīng)歷和文化水平的差異,因而對理想的認識也有差別,每個年級的學生對理想前途認識達到哪個階段,很難作統(tǒng)一的,截然的劃分,因為他受年齡、文化與智力的制約,教師要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分析學生理想發(fā)展階段是為了促進他。比如,當學生還不能獨立思考理想時,就幫助他們增加有關知識,積累一些積極素材,在學生進入生活理想階段,就幫助他們認識美好生活理想的建設要靠集體的力量,當學生考慮長大后要干什么時,就引導他們認識只有在共產(chǎn)黨的正確領導下,個人的才智方能完全發(fā)揮出來。總之,要以高處著眼,從現(xiàn)實基礎入手,積極地促使學生朝著遠大的理想而奮進。
3、把學習成績作努力不夠的歸因。
把學習成績作努力不夠歸因,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措施。大家知道動機產(chǎn)生于需要。需要是人的本性之一。任何人都有尊重的需要。尊重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礎上的。這里所說的信任,不僅是指人們對現(xiàn)有的人品和能力的信任,也包括相信人們今后會積極要求上進,并能取得新的成績。對學生的學習成績作努力不夠歸因,既是對學生的尊重,又是對學生的期望,以滿足學生尊重的需要。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尊重的需要得到滿足,能使人對自己充滿信心。對社會滿腔熱情,真正體會到自己活在世上的價值。想方設法不辜負所信任的人對自己的期望,并以實際行動去爭取進步。教師對學生的期待也是一種信任,一種鼓勵,一種愛。日積月累之后學生會被感動,對老師更加信賴,作出更大努力。從而使師生之間造成一種默契,因而取得期待效果。理論和實踐證明,對學生學習成績作努力不夠歸因,對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確有很大的作用。
4、適當開展競賽活動。
競賽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又一有效措施。競賽是一種強大的外部動力,當他和學生的自尊心和榮譽感相結合時,可以很快轉化為個人的內(nèi)部動力。實踐證明,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有適當開展競賽活動比沒有競賽好。集體之間的競賽比個人之間的競賽好,優(yōu)秀生和差生在競賽的條件下心理狀態(tài)有明顯的差異。適當開展競賽活動,必須從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水平和個別差異以及學校的特點出發(fā),注意選擇有教育意義的形式,競賽后要注意對不同類型的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和必要的幫助,同時要注意不要過多搞競賽活動。只有這樣,才能使競賽起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作用。
5、利用學習結果的反饋作用。
人們從事各種活動,都期望獲得好的結果。對學生的學習結果給予及時的、恰當?shù)脑u價,使學生了解自己學習成績的好壞,解答問題的正誤,能進一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產(chǎn)生進一步學好的愿望。實踐證明,教學過程能否利用學習成果的反饋作用,教學效果是不同的。有經(jīng)驗的教師,都很重視對學生課堂上的答題、課外作業(yè)、各種考試等及時作出評價,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結束語
學生能否積極主動的學習,教師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師要不斷的完善自我,不斷的更新教育觀念,有目的的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的同時,更好的發(fā)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只有師生間密切配合,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也會得到發(fā)揮和提高,同時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從而達到提高素質,發(fā)展能力之目的。
參考文獻
[1]朱學智.如何激發(fā)學習積極性差的學生的學習動力[J].兵團教育學院學報,2007,17(2):44-44.
[2]羅霽雯.對培養(yǎng)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認識與實踐[J].科學咨詢,2009(2): 44-44.
[3]丁志強.學習積極性的心理分析[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1985(1):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