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 霞 溫慶文 劉曉霞
蔬菜科學定植要點
鐘 霞 溫慶文 劉曉霞
正確合理的定植,不僅緩苗快,而且緩苗后蔬菜病害發(fā)生較輕。在蔬菜生產(chǎn)中怎樣定植最科學呢?怎樣定植才能讓蔬菜緩苗快、定植后少生病呢?總結(jié)多年的實踐經(jīng)驗,我們認為應(yīng)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大多數(shù)菜農(nóng)習慣于在起苗前給苗床澆一遍水,讓苗子始終處于一種飽水狀態(tài),認為這樣在移栽定植后易于緩苗。筆者專門做了對比試驗和調(diào)研發(fā)現(xiàn):如果起苗前3~5天對苗床控制澆水(但也不能使土壤干旱,要根據(jù)情況而定),讓苗子處在一種饑渴的狀態(tài),但是不影響生長,這樣移栽定植下去的苗子緩苗比定植前澆水的要快,很快就能進入正常生長狀態(tài)。
定植前控水,整個苗子處于一種饑渴狀態(tài),定植后根系遇到水分便迅速開始吸收,向上傳導給莖葉,莖葉很快進入正常生長狀態(tài)。反之,如果定植前澆水的話,苗子處于飽水狀態(tài),含水量豐富,遇到暫時干旱的土壤,生長環(huán)境發(fā)生了巨大變化,根系會馬上失水,莖葉中的水分也加快散失、跟著失水,并且在定植操作中容易造成枝葉損傷,不利于緩苗,緩苗時間變長。
很多菜農(nóng)都知道提早對大棚進行施肥、翻地、起壟,做好定植前的準備,卻很少有人在上述工作準備好后澆一次水。其實,在定植前澆一次水,能維持較好的土壤墑情,更有利于蔬菜移栽定植后緩苗。
1)定植前澆水可減少定植時澆水量,有利于提高幼苗根系活性,減輕漚根,促進緩苗。定植時土壤通透性更好,水分、氧氣充足,根系活性強,更有利于緩苗,減輕病害發(fā)生。
2)定植前澆水有利于促進有機肥腐熟,減輕肥害。大棚蔬菜生長周期長,產(chǎn)量高,一般都會施入大量的有機肥。定植前澆一次水,可促使土壤有益微生物大量繁殖,促進了糞肥的腐熟,減少了糞肥中的有害物質(zhì),為定植后蔬菜根系的擴展創(chuàng)造更好的環(huán)境,促進根系發(fā)育,有利于迅速緩苗。
3)定植前澆水有利于穩(wěn)定地溫,加快緩苗進程,更利于蔬菜生長。
1)苗床灌藥。定植前2~3天,可用30%惡霉靈1 500倍液噴淋苗床;也可以在控水前用30%惡霉靈1 500倍液用小噴壺噴灌苗床。
2)定植時蘸根或蘸穴盤。可以選用殺菌劑進行處理,用30%惡霉靈500倍液蘸根或蘸穴盤(采用穴盤育苗的);還可以用微生物菌劑蘸根,選用激抗劑968,用500 g菌劑對水(對水量根據(jù)實際情況而定)蘸根或者蘸穴盤,500 g菌劑可蘸3 000~4 000株,約是1畝大棚的定植苗量。
3)在定植前3~5天,用營養(yǎng)土(或者麩皮)拌上木霉菌放入定植穴內(nèi),使其繁殖、占位,然后進行定植,一般每畝用木霉菌1~1.5 kg。
在定植時,如果苗子沒有及時應(yīng)用藥劑處理,就一定要在澆定根水或緩苗水時加藥進行補救。具體做法是:用木霉菌250~300倍液灌穴,每穴灌約0.25 kg。
定植方法:一種方法是先澆水后定植,另一種是先定植后澆水,以前者為更好。
定植時苗子要輕按。有的菜農(nóng)定植時會習慣性地將苗子用力往下按,這樣做不好,一者會傷到根系,二者會把土壤壓實,降低了土壤的通透性,不利于蔬菜緩苗。正確的做法是:如果土壤墑情較好,可以把定植穴周圍的土輕輕撥拉一下,蓋上即可;如果土壤較干,可以用手輕輕按一下苗子,但不能用力。
定植后嚴禁用大水漫灌,最好采用穴澆的方法,定植一行澆一行,不要讓苗子長時間處于一種干燥的環(huán)境中,不利于緩苗?,F(xiàn)在很多大棚都安裝了滴灌設(shè)施,但是,定植水千萬不能用滴灌,一是因為短時間內(nèi)水量較小,不能滿足苗子生長需要;二是因為滴管的位置與定植穴的位置不一定重合,會造成有些苗子因滴不上水而緩苗慢、生長不旺,甚至死亡。
總之一句話,“有錢買種,無錢買苗”,廣大菜農(nóng)朋友在定植時一定要注意這幾個環(huán)節(jié),確保苗全、苗壯,為整季的蔬菜優(yōu)質(zhì)高產(chǎn)打下良好基礎(chǔ)。
鐘霞,溫慶文,劉曉霞,山東省濟寧市兗州區(qū)蔬菜服務(wù)中心,郵編272100。
2016-09-01
為標準。如果以上三種生態(tài)防治方法使用后還發(fā)現(xiàn)發(fā)病,可交替使用下列藥液,細致噴灑植株:72.2%霜霉威 (菌可凈)600~800倍;30%惡霉靈1 000~1 200倍液;30%醚菌酯(白粉克星)800~1 000倍液。每5~7天用藥防治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