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鈴 凱
打擊樂是人類歷史上最為古老的一種音樂表演形式,作為打擊樂器的鼓也是人類最早演奏的樂器,我國古代就有黃帝造鼓的傳說,而且打擊樂在人們的生活中也有很多的功用,我國古代的鼓和鐘就可以用來報時,有晨鐘暮鼓之說。歐洲的小軍鼓可以作為軍隊發(fā)布號令的樂器,非洲的金杯鼓可以在部落之間傳遞語言,由此可以看出打擊樂除了音樂之外還有著很多重要的實際作用。但作為音樂表演藝術的一個小專業(yè),在舞臺上打擊樂曾經一直處于從屬地位,主要擔任伴奏、配角的角色。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西洋打擊樂開始進入一個迅猛發(fā)展的階段,各種新的樂器、大量的獨奏作品、全新的演奏技術、創(chuàng)新的演奏形式不斷的涌現(xiàn)出來,打擊樂從臺后走到臺前,成為一個引人注目的專業(yè)。我國的打擊樂藝術發(fā)展在改革開放后也迎來了春天,2000年以后的發(fā)展更是突飛猛進,打擊樂重奏這一新的演奏形式出現(xiàn)在各省市音樂院?;蛐陆M建的職業(yè)樂團中,打擊樂重奏作品和打擊樂團的音樂會也不斷涌現(xiàn)。與此同時南京藝術學院音樂學院也于2002年開設了打擊樂重奏課程,并于同年組建了南京藝術學院“鼓獲人心”打擊樂團,使我省的打擊樂重奏發(fā)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
為了進一步推動我省打擊樂重奏藝術和打擊樂團的全面發(fā)展,2021年4月8日,由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藝術基金管理中心指導,南京藝術學院藝術創(chuàng)作與實踐處和音樂學院共同承辦的江蘇藝術基金2020年度資助項目——《打擊樂團重奏人才培養(yǎng)》研修班在南京國際青年文化中心拉開帷幕,這也是江蘇藝術基金歷史上的第一個打擊樂項目。前期經專家認真遴選、嚴格審核,共30位打擊樂學員入選了此次人才培養(yǎng)項目研修班,這些學員來自于全省各地的各個文藝單位,包括江蘇交響樂團,南京市民樂團、連云港女子民族樂團、徐州愛樂樂團、南通市崇川區(qū)文化館等單位。此后研修班進行了為期30天的課程培訓,利用南京藝術學院的專業(yè)優(yōu)勢,旨在切實加強打擊樂重奏人才隊伍的建設,致力于打擊樂團重奏體系的建立。研修班邀請了來自全國各院校和協(xié)會包括;中央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中央民族大學音樂學院、南京藝術學院音樂學院、蘇州科技大學音樂學院、上海市打擊樂協(xié)會在內的教授專家們依次為學員們授課,,培訓內容囊括打擊樂述論、打擊樂團重奏理論、打擊樂團重奏的高級演奏技術、打擊樂重奏的教學方法、打擊樂相關文章習作等方面,對打擊樂團重奏人才進行全方面的培養(yǎng)。此次培訓采用免費脫產的形式,采取集中面授、小組觀摩與合作實踐、跟蹤指導、交流考察等方式,最后舉辦了一場結項打擊樂專場音樂會。
在為期30天的課程中,為了提高學員們的個人演奏能力,上午專家們專門對打擊樂演奏技術進行了單獨個別的講解,主要包括馬林巴、小軍鼓、定音鼓、顫音琴、中國鼓等一些打擊樂器基本演奏技巧,專家對學員們的手型、敲擊動作、音色的掌握都進行了細致入微的講解,同時對學員們的基本功也進行了悉心的指導,強調了基本功在日常練習中的重要性。例如上海音樂學院楊茹文教授結合美國馬林巴演奏家史蒂文斯的獨奏作品《節(jié)奏幻想》著重講解了馬林巴的一些演奏要點,包括槌法的安排、手型、樂句劃分等知識要點,中央音樂學院劉剛副教授著重講解了小軍鼓的基本共訓練要點并教授學員們如何調整好小軍鼓的音色。上午演奏技術的實踐課程大大提高了學員個人的演奏能力,解決了很多學員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技術難題,大大拓寬了學員們的專業(yè)視野。下午的課程由專家教授們著重對打擊樂團重奏作品進行了深入的排練和指導。上海音樂學院楊茹文教授指導了日本馬林巴大師安倍圭子的代表作品《浪潮》的排練,這是一首當代的經典打擊樂作品,對演奏者的能力有極大的要求,同時也要求演奏者要有很好的重奏配合能力。