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洪軍
(河北省景縣北留智鎮(zhèn)第八小學,河北 景縣 053500)
大多數學生頭腦里只是老師“灌輸”的內容,離開老師,就不會學習了。那么,小學數學教師在數學教學中應教給學生那些自主學習數學的方法呢,如何培養(yǎng)他們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呢?下面,談一談我個人的體會。
事實證明,小學生對所學的東西如果不感興趣,便表現出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不穩(wěn)定,意志力薄弱。所以,培養(yǎng)學生足夠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形成正確的學習動機是促使學生主動學習的心理動力。
針對小學生的實際情況,首先,我講一些科學家小時候怎樣立志成才,工農子弟怎樣克服重重困難,刻苦學習,結果成為農藝技師,養(yǎng)豬、養(yǎng)雞專家等故事。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孩子心目中樹立一些榜樣,通過具體、形象而生動的語言,讓他們知道該怎樣做,才是為祖國的四化建設而學習,為人民創(chuàng)造幸福生活而學習。激發(fā)他們“我要學,我想學,我一定要學好”的信心。其次,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學習,還必須靠教師良好的教學過程來影響。
小學生注意力相對分散,觀察力不集中,情趣易變。針對這些特點,在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時,要堅持持久性。通過生動的教學過程,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意志品質,激發(fā)他們獨立思考和探索知識的興趣。為此,我重視運用符合兒童心理特征的形象語言,配合教具演示,指導操作學具,由直觀形象思維逐步過渡到抽象思維。讓學生學得高興,學得樂意,不覺疲倦。
學生學習能力的構成,有四個要素。一是基礎知識,二是基本技能,三是智力技能(指觀察、思維、記憶、想象等心理內部活動的技能),四是學習方法。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學中只重視前兩者,而忽視后兩者。因而出現高分低能的傾向,為加強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我在加強雙基教學的同時,又重視思維、記憶等能力的培養(yǎng),尤其重視教給學生學習方法。
當前數學教學中存在一個重要問題,就是數學教師不能像語文教師那樣布置學生自主預習教材,一堂數學課往往是到給學生布置作業(yè)時才打開書。教材不僅是教師教學用的材料,也是學生學習使用的材料,因此,教會學生自主預習教材、使用教材也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的獨立的學習能力的重要內容。
多年來,我一直是擔任小學中高年級的數學課,在中高年級的數學教學中,我注意指導學生學會運用課本中提供的學習方法,來理解概念與規(guī)律。通過實際的操作,盡量引導學生依據課本去動手、動口、動腦,由感知到表象再到概念,充分體現知識的形成和指導過程。對課本中設置的有問無答或結語不完整等形式,注意引導學生自己去探索和概括。
數學課也照樣是以“講”代學生的“學”,實質上是以教師思維活動占有學生的思維活動——學生的學習過程。從數學課來說,學習過程主要是思維過程,因此,數學課上重視把思維過程充分地表露出來,并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是教給學生學習方法的重要內容。
操作技能是指需要掌握某種操作工具才能完成某種活動任務的一種技能。如測量、畫圖、制作等技能。受應試教育影響,過去嚴重忽視這種技能和能力的培養(yǎng)。因為考試很少甚至根本不考它。但從素質教育的要求出發(fā),應重視這種技能的訓練。在中年級教學中,注意訓練學生運用測量工具在地面上測定直線、測量較短的距離,會用量角器按指定的角度畫角等;在高年級教學中,注意訓練學生畫圖,制作簡單的統(tǒng)計圖表等。
在訓練中,我重視教師的示范,注意教給學生方法。通常情況下,我把這種訓練分為兩步。第一步,我邊做邊教方法,使學生清楚地獲得操作過程中每一個具體動作的準確無誤的視覺形象。第二步,在這個基礎上再指導學生操作實踐,強化和鞏固學生掌握的操作方法,逐步形成技能和能力。像測量這樣的操作,我重視讓學生到現場去練習,實地演練的效果更好。
習慣是一個人在長時間里逐漸養(yǎng)成的、一時不易改變的行為或方式。好的學習習慣有助于鞏固和發(fā)展學習能力,而且對將來工作和學習也有較大幫助。
良好的學習習慣應該從小養(yǎng)成,在一年級教學中,就應開始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到中高年級我還重視驗算習慣的培養(yǎng)。這些學習習慣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應該融會貫通地加以培養(yǎng)。
兒童的思維具有不穩(wěn)定性,在學習過程中,我教給學生認真思考,會想問題,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好習慣。如:看到應用題的問題,要想需要知道什么條件,解答的思路是什么,怎樣想問題最簡單。這樣,學生思考得準確、深刻。這種習慣的養(yǎng)成有助于思維品質的形成。
針對小學生多數樂于做題,而沒有檢查的好習慣,甚至不會檢查。我在數學課上訓練學生檢查的方法是:一看是否抄錯題或數;二看運用公式是否準確,計算過程是否出錯;三看答題書寫是否完整。
數學是思維的體操,而一題多解則是體操中常用的動作了。尤其是中高年級的應用題教學中,更應教給學生一題多解的方法。如在教歸一應用題時,我總是教給學生多種解答方法,大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拓寬了學生的思路。但必須指出的是應該注意指導學生從中選出最優(yōu)方法來解答。
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對于形成一個人的性格有著密切關系。如果在課堂上及時指導、幫助、嚴格訓練,久而久之,才能形成自己的行為方式,才能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到了中高年級,我特別重視培養(yǎng)學生驗算的習慣。我訓練學生把驗算看作是解答應用題的最后一個步驟。驗算中,學生經過自我檢查,不僅可以保證解答的正確性,而且可以進一步理解題中的數量關系,找出解題錯誤的原因,調節(jié)解答思路,鞏固和提高解題的能力。
總之,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教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能力是勢在必行的。如果我們根據教學的實際和學生的特點堅持不懈的訓練與培養(yǎng),一定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