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初中作文教學新嘗試"/>
沈芳
(蕭山區(qū)瓜瀝鎮(zhèn)第一初級中學,浙江 杭州 311241)
在語文教學歷史上,作文占有舉足輕重的分量。只是處于浮躁和功利化的時代中,學生眾多、教師工作量大、寫作教學千頭萬緒,使得作文教學沒有規(guī)劃,學生作文水平?jīng)]有顯著提高。兩點一線的生活使得學生沒有東西可寫;寫作水平的難以提高,使得學生失去了寫作的樂趣。筆者認為,有一種文章它能夠打動所有人,那就是具有真情實感的文章。若要做到這一點,必定需要學生有較強烈地想要寫好文章并且去努力的意愿。而作為教師有責任利用好課堂,做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的打火石,做指導學生寫作的指明燈。
每一節(jié)精品課堂的呈現(xiàn),必定有有的放矢、精益求精的準備。對語文教學的執(zhí)著追求,對學生的關心和愛護,使得作為教師的我們,愿意用一切的力量去構建精品的課堂,從而給予學生最大的收獲,例如寫出最精致的作文。
晨讀,讓莘莘學子在吟誦中擁有“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钡暮狼?;晨讀,讓萬千學生在誦讀中感受“了卻君王天上事,贏得生前身后名”的愛國熱誠;晨讀,讓眾多學子在朗讀中堅信“問渠哪個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的真理。制定晨讀制度,讓晨讀價值最大化;豐富晨讀內(nèi)容,學習古今中外文化知識,關注歷史、社會和生活,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對語文的興趣,積累寫作素材和語言;增加晨讀形式,讓學生每天對晨讀都有期待,讓晨讀課堂變成最美課堂。
1.制定晨讀制度
讓晨讀的時間得到充分保證,讓學生有內(nèi)容可讀,有知識可以積累,需要有健全且可以實施的晨讀制度,為此我把晨讀時間分為:課代表沒來時間,學生自由朗讀;課代表到后早管理前時間,由課代表領讀;早管理時間開始,由我進行管理。且學生自由朗讀和課代表領讀的內(nèi)容,都事先有所規(guī)劃。
2.豐富晨讀的內(nèi)容
為了激發(fā)學生晨讀興趣,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提高其文學素養(yǎng),本人充分利用好早管理時間。晨讀的內(nèi)容包括“走進古典”“走進熱點”“走近名人”“美文欣賞”四個板塊,一般保證兩個板塊的實施。
2019 年12 月14 日,“走進古典”介紹的是北宋詩人蘇軾,學習《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痹诓粩嗟乩首x中,我?guī)ьI著學生一起感受著蘇軾的豪邁胸襟。43 歲時因作詩諷刺新法,被捕下獄,出獄后貶官為黃州團練副使的蘇軾,雖然因政治上失意,讓他有逃避現(xiàn)實和懷才不遇的思想情緒,但他依然豁達樂觀地面對自己的人生。這無疑從語言和素材上都可以為寫作所用。
2020 年4 月20 日,“美文欣賞”欣賞的是校寒假征文一等獎作品《生活在自由春天里的貓》?!巴崎_車庫的門,那影子一閃而逝,鉆回到了它雪絨花一樣的兒女之間去了。它真是跳躍在夏日樹影里的陽光,或是游戲在春日柳樹稍上的白云?!?出門看到那一架綠波涌動的薔薇花瀑,回頭看看,三樓的陽臺,父母并肩立在那兒,我心里的陽光變得柔軟而明亮。是不是,我也是它們眼中的那個雪地千尋,在樹影里追逐著陽光玩的情景讓他們也珍愛了?”
