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榮
(山東省淄博第十七中學,山東 淄博 255000)
在素質(zhì)化教育和新型課程改革深入貫徹落實的大背景下,國家在宏觀上對人才培養(yǎng)的需求相較于以往而言也有了更加明顯的調(diào)整和轉變,不再以簡單的知識型人才為本位,而是提高了對技能型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視。正是在這一態(tài)勢的引導下,藝考生也作為一支新興的隊伍逐漸步入大眾視野,并在教學領域得到了廣泛的關注和重視。但不可否認的是,的確有部分藝考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面臨著困難和挑戰(zhàn),他們在認知上存在明顯的誤區(qū)。對此,教師就應當針對藝考生的特點,制定出有效的教學方法。
聲樂是藝考的重要分支,也是眾多藝考生的優(yōu)先選擇,在報錄比上也顯露出了十足的競爭力。目前,有相當一部分聲樂藝考生來自縣級或者市鄉(xiāng)級高中,他們在過去并沒有接受較為完整的樂理知識教育,所以對聲樂的了解也少之又少。在這其中,有不少學生是因為自身的文化課成績較差才被迫選擇了聲樂藝考這條道路。當然,也有不少學生對音樂抱有濃厚的興趣和求知欲望,他們把音樂作為自己前進道路的目標,所以選擇了聲樂藝考之路。而以上這些也足以說明,盡管聲樂藝考生隊伍規(guī)模可觀,但學生在音樂素質(zhì)和藝術修養(yǎng)等方面的區(qū)別是尤為明顯的,具有參差不齊和良莠不齊的特點。
也有一些學生認為,只要自己的嗓門大,音量高,就能夠滿足聲樂練習的基本需求,但樂曲的演繹不僅僅要求音色,而且還要求學生的感情和技巧。除此之外,一些藝考生的實踐經(jīng)驗是相對欠缺的,所以他們在報考的時候也貪大求難,超出了自己的實際能力范圍。
有許多聲樂初學者都會在練習的過程中,顯露出盲目且急切的弊端,他們并沒有認真分析什么樣的聲音才是好聲音,也沒有理解聲音好和聲音不好的根本原因,沒有掌握正確的聲音概念,所以也始終無法取得明顯的進步。對此,教師應當引導學生樹立聲音的概念,強化學生的學習意識[1]。具體來講,教師要讓學生了解,通暢性,松弛性,圓潤性這三個最為基本的聲音概念。這里所說的通暢性,主要強調(diào)的是音色的自然流暢,要求學生在沒有阻礙感和憋悶感的情況下,發(fā)出最為舒服的音節(jié)。而松弛性,主要強調(diào)的是,聲帶起的音要足夠自然,而且聲波的振動要足夠規(guī)律,學生要保持自己的發(fā)音器官處于放松的狀態(tài),要讓聲音收放自如。圓潤性強調(diào)的是音色的圓滑,要求學生能夠發(fā)出柔和而溫潤的聲音,保證自己的聲音具有光澤。也就是說,教師要讓學生明確聲樂學習的目標和方向,并以此為基礎,培養(yǎng)學生的聽辨能力,讓學生能夠感知音樂的節(jié)奏和律動,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
筆者在上文中已經(jīng)強調(diào)過,聲樂知識涉及到特定的理論概念,所以對于那些初學的藝考生來講,也具有不小的難度。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就需要堅持化繁為簡的原則,要盡可能用生活化的方法去啟發(fā)學生,把抽象性的知識以具象化的形式展現(xiàn)到學生面前,讓學生能夠拉近與聲樂之間的距離,而不是把它束之高閣。對此,教師要保證自己的語言是通俗易懂的,可以使用“嘆氣”這一詞匯形容氣息的順暢,用“打哈欠”這一詞匯形容喉嚨的舒展,讓學生能夠理解抽象性詞語的概念。同時,教師也應當借助特定的肢體語言,用手勢和動作去引導學生,分析聲樂知識的內(nèi)在聯(lián)系。例如,教師可以把雙手的手指對立張開,手指微微彎曲,并向相反的方向縱向拉伸,為學生解釋聲音和氣息對抗的狀態(tài)[2]。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利用畫圖的方法,讓學生感知聲音的內(nèi)在感覺。
教師應當從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尋求改革和創(chuàng)新,不能把自己當作課堂的支配者和掌控者,而是要與學生構建更加平等的師生關系,尊重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主導者和探究者,及時給予學生指導和輔助,避免學生走入誤區(qū),幫助學生跨越障礙。同時,教師也要尊重學生之間個體條件的差異設計出針對性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夠根據(jù)自身的特性去尋找屬于自己的聲音,而不是盲目追求自己想要發(fā)出的那種聲音。
從上文的敘述中可以看出,許多聲樂藝考生的實踐經(jīng)驗是相對稀缺的,他們并沒有接受過多的舞臺鍛煉,所以藝術視野相對較窄,也完全不明確是歌唱表演藝術的標準和規(guī)則。對此,教師就應當開設聲樂藝術賞析課程,利用現(xiàn)代化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播放歌唱家的演唱視頻,帶給學生更加充實的視聽體驗,讓學生進行賞析和觀摩,積極表達自己的看法和思想。教師也不應當限制學生的討論內(nèi)容,而是要給學生保留充分的空間和余地,讓學生各抒己見,實現(xiàn)思維的有效碰撞,迸發(fā)出更多的奇思妙想。而且,教師應當盡可能選擇一些經(jīng)典的歌劇,舞臺劇或者是音樂劇,來拓展學生的藝術視野,學生也可以在網(wǎng)上自行搜索藝術錄像,從中汲取經(jīng)驗和教訓,改正自己身上的不足。
總的來說,聲樂藝考生的發(fā)展仍舊存在許多理念上的誤區(qū),實踐經(jīng)驗也急需積累,正因為如此,教師才更應當從多個角度出發(fā),改善自己的教學方法。本文通過聲音概念的建立,課堂手段的延伸,師生關系的調(diào)節(jié),聲樂藝術賞析課的拓展這幾個角度,論述了藝考生教學改革的方法與措施,充分結合了聲樂課堂的發(fā)展現(xiàn)狀,也尊重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具有理論上的合理性與實踐上的可行性,能夠作為教師的參考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