諶紅
(貴州省織金縣中等職業(yè)學校,貴州 織金 552100)
學科核心素養(yǎng)對人的發(fā)展發(fā)揮著獨特的作用和貢獻,作為一門學科在學生身上體現著特殊的內涵和教育價值。如何提升中職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呢?
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各式各樣的教育理念不斷涌現,學位們發(fā)現知識、掌握知識的途徑也是層出不窮,這對語文老師的教學素養(yǎng)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一名語文老師應該緊跟時代的步伐,通過不斷努力,積極更新教育教學才能,才能滿足新時代下學生的各種求知欲望。學生有問題卻不知如何表達,通常表述出來的問題與自己想的并不一樣,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學生的知識面太狹隘,沒有掌握足夠的知識來支撐提出的問題,還有就是教師沒有傳授給學生一些設疑的技巧,如果講授一些設疑的方法,學生會根據這些方法慢慢摸索,逐漸靈活運用所學知識,產生問題意識。設疑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對課文的標題設疑。標題是文章的中心,看到標題對內容就會有一定的了解,在標題處設疑,能抓住文章的中心,有利于學生把握文章結構。此外還可以對重點詞句設疑。重點詞句跟文章的重難點一般是聯系在一起的,如果理解文章的關鍵詞句,整篇文章就不難理解了。還可以對內容對比處設疑。有很對課文會設置對比,有的是一次對比,有的是兩次甚至是多次。通過前后對比可以看出作者想要表達的內涵。
此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定期進行教學反思,教學反思是促進教師成長的一個非常有效的途徑。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曾提出“經驗+反思=成長”的教師成長公式。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教學口志,學生反饋,或者其他教師的聽課評語等來總結自己教學的成功與不足之處,不斷進行完善,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以此來促進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提高。
學生養(yǎng)成按時做作業(yè)的習慣對中職的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習慣成自然。有的中職生離開父母之后,欠自覺性,很難完成作業(yè),又怎么會去思考問題,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呢。所以教師必須對學生做一些工作,讓學生知道做作業(yè)的重要性,同時,教師要慎重考慮布置什么樣的作業(yè),才能使學生積極主動的思考。通過調查分析,大多數老師會布置簡單抄寫的作業(yè),很少會布置作文或者閱讀這樣需要思考的作業(yè)。所以,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教師就要在布置作業(yè)上多花些功夫,教師學生一起努力,提高學生寫作業(yè)的效率,讓學生在良好的環(huán)境下,潛移默化的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多元智能理論認為中具有自我認識智能者在自我反省、自我認知等方面的能力較強,而且能夠很好地利用這種能力對自己的人生進行較好的引導和設計。因此,為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具備應對未來社會變化與發(fā)展的學習能力,教師必須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關注到學生的自我認識、自主規(guī)劃以及自我監(jiān)控的能力。在中職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不緊緊只是對學生傳授課堂知識,還應該教會學生如何學習。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應該時刻意識到這一點,在對學生學習的引導過程中,最主要的是讓學生首先對學習引發(fā)興趣,理解學習的重要性以及實用性,同時也要讓學生明白學習是為了自己,應該對自己負責,不是為了他人而學。
每個人從生下來就是不一樣的,由于遺傳或外部環(huán)境的關系,人與人之間出現差距是必然的,作為教師要“因材施教”,公平的對待每一個學生,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勞動成果,從多方面評價學生,不能僅僅以成績論好壞,多方面評價學生可以用以下方法:
首先,要制定不同的評價標準。評價因人而異,同一個標準不能統一運用到所有人身上,學習成績優(yōu)秀的,就要對他們高標準、嚴要求,讓他們知道自己還存在很多的不足,不能驕傲自滿,要時刻保持著謙虛的態(tài)度,才能不落后,要向更高水平的人看齊,讓自己變得更優(yōu)秀。對待后進生應該采用肯定性評價,多鼓勵表揚他們的優(yōu)點,對于中下游學生來說,一次很小的進步對他們來說都很開心,所以教師要抓住適當的時機,肯定他們,讓他們不喪失信心,對語文學科始終保持著興趣,筆者在實習中就遇到一個教師,當時他們班的一個數學課代表語文成績不是很好,可是很用功,在一次考試中教師給他的作文打了較高的分數,我很好奇的問教師為什么,教師說其實我也沒有給他很高的分,只是比他上次的分要高,他的成績一直不好,我怕他喪失信心,再也不學了,因為在他心中,學與不學都是一個樣的。原來是這樣,教師就是要了解學生,通過對他們的不同評價來促使他們增加對語文的興趣,從而能夠積極的思考問題。
其次,用多種評價方式評價學生。評價學生不再像以前那么單一,可以采用現階段我國推行的評價方式,比如說:當學生回答完問題時,教師要及時針對學生回答的問題評價,不能脫離回答的內容本身,如果學生沒有回答出來,也不要急于批評學生,要耐心引導,并積極鼓勵學生,引導學生做出正確答案,當學生在課堂上走神時,不要當眾批評,可以采用暗示法,給學生一個眼神,或者講課停下來,很多同學對教師的暗示會心存感激的,這樣反而會促使學生認真聽講。當學生做的好時,不要吝惜贊美之詞,夸贊學生會使他們的自信心上升,也會促使他們不斷進步,用適合學生的方法評價他們,讓他們自信的同時愿意提出問題、回答問題。他們的問題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自然就會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