從開頭和結尾可知,作者的文字、思想都是靈動的,“我在收養(yǎng)貓的過程中對貓呵護備至,最終決定給貓以自由讓它活得快樂”和“父母在我養(yǎng)貓事件中堅持讓我自己做主和自己負責的決定”雙線索的構思,最終體現(xiàn)了作者對自由的歌頌和對父母的感激之情。文章所宣揚的人與動物之和諧相處和家人之間相互尊重、互相關愛的情感,在學生朗讀和品析過程中,深深地打動了他們,更有學生在賞析作文的過程中情不自禁留下了眼淚。
3.增加晨讀形式
晨讀,當然以朗讀為主,個人、小組、全班讀,也可以分角色、表演式朗讀。除此之外,“走進熱點”主要是學生上臺做熱點演講,把新聞和大家一起分享;“走進古典”可以把詩詞和歌曲相聯(lián)系起來,可以把歇后語、謎語等以知識競賽的方式加以學習;“美文欣賞”又把朗讀和品析、學習和創(chuàng)造相結合起來。晨讀內(nèi)容的豐富化和形式的多元化,使得30 分鐘時間變得精彩絕倫,讓人沉迷其中,同時學生也積累了寫作素材和語言,也鍛煉了口頭作文的創(chuàng)作能力。
作為語文老師,更有責任上好每一節(jié)語文課,培養(yǎng)學生對閱讀和寫作的喜愛,潛移默化中告訴學生如何去觀察、感受、去創(chuàng)造更好的生活。而教材無疑是激發(fā)大家寫作素材的最直接的寶庫。
認真歸納教材內(nèi)容,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它包括自然、親情、動物、理想信念、愛國類、讀書求知、生命、成長類等。中考作文命題方式雖不斷在改變,但是寫作的宗旨卻一直沒有變化,即鼓勵學生對自我、自然、人生有所感悟。那么初中教材中所選的內(nèi)容,都可以成為學生創(chuàng)作的原材料,值得借鑒,去舉一反三。
《背影》中作者用以小見大的方式,選擇四處背影,詳寫最能體現(xiàn)父子深情的買橘背影,可以激發(fā)學生去注意身邊人物的細節(jié)。比如高潔可的《銀發(fā)與黑發(fā)》,選擇抓住頭發(fā)這一細節(jié)來寫,寫滿頭銀發(fā)的外婆在陽光下給自己洗頭發(fā),在月光下喜歡摸著自己的頭發(fā)給自己哼著小曲,結尾是夕陽下滿頭銀發(fā)的外婆和黑發(fā)的自己走在家鄉(xiāng)的小路上。
《阿長與〈山海經(jīng)〉》運用先抑后揚,塑造了阿長形象。魯迅選擇了阿長說話方式、睡相、煩人道理和規(guī)矩、長毛的故事以及為“我”買《山海經(jīng)》的事情,表達了對阿長的懷念、感激和同情。眾多的素材,同樣可以激發(fā)學生關注生活,尋找生活中那些普通得被我們忽略卻值得關注的人物。比如方心瑜在《小巷深深》中就寫了一個孤獨地生活在小巷深處被別人蔑視的老奶奶。因為一次偶然地玩耍她們的球滾到了老奶奶門口,沒有想到原本應該是“怪物”的她卻是那樣親切,不僅幫她們撿球,還給糖吃。
教材無疑是激發(fā)大家寫作素材的寶庫,而打造豐富閱讀課堂無疑是寫作教學中的重要陣地。
上好一堂目標明確、過程編排合理、效果顯著的作文課,更是語文老師需要去為之努力的目標。為此我根據(jù)每單元的作文教學內(nèi)容,基本編排好一學期的作文教學任務,上好作文指導課。同時結合單元考試,靈活機動地增加作文欣賞課和作文互改課。
例如在上“媽媽的顏色”作文指導課時,我把審題選材、詳略安排和點題,當做此次作文指導和欣賞課的目標。先挑選出兩篇范文,發(fā)給學生。然后讓學生再次審題,讓他們對題目有更深入地理解。接著,對每篇文章的分析,我都用四個問題加以貫穿:1.在作者心中媽媽的顏色是什么?為何是這樣的顏色?2.作者選擇什么事來體現(xiàn)媽媽的這個顏色?3.能夠體現(xiàn)媽媽的顏色的文字在哪里?4.你認為這篇文章好在哪些地方?最后我讓學生再讀文章的開頭結尾,感悟好結尾不僅僅是對全文的總結點題,更應該注重首尾呼應和給人余音繞梁的效果。除了作文欣賞課之外,我也重視作文修改課,有時候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作文互批自改,有時候以作業(yè)的形式要求學生及時對作文進行修改。
這是個科技、網(wǎng)絡的時代,這依舊是個需要重視寫作的時代。我們可以充分利用網(wǎng)絡這一工具,為我們的作文教學所用。
1.利用“QQ 空間”和“美篇”,展示原創(chuàng)作文