楊茹文教授對其中的力度、速度和層次做了非常精確的講解,使學員們的演奏更有層次感,對于中間協(xié)奏聲部的鼓獨奏段落,楊教授分段進行了仔細的排練,使得學員們的節(jié)奏更加精確,配合的更加天衣無縫,同時對于力度的準確把握也使得作品更具一種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氣勢。中央音樂學院劉剛副教授給學員們講授了美國作曲家特雷維諾的打擊樂重奏作品《追影》,在這首作品中作曲家將搖滾音樂語言融入古典音樂的結構中,并不繁復的音樂語言將藝術性和流行性結合在一起。劉剛副教授著重給同學們分析了作品當中一些比較具有流行音樂元素的節(jié)奏,要求大家掌握好重音和節(jié)奏的變化,使大家在演奏時能夠更好的理解這部作品,并能夠很好的運用節(jié)奏和重音的變化,將作品的風格更準確的展示出來。中國音樂學院焦山林副教授和南京藝術學院秦效原教授則分別講授了《風入松》和《龍騰虎躍》兩首中國打擊樂重奏作品。其中焦山林副教授,著重介紹了《風入松》的作品結構以及一些中國打擊樂器的配器選擇,講授了中國民族打擊樂的一些演奏要點。秦效原教授則結合蘇南吹打樂的特點給同學們講授了《龍騰虎躍》的音樂特點,兩位專家的精彩講課內容使得同學們補充了許多民族打擊樂方面的知識。南京藝術學院鈴凱副教授和中央民族大學蒲海副教授以及蘇州科技大學徐啟浩老師則帶領同學們進行了深入的排練,主要包括一些音樂會的曲目,如《三位一體》和《科技先鋒》等作品,為學員們之后的結項音樂會做了非常好的排練準備工作。上海打擊樂協(xié)會陳少倫會長,鄒文灝副會長則從青少年打擊樂重奏的特點入手,著重講解了青少年打擊樂團的建設模式、青少年打擊樂團的排練內容、演出安排、樂譜資料建設等方面的內容,使大家能夠從更多的角度去認識打擊樂重奏的意義,也對打擊樂團建設有了更多層面的了解。
除了實踐課程以外,打擊樂理論的學習也對表演的提升起著重要的作用,因而對理論知識的學習必不可少。通過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創(chuàng)作的打擊樂作品,它們的樂器演奏方法,它們的表演形式,都有益于表演者對作品進行進一步理解與表現(xiàn)。而隨著打擊樂重奏演出的增加,也可以使得各位作曲家認識更多世界各地打擊樂器的特點,以此來創(chuàng)作出更優(yōu)秀的打擊樂重奏作品。因此本次研修班還特意邀請了作曲、指揮和音樂理論方面的教授專家為學員們講授了多場理論課。上海音樂學院的蘇瀟副教授講授了題為《打擊樂在樂隊作品中的運用》的專家課,在課上他結合了自己創(chuàng)作的民族交響樂作品《疆域》,深入淺出的分析了如何在民族管弦樂隊中運用好不同音色和不同特點的打擊樂器。南京藝術學院音樂學院臧恒副教授則帶來了《交響樂創(chuàng)作中的打擊樂應用》的講座,他以自己為南京藝術學院建校百年而創(chuàng)作的交響樂作品《湘西印象》為例,和學員們討論了打擊樂在樂隊作品中的作用和影響。南京藝術學院交響樂團指揮徐志廉教授在他的專家課上和學員們一起分析了包括《天方夜譚》、《貝多芬第七交響樂》、《羅密歐與朱麗葉幻想序曲》、《波吉與貝絲》在內的很多經典交響樂作品中打擊樂聲部的演奏要點和一些典故。南京藝術學院音樂學院博士生導師楊曦帆教授帶來的理論講座《“未來”已來——關于音樂“聽與說”的創(chuàng)新》使學員除了實踐以外,更多地從理論層面思考一些關于打擊演奏的問題。
除了以上課程外,本次研修班在安排學員深入進行專業(yè)課程的學習之余還設計了采風環(huán)節(jié),行程包括:參觀了江蘇大劇院和棲霞區(qū)文化館,在江蘇大劇院觀看了江蘇交響樂團演奏的《巴洛克與古典之聲》交響樂音樂會、赴江蘇交響樂團排練廳現(xiàn)場觀摩樂團排練。這些活動使學員在補充專業(yè)知識之外,進一步開闊了文化視野,看到了作為文化強省,江蘇省在文化場館等硬件設施建設巨大的發(fā)展,也看到了江蘇音樂藝術事業(yè)的繁榮發(fā)展,現(xiàn)場觀摩樂團排練,更是讓學生能夠身臨其境的感受打擊樂聲部在樂團的運用。
