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瑪次仁
(拉薩那曲高級中學,西藏 拉薩 850000)
在新氣象和新時代下,高中教師在歷史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也不應該故步自封,而是要展現(xiàn)全新面貌,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產(chǎn)生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所以,在當前,教師在課程教學當中就應該加強信息化教育的有效運用,對教學的開展起到一個推動的作用,讓理想的教育教學效果得到真正的達成。
現(xiàn)代教育更加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教育模式,要求教師在課程教學當中應該找尋到自身的定位,讓課程教學的開展變得更加精彩和豐富[1]。所以,教師首先就可以在課程教學當中加強信息化教育的輔助,帶動學生的自主合作學習,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可以找尋到正確的方向,讓學生的學習變得更加高質和高效。例如,在講解《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建立》之前,教師就可以針對本節(jié)課的重點知識來提前進行講解,將講解的過程進行錄制,在資源整合之后形成微視頻,在微信群當中進行上傳,鼓勵學生在課前學習當中有效地進行運用,為學生的課前預習自學提供正確的方向。在后續(xù)課程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教師則可以讓學生先提出自己在學習過程當中出現(xiàn)的問題和困惑,教師在此基礎上鼓勵學生合作探究。再結合實際的學生學習的進展來加強點撥,帶動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得到不斷的增強。
在高中歷史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知識在呈現(xiàn)的過程當中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并且和學生在時代方面相差久遠,導致學生在知識掌握的過程當中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所以,在這時,教師就可以加強信息化教學的有效輔助,讓學生更好地對知識進行理解掌握和運用,帶給學生感覺和視覺的雙重沖擊[2]。例如,在講解“戊戌變法”的過程當中,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感受到頑固派和改革派之間形成的對立局面,教師在課程教學當中也可以加強辯論形式的有效設置,讓學生進行表達,對當時歷史場景進行還原。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來對戊戌變法的視頻、相關資料進行播放,讓學生可以在歷史情境當中快速融入。這樣就可以讓學生在歷史知識掌握的過程當中更加輕松和直觀,讓學生的課程學習效果得以進一步的提高和發(fā)展。
新課標倡導,在現(xiàn)代課程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教師不要局限在知識和技能的培養(yǎng)上,更多的則是要帶動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讓學生在歷史學習的過程當中能夠構建起歷史思維和綜合素質,讓學生的學習效果變得更好。所以,在日常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教師也可以通過信息化教育的有效運用對思維發(fā)展這一目標起到一個推動的作用,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例如,在歷史戰(zhàn)爭講解的過程當中,就應該加強歷史地圖的有效運用,改變傳統(tǒng)教學掛圖、投影地圖的不足和粗略,實現(xiàn)動態(tài)展示,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能夠變得更好。如在講解歐洲歷史內容的過程當中,就可以對兩幅動態(tài)形式圖進行展示,一幅為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基本矛盾地圖,對三對矛盾的區(qū)域和對方箭頭加以展示。另一幅地圖則是以動態(tài)展示的方式來對參戰(zhàn)雙方各個國家、戰(zhàn)線、戰(zhàn)役地點進行呈現(xiàn)。讓學生在掌握知識的過程當中一目了然,在無形當中讓學生構建起以形象思維、抽象思維和空間概念,有助于學生對內容的掌握。
在信息化教育應用的過程當中,也可以對學生的課后復習起到一個輔助的作用,達到最佳的信息化教學的運用效果[3]。例如,在復習“近代中國反侵略、求民主潮流”這一單元的過程當中,其中涉及各種各樣的戰(zhàn)爭、革命,知識點眾多,導致學生在復習的過程當中無法找尋重點,很難構建清晰的知識體系。在這時,教師就可以下發(fā)微課對知識進行整理,可以針對一些考點設置殘缺的思維導圖,將一些關鍵知識進行隱藏,讓學生一邊復習一邊對思維導圖填充完整,讓學生可以構建清晰的知識體系,實現(xiàn)知識的歸納和整理。這樣就可以在無形當中讓學生找尋到復習方向,對學生的復習起到一個帶動的作用,真正地實現(xiàn)信息化教學的有效運用。
結語:綜上所述,在高中歷史課程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適當?shù)挠蠒r代發(fā)展趨勢加強信息化教學的有效運用是非常重要的??梢宰尳虒W在開展的過程當中更加具有價值和內涵,讓理想的教育效果得到實現(xiàn)。所以,在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教師可以加強信息化教育的應用,以此來培養(yǎng)自主學習、輔助知識掌握、推動思維發(fā)展、優(yōu)化課后復習,讓最佳的課程教學效果得到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