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將自擬愈潰湯用于頑固性口腔潰瘍的治療,總結并探討治療頑固性口腔潰瘍的價廉、效顯的中醫(yī)藥方藥。方法:2017年1月~2020年12月,在門診上用愈潰湯治療頑固性口腔潰瘍40例,觀察愈潰湯的臨床效果。結果:治愈32例,好轉8例,總有效率100%。結論:方藥自擬愈潰湯價廉,療效明顯,值得推廣。
關鍵詞:頑固性口腔潰瘍;中藥治療;愈潰湯
【中圖分類號】R2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12--01
頑固性口腔潰瘍,又稱復發(fā)性阿弗他潰瘍,其患病率為口腔黏膜疾病之首,具有復發(fā)性、周期性、自限性等特點,病情遷延難愈。因其發(fā)病機制不明確,治療上較為棘手。近年來,本人用自擬愈潰湯治療頑固性口腔潰瘍 40 例,取得滿意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一般資料
本組患者40例,均來自門診病號。其中男性17例、女性23例,20歲以下3例、21~50歲30例、51 歲以上7例,年齡7~74歲,病程 6~12 個月31例、一年以上9例、最長3年。以口腔黏膜內出現的單個或多個圓形、橢圓形淺表性潰瘍,伴有疼痛,嚴重者可出現面目部腫脹,活動受限,為臨床主要表現。
2 治療方法
自擬愈潰湯以《傷寒雜病論》的甘草瀉心湯為基本方。方藥組成:生甘草,炙甘草,清半夏,黃連,黃芩,干姜,人參,大棗,陳皮,蒼術,知母,生石膏等組成,加減:潰瘍多發(fā)于舌尖的,可以加通草、連翹、竹葉;便秘的,加火麻仁、生大黃;久病不愈兼有氣虛的,加黃芪、防風。7天為1個療程,不間斷服藥2~4個療程。
3 療效標準
療效判定符合2012年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頒布的《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1]。治愈:服藥2~4個療程,口腔潰瘍愈合,局部無不適感,三個月內不再出現;好轉:服藥2~4個療程,口腔潰瘍即使偶有復發(fā),但潰瘍的數量減少,程度減輕;未愈:服藥4個療程后,病情無明顯變化。
4 結 果
治愈32例,好轉8例,未愈0例,總有效率100%。
5 病案舉例
鄒某某,男,49歲,工人。2018-06-10初診??谇粷兎磸桶l(fā)作3年余,每于生氣上火后病情加重,日常飲食中,喜歡吃辛辣刺激食物,易著急??淘\:口腔兩頰及舌面可見潰瘍多個,周圍充血,局部灼熱疼痛,手腳發(fā)黃,口苦,大便粘滯不爽,舌質淡邊有齒痕,苔白膩罩黃,脈滑細。證屬寒熱錯雜。治以辛開苦降、寒熱并用為法。選方自擬愈潰湯加減,方用:生甘草20g,炙甘草20g,清半夏15g,黃連3g,黃芩10g,干姜10g,人參6g,大棗15g,陳皮15g,蒼術6g,知母10g,生石膏30g,牡丹皮15g,赤芍15g。7劑口服,囑咐患者平時清淡飲食。一周后復診,口腔潰瘍已愈合,口苦減輕,大便成型,原方加減再服 14劑。隨訪半年,口腔潰瘍未再發(fā)。
6 體 會
口腔潰瘍是臨床上常見病、多發(fā)病,西方醫(yī)學對該病的發(fā)病機制不明確,認為局部創(chuàng)傷、精神緊張、藥物、激素水平改變及微量元素缺乏等均可誘發(fā),系統性疾病、遺傳、免疫及微生物在該病發(fā)生、發(fā)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2-3]。對于治療頑固性口腔潰瘍,仍然缺乏有效的藥物和手段。
祖國醫(yī)學認為,口腔潰瘍屬于“口瘡”、“口糜”的范疇。治療此病應從潤燥、祛風止痛、清熱解毒等方面入手[4-5]。復發(fā)性口腔潰瘍的病位在口唇及舌,中醫(yī)理論認為,心開竅在舌,口為脾之竅,本病發(fā)生大多與心脾相關。結合古代醫(yī)家經驗,多認為本病病機關鍵是火,而且分虛、實兩端。對于實火,病勢比較急,疼痛劇烈,甚至可見到全身癥狀。對于虛火,病勢比較緩,病程長,痛勢弱。
筆者臨證中發(fā)現,寒熱錯雜型復發(fā)性口瘡越來越多,細究原因,首先,大多由于口瘡反復發(fā)作,長時間服用清熱解毒的寒涼之品,會損傷脾陽;其次,此類患者,往往喜歡吃海產品,以及陰柔多濕的蛤蟹,還有肥甘厚膩之品,也能導致脾陽損傷;再次,流調發(fā)現,這類患者大都喜歡熬夜玩電子產品,或熬夜加班、學習,久而久之會損耗陰液,加之喜飲涼茶、冷飲等習慣,可致脾胃虛弱,中焦陽氣受損,陽虛則寒,運化失司,不能運化水濕,濕蘊中焦,久而久之,形成以脾陽虛,脾胃氣虛為本,浮火上越、濕氣蘊結中焦為標的虛實夾雜,寒熱錯雜的復雜病機,致使病情反復、經久不愈。
針對虛實夾雜,寒熱錯雜的病機,筆者不斷總結臨床經驗,設立愈潰湯,治療此類頑固性口腔潰瘍。方中生甘草與炙甘草同用,起到清熱瀉火、益氣補中之功效,為主藥;黃連、黃芩燥濕清熱,牡丹皮、赤芍解毒瀉火,石膏、知母清胃之浮火,半夏、干姜辛開溫脾、防苦寒傷胃,且半夏還能去腐生新,陳皮、蒼術燥濕運脾,人參、大棗益氣健脾和中