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沖
冠心病患者多合并2型糖尿病,并加速患者動脈粥樣硬化(AS),在介入治療后,遠期效果不如非糖尿病患者。糖尿病作為心血管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是非糖尿病患者患冠心病風險的近4 倍,其患者更容易出現(xiàn)心衰或心源性休克等情況,且2型糖尿病最常見的死因為并發(fā)心血管事件,特別是心臟大血管[1]??杉铀俟跔顒用}變窄,嚴重影響患者預后。在臨床上,多推薦在有指正的情況下盡快開展介入治療,迅速改善癥狀,但經(jīng)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等介入治療不能改變AS 等致病因素,且2型糖尿病加速這一過程,遠期效果不如非糖尿病患者。因此,針對控制致病因素改變患者不良生活習慣開展以下研究,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8 年12 月~2019 年12 月在沈陽醫(yī)學院附屬第二醫(yī)院南院區(qū)干診二病房進行治療的60 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隨機將患者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30 例。觀察組男17 例,女13 例;平均年齡(60.5±13.5)歲;單支、雙支、多支病變分別為7、17、6 例。對照組男16 例,女14 例;平均年齡(60.8±13.7)歲;單支、雙支、多支病變分別為8、18、4 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結合患者臨床表現(xiàn)參照1979 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對缺血性心臟病的診斷冠心病,且心臟左主干、回旋支、前降支、右冠動脈等一支血管或以上血管狹窄≥50%;2型糖尿病采用空腹靜脈血糖≥7.0 mmol/L,進食2 h 后靜脈血糖≥11.1 mmol/L,或有明確的2型糖尿病病史[2]。
1.3 納入標準 ①不限性別,年齡35~80 周歲,符合診斷標準;②病程≤3 d,來院治療前未接受系統(tǒng)治療;③無影響本次臨床觀察的其他心臟疾??;④患者有自主行為能力,無精神病史;⑤患者自愿參與本次觀察,能夠配合相關治療及用藥。
1.4 排除標準 ①相關感染性疾病未控制;②紐約心臟病協(xié)會(NYHA)心功能分級≥Ⅲ級,或以往已接受介入治療者;③有酗酒及長期使用精神類藥物史;④有出血傾向,以及影響本次臨床觀察的其他嚴重系統(tǒng)疾??;⑤患者對本次治療所使用的藥物,已知過敏。
1.5 方法 對照組在介入術前開展先做好心理干預,減輕患者心理焦慮講解手術的安全性與收益性;做好術前訓練,如平臥訓練、吸氣、咳嗽等準備工作;指導患者術前服用抗血小板及他汀類藥物,指導術前飲食等。在術后立即開展心理干預,指導其正確體位,監(jiān)測血糖,做好拔管與穿刺部位的處理,按照醫(yī)囑開展抗凝治療,并使用阿托伐他汀鈣片(輝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1408)20 mg,在晚餐后2 h 口服,1 次/d。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在術后開展水化治療,指導患者如何飲水1500~2000 ml 防治造影劑腎病,重視患者排泄管理,指導患者如何用力;在降脂中加用依折麥布片(默沙東公司,國藥準字H20160181)10 mg,口服1 次/d。指導患者及家屬糖尿病飲食,根據(jù)年齡開展術后康復運動指導;建立院后管理卡片,指導患者院后按時服藥,特別是降糖藥與降脂藥物的服用。出院后定期復查,其中降脂藥物至少使用6 個月。
1.6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入院當天、出院當天及出院6 個月血清TC、TG、LDL-C,以及出院6 個月后不良事件發(fā)生情況及滿意度。采用本院自制量表進行滿意度評價,分為滿意、比較滿意、一般、不滿意,總滿意度=(滿意+比較滿意+一般)/總例數(shù)×100%。
1.7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不同時間的TC、TG、LDL-C 水平比較 入院當天,兩組TC、TG、LDL-C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出院當天,兩組TC、TG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LDL-C 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出院6 個月,觀察組TC、TG、LDL-C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不同時間的TC、TG、LDL-C 水平比較(,mmol/L)
表1 兩組不同時間的TC、TG、LDL-C 水平比較(,mmol/L)
注:與對照組同期比較,aP<0.05
2.2 兩組出院6 個月后不良事件發(fā)生情況及滿意度比較 出院6 個月后,觀察組不良事件發(fā)生率3.3%低于對照組的20.0%,護理總滿意度96.7%高于對照組的8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出院6 個月后不良事件發(fā)生情況及滿意度比較[n,n(%)]
3.1 降脂與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能夠加速AS 病變,如何抑制AS 成為改善患者預后的關鍵。過去推薦強化降脂治療,通過降脂減少內皮功能損傷,且研究認為LDL-C 每降低1 mmol/L,發(fā)生心血管事件風險降低25%;但通過近年臨床觀察,認為我國患病人群不適合大劑量降脂治療,對心腦血管不良事件發(fā)生率降低不明顯,而肝腎功能異常等風險明顯增加。而中等強度降脂對于心血管事件的1~2 級預防效果顯著,但如PCI 術后,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加速AS 形成無法起到延緩斑塊進展,降低風險事件再發(fā)的目標[3]。
3.2 依折麥布片與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 采用與依折麥布片聯(lián)合降脂,在抑制膽固醇吸收的同時,影響其合成,減少腸道內膽固醇吸收;一天之內可以在任何時候服用,對于老年及中輕度肝功能損傷與腎功能不全者,無需調整劑量,與阿托伐他汀鈣片聯(lián)合,為不能大劑量降脂的患者,提供更為有效的降脂方案。且與單純阿托伐他汀鈣片降脂的對照組進行比較,遠期降脂效果更加明顯,不良事件發(fā)生率明顯降低。對于長期降脂治療本方案能夠明顯減少相關疾病,以及肝腎功能損害發(fā)生率[4]。
3.3 綜合管理與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 觀察組更加重視細節(jié)與院中院后連續(xù)性管理。如重視介入后的護理,對可能產(chǎn)生的并發(fā)癥,如盡早開展水化治療,防止造影劑等其他因素對疾病治療的影響;針對不同生活習慣的患者進行有針對性的飲食指導;無論冠心病還是糖尿病,都強調適度運動,因此根據(jù)不同疾病程度與年齡的患者制定運動康復方案,促進機體恢復,并通過運動調整心理狀態(tài)。觀察組在聯(lián)合降脂中能夠減少不良反應,一定程度增強了患者依從性的同時,為患者制定卡片提醒中老年患者按時按量服藥,保證治療的連續(xù)性[5]。
總之,重視院中與院后的聯(lián)合降脂,以及重視細節(jié)護理有助于降低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不良事件發(fā)生率,有效提高患者對臨床工作的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