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春梅
( 海城市中心醫(yī)院 , 遼寧 海城 114200 )
腰間盤突出患者多由于骨骼受涼或過度勞作造成發(fā)病,發(fā)病后產生劇烈疼痛感,造成患者正常的生活工作受到影響[1]。治療期間給予對應的護理干預可改善治療效果,縮短患者康復周期,有助于緩解患者經濟壓力和心理壓力,促使患者及早康復。個體針對性護理是根據(jù)患者病情進展,尊重患者個性化護理需要,給予對應的護理干預,給予差異化護理,提高護理措施的針對性,顯著提高護理和治療效果。為研究個體針對性護理效果,本文于本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的患者中,隨機選取62例分析,總結報告如下。
1 一般資料:以本院62例患者為樣本,對照組31例,性別:男/女=15/16,年齡(52.45±3.67)歲,平均病程(3.16±0.85)年。觀察組31例,性別:男/女=17/14,年齡(53.48±3.81)歲,平均病程(3.40±0.74)年。2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納入與排除標準:(1)所有患者均滿足腰間盤突出診斷標準,經醫(yī)學倫理會批準。(2)所有患者自愿參與本研究,對研究內容知情。(3)排除患有精神障礙、心臟、腎臟等重癥疾病,未全程參與本研究的患者。
2 方法:對照組給予患者常規(guī)護理,對急性期患者,要求患者臥床休養(yǎng),選擇硬板床,加強腰部保暖。康復期患者注意下床和上床時保持緩慢移動,注意腰部平衡,避免扭傷。在飲食上可食用甲魚、堅果類、高纖維等食物。觀察組給予個體針對性護理,具體方法如下:(1)健康宣教。定期組織患者及家屬進行健康宣教活動,通過圖文、視頻結合的方式展開宣教,耐心講解疾病知識和護理常識,指導家屬正確的護理操作,強調護理要點。另一方面科室自行制作護理手冊,針對運動、飲食、休息等方面進行指導[2]。健康宣教期間強調臥床休養(yǎng)的重要性,耐心向患者講解臥床治療的良好作用,從而提高患者依從性,主動配合治療。(2)疼痛護理?;颊叱霈F(xiàn)劇烈疼痛感時,要及時給予安慰治療,如果疼痛感強烈,難以忍受,可以按醫(yī)囑給予鎮(zhèn)痛藥物,叮囑患者按時按量用藥,從而讓疼痛感得到緩解。(3)康復護理。定期評估患者病情康復情況,視病情給予按摩、牽引、推拿等,從而逐漸恢復患者腰椎、膝蓋等功能[3]?;颊呓邮苁中g治療后,要持續(xù)1-2周臥床休養(yǎng)。隨著病情改善,適當下床活動,嚴格控制活動時間和活動量,避免活動量過大,造成患者再次受傷。(4)飲食護理。由于患者要長期臥床休息,新陳代謝減緩,影響患者消化功能,造成患者便秘等反應。因此要多給予易消化、營養(yǎng)含量豐富的飲食,同時叮囑患者多飲水,預防泌尿系統(tǒng)發(fā)生的感染。另外減少含糖量高、油脂類食物的食用。(5)心理護理?;颊甙l(fā)病后受到疼痛影響,產生焦慮、不安等負面情緒造成治療效果差,容易陷入抑郁等負面情緒。護理人員要對患者心理狀態(tài)展開全面評估,根據(jù)患者情緒的嚴重程度給予對應的護理,制定合理的疏導方案,耐心解答患者的疑問[4]。護理期間注意和患者溝通交流,緩解患者負面情緒,讓患者可以主動配合治療,讓治療效果得到優(yōu)化。
3 觀察指標:(1)統(tǒng)計2組患者住院時間,護理人員調查患者滿意度。(2)使用SF-36量表評估患者生活質量。(3)統(tǒng)計患者住院期間出現(xiàn)的并發(fā)癥。
4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21.0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使用t和x2檢驗資料,P<0.05視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5 結果
5.1 2組患者住院時間、生活質量和滿意度對比:對照組患者住院時間(14.58±3.60)天,SF-36(70.63±5.87)分,滿意度(80.53±6.97)分。觀察組患者住院時間(11.84±2.71)天,SF-36(81.92±4.76)分,滿意度(95.30±2.13)分,與對照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
5.2 2組患者并發(fā)癥對比:對照組患者中下肢麻木2例(6.5%),下肢靜脈血栓1例(3.2%),乏力3例(9.7%),合計6例(19.4%)。觀察組患者中無下肢麻木、下肢靜脈血栓0例(0%),乏力1例(3.2%),合計1例(3.2%),與對照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
隨著人們年齡增加,身體機能也出現(xiàn)一定程度的降低,腰椎退變造成韌帶彈性降低,腰椎纖維環(huán)下降,腰椎結構松弛退變,增加了腰間盤突出發(fā)病風險[5]?;颊甙l(fā)病后表現(xiàn)出腰椎側凸,腰痛,活動區(qū)域受到限制,產生不同程度叩痛、壓痛等癥狀[6]。疼痛感極大程度上限制患者的活動能力,造成患者生活質量降低,無法正常生活工作。個體針對性護理是針對患者病情發(fā)展階段,根據(jù)不同患者不同病情、疼痛感、情緒反應等,給予對應的護理干預[7]。利用康復訓練,指導患者早期開始逐步訓練,有助于推動患者早日康復,從而逐漸恢復腰椎功能。疼痛護理綜合評估患者疼痛感和耐受力,給予對應的鎮(zhèn)痛治療,讓患者疼痛感緩解,安心休養(yǎng)治療[8]。通過健康宣教和心理護理,安撫患者焦慮情緒,讓患者建立信心,保持積極心態(tài)接受治療,讓患者依從性得到提高,認真配合醫(yī)護人員治療護理。飲食護理可保證患者得到充足的營養(yǎng)支持,支持患者機體康復。
在臨床護理中給予患者個體針對性護理,可有效提高護理質量,促進患者康復,讓患者各種需求得到關注和滿足,改善患者滿意度和預后效果。經本文研究,觀察組患者住院時間(11.84±2.71)天,SF-36(81.92±4.76)分,滿意度(95.30±2.13)分,與對照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梢娀颊呓邮軅€體針對性護理后,個性化護理需要得到滿足,患者住院時間顯著縮短,有效提高了患者生活質量,改善其護理滿意度。另一方面,觀察組患者中無下肢麻木、下肢靜脈血栓0例(0%),乏力1例(3.2%),合計1例(3.2%),與對照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證實個體針對性護理的應用,有效預防靜脈血栓等并發(fā)癥,為患者康復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
綜上所述,給予腰間盤突出患者個體針對性護理,可有效縮短治療周期,減少住院時間,讓患者得到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滿足患者護理需要,提高患者滿意度,減少各類并發(fā)癥,可推廣應用,提高臨床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