在培訓班課程結束后,所有學員于2021年5月14日在南京藝術學院音樂廳成功舉辦了一場江蘇藝術基金2020年度資助項目《打擊樂團重奏人才培養(yǎng)》專場結項音樂會。本場音樂會曲目中西結合豐富多彩,演奏形式多樣,音樂會在鈴凱、臧恒作曲的打擊樂重奏《綻放》拉開了帷幕,這是一首中西結合的打擊樂作品,作曲家將不同的中西打擊樂器有機地融合在了一起。全曲在音色、節(jié)奏上不斷變化發(fā)展,并在力量的爆發(fā)中升華,從而著重表現(xiàn)了生命的活力之美和大自然的綻放之美。塞若根據(jù)西班牙弗拉門戈舞曲風格創(chuàng)作的馬林巴、顫音琴、二重奏《Losa》,充滿了異域風格的節(jié)奏和美妙的旋律,展現(xiàn)了打擊樂重奏優(yōu)美動人的一面。舍夫科維奇作曲的打擊樂三重奏《三位一體》則由三位演奏家圍繞一個大軍鼓同時演奏,并配合各自單獨的樂器(邦戈鼓和镲片),仿佛一個人演奏出來一樣,要求演奏者的配合天衣無縫??ㄈ摹犊萍枷蠕h》是一首多人的重奏作品,吸納了90年代許多流行音樂中的節(jié)奏律動,是一首充滿律動感的經典打擊樂作品?!讹L入松》則是打擊樂名家張仰勝創(chuàng)作的一首中國打擊樂重奏作品,這首作品開始開始由京劇曲牌帶入,同時運用了很多現(xiàn)代復合節(jié)奏,鼓段由很多炫技段落,演奏員們通過這首作品展示了中國民族打擊樂的特殊意境和音樂魅力。南京藝術學院鼓獲人心打擊樂團作為特邀也為觀眾帶來了三首經典的打擊樂作品,其中一首是由日本馬林巴演奏大師安倍圭子先生創(chuàng)作的《浪潮》,這首作品由馬林巴擔任獨奏聲部,四組打擊樂擔任協(xié)奏聲部,整個樂曲有快板和慢板兩個部分組成,慢板部分配器豐富,色彩斑斕,快板部分節(jié)奏快速多變,聲部交錯變化,人聲吶喊此起彼伏,情緒激烈振奮人心,作品所創(chuàng)造的聲效如同洶涌翻滾、驚濤拍岸的浪潮,南藝學子們的精彩演奏,熟練的配合使得觀眾們聽得酣暢淋漓?!蹲酚啊穭t是一首略帶搖滾風格的打擊樂重奏作品,同學們精彩的演繹仿佛使聽眾身臨其境。另一首作品《嘻哈餐廳》則是一首打擊樂小品,作品采用了身體打擊樂的演奏形式,結合了嘻哈音樂的曲風創(chuàng)作而成。南藝學子們用身體、盤子、水杯、筷子等生活物品作為打擊樂器,加上幽默的表演仿佛使觀眾在一桌音樂大餐中,品嘗到了一道清新的甜點,也使每一位觀眾明白原來打擊樂、節(jié)奏這些元素在我們生活中是無處不在的。音樂會的最后一首作品是由鈴凱副教授擔任指揮,帶領全體學員演奏了打擊樂版本的《我和我的祖國》這首作品掀起了全場音樂會的高潮,觀眾跟著舞臺兩側大屏上打出來的歌詞引亢高歌,一起完成了這首表達對祖國深深情感的作品,在全國各地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的日子里更具有特殊意義。音樂會結束后,熱烈的掌聲經久不息的回蕩在音樂廳里。學員們的精彩演奏和專業(yè)素養(yǎng)獲得了場下專家和觀眾們的一致好評。
此次江蘇藝術基金2020年度資助項目——《打擊樂團重奏人才培養(yǎng)》研修班的成功舉辦是推動江蘇省打擊樂重奏藝術發(fā)展的一次有益的嘗試,對我省打擊樂演奏專業(yè)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首先本次研修班集演奏、教學、理論創(chuàng)作于一體,切實加強了江蘇打擊樂重奏人才隊伍的建設,學員們在提高個人演奏能力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了重奏合作的能力,并在理論課程的學習中拓寬了視野、開闊了思路。其次為江蘇省打擊樂團重奏體系的建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本次授課專家教授多是國內各個打擊樂團的藝術總監(jiān)和負責人包括;上海音樂學院打擊樂團、中央民族大學打擊樂團、南京藝術學院鼓獲人心打擊樂團、北京鼓風打擊樂團、上海青少年打擊樂團,學員們在學習演奏的同時還了解了國內先進打擊樂團的運作經驗、樂團管理模式、樂譜資料建設等方面的內容,明確了樂團建設的標準和方向。最后此次研修班還為江蘇省打擊樂重奏藝術的延續(xù)性發(fā)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學員們把學到的實踐和理論知識進一步傳授下去,起到了以點帶面的作用,同時各地區(qū)包括:蘇州、無錫、泰州、常州等地,也都開始建立起自己的打擊樂團,形成了欣欣向榮、全面發(fā)展的大好局面。江蘇打擊樂藝術的發(fā)展也將以此為契機,不斷提升自身的水平,為我國打擊樂藝術的蓬勃發(fā)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