《夏天的小臺門》《風會記得一朵花的香》《傲慢與偏見——寫給HX》《似水流年》《心有所懼》等空間上500 多篇原創(chuàng)作文,無疑可以讓學生在欣賞中,積累寫作素材,同時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學生寫作熱情。迎面走來的一個農(nóng)民工、在路邊撿拾別人扔掉的飯盒的年輕小伙子;一朵在風雨中飄搖的花,幾根攀援在矮墻上干枯的藤;一碗自己煮的青菜面,家人遞上來的一杯茶——所有的畫面,不管是丑陋,還是美麗,讓人痛苦,還是讓人歡欣,都可以成為我們作文中的素材,成為我們寫作的靈感。
與QQ 空間以文字為主、圖片可以輔助的形式不同,美篇還可以添加音樂,讓學生在欣賞文字、圖片和音樂的過程中汲取更多積極的寫作要素?!懊榔敝心苋溯叧?,佳作不斷,值得學生有所選擇性地去欣賞和借鑒。
2.利用“微信家校群”,開設網(wǎng)上作文指導課
“放學后”“ 記住這一天”“ 一個難忘的眼神”“ 遇見”“ 你是我的眼”“ 我心靈的甘露”等10 多節(jié)作文指導課,都是通過網(wǎng)絡授課形式呈現(xiàn)。具體內(nèi)容為原創(chuàng)作文審題分析、優(yōu)秀范文以及點評。
例如“一個難忘的眼神”的文題導寫:
題目中“眼神”一詞要求文章緊緊圍繞眼神展開,“一個”對“眼神”的個數(shù)進行限定,“難忘”又要求所寫的眼神讓人印象深刻,因而文章應該詳寫一個眼神為何讓自己難忘。眼神的賦予者可以是人,可以是物,可以是現(xiàn)實的人或歷史人物。選擇此題進行作文指導,原因有二:作為七上期末的作文題目,大部分學生材料陳舊,且對眼神大都一筆帶過,覺得甚為可惜;它適合寫記敘文,有利于引導學生注重對細節(jié)的描寫。
例如“放學后”的教師點評:
點評1——“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小作者,在放學后,仔細地觀察著身邊的人或物。放學后,教室里面喧鬧的畫面,下樓時結對下樓聊著游戲的男孩,還有說說笑笑卻忘記拉書包拉鏈的女孩,都成了她眼中的風景。只是人在看風景的同時,也可能在自覺與不自覺間點綴了風景。最喜歡小作者給馬虎的同班女同學拉書包拉鏈然后結伴同行、快樂離去的細節(jié),這只屬于她們的點點滴滴,創(chuàng)造了屬于她們獨有的美好世界。
點評2——小作者對陽光的描寫可謂是獨樹一幟,尤其是“踩著它們,心中仿佛也被傳染了一樣,充滿了熱情”,把陽光和充滿童趣、快樂的孩童完美地結合在了一起。對校園里的學長、學姐的描繪,又能抓住其動作和神態(tài)來描繪,體現(xiàn)其人物的特點。對于校門口的描寫,作者沒有同眾人一樣關注等待的家長和放學的學生,而是注意到了校門外10 米之外總是坐著的一個白發(fā)蒼蒼的神色憔悴的老婦人。也許她的確是個乞討者,但我更愿意把她稱之為“無助者”。小作者的心中有一根溫暖的弦,然而我們的身邊卻不一定有陽光,這也許是對現(xiàn)實最真實的揭示吧。
3.鼓勵學生投稿《學生文藝報》《湘湖》等
對隨筆、片段訓練、考場作文中出現(xiàn)的較好作文,會進行面批的方式和學生進行交流,然后讓學生修改,再教師修改的方式,最后積極投稿到《花季雨季》。每一屆學生中,都有多人的作文被采用,且有部分學生在“我是小寫手”專欄上發(fā)表作品。
“目前的作文教學還是存在以下問題:隨意式,表現(xiàn)在學期前沒有教學目標,課前沒有課時作文教學目標,以考試作文代替作文教學;功利式,表現(xiàn)在平時不踏踏實實按照作文的方法、要求教作文,為了分數(shù),教學生背作文、套作文;生態(tài)式,表現(xiàn)在學生的作文水平在小學作文水平的基礎上的自然提高,不是靠初中老師教出來的;單一式,表現(xiàn)在學生只會寫單調(diào)的一種文體,例如僵化的議論文,不會寫感情真摯的記人敘事的文章?!?/p>
雖然作文教學問題不少,但個人堅信,如果能夠明確以上問題是阻礙學生寫作水平提高的攔路虎,那么只要我們?nèi)ジ淖?,一定可以“柳暗花明”,走出不一般的作文之路來?/p>
重視“精品課堂”,定能讓學生創(chuàng)造出精致作文。詩歌、散文、小說、童話、戲劇,議論文、記敘文、文言文式作文,信手拈來。真誠地期待那一天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