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通訊員 羅杰
秋季蔬菜定植工作已經基本結束,有很多定植比較早的作物已經進入了生長期,但是很多種植戶反映定植后蔬菜出現(xiàn)了長勢緩慢的狀況。提醒種植戶朋友們,秋季定植過后,蔬菜無論是長勢過慢還是長勢過快都是不正常的,是管理不當導致的,如果沒有及時矯正,可能會影響后期的產量。接下來就介紹五種應對蔬菜定植后長勢緩慢的方法。
溫度對于作物生長的環(huán)境有很大影響,尤其秋季蔬菜基本都是大棚種植,如何把握溫度是蔬菜種植戶必須做好的一件事,無論是溫度過高還是溫度過低都會影響作物的生長,所以要合理控溫:應將茄果類蔬菜白天溫度控制在25~30℃,夜間應控制在15~16℃;瓜類蔬菜白天溫度應控制在25~32℃,夜間溫度控制在15~18℃。
作物生長離不開水分,但是秋季蔬菜定植后澆水是有講究的。一般來說,定植后一個月的前三次澆水是最重要的,它們分別是定植水、緩苗水和促棵水。
定植水要澆透,這一次澆水是為了加快秧苗根系和土壤結合,降低土壤溫度,有利于緩苗。由于前期施基肥時已經將土壤深耕,土壤透氣性良好,所以這個時期可以相對地澆大量水來充分保證植株水分。
緩苗水應該適量,考慮到對根系的影響,早上五六點鐘時水與地面的溫差最小,是最適宜澆緩苗水的。
促棵水澆灌是為了促棵以提高蔬菜的坐果能力,且頻率不宜過勤,澆水的時間與水量可以與緩苗水保持一致。
中耕指的是疏松土壤,保持土壤透氣性,同時也可以起到除草的作用。中耕的時間掌握在定植后每4 天一次,首次中耕時菜苗還比較弱,所以盡量不使用鋤頭,可以用條镢或二齒鉤淺劃一遍。
第二次和第三次中耕可以使用鋤頭進行,第二次中耕最好選擇在澆完定植水后進行,目的是改善土壤墑情,引根下扎;第三次中耕劃鋤不可過深,又因雜草種子大量萌發(fā),這次劃鋤兼有鋤草作用,所以更要細致、嚴密。
蔬菜定植后追肥要根據(jù)基肥的施入量來定,對于基肥施入比較足的,可以少量追施平衡水溶肥,而且要注意的是苗期不要過量施肥,尤其是氮肥施入過量會導致植株旺長,旺長會讓葉片吸收過量的養(yǎng)分,從而影響花芽分化,導致后期坐果率下降。
對于基肥施入不足的,如果沒有做好及時追肥的工作,可能會出現(xiàn)生長緩慢、花芽分化不良、抗逆性差等問題,所以這個時候要及時施入水溶肥。一般苗期施肥選擇平衡型水溶肥為宜,采用少量多次的方式進行施肥。
蔬菜定植后還有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防治病蟲害,因為很多病蟲害都潛伏在苗期,在花期、果期顯現(xiàn),如果病蟲害出現(xiàn)之后再進行防治就為時已晚,所以苗期是最佳的防治病蟲害的時機。
在這個時期比較多出現(xiàn)的有番茄莖基腐病、番茄病毒病以及白粉病等,防治工作主要是做好田間管理、控制病菌源頭和傳播,最后要根據(jù)病蟲害的種類、情況進行藥劑的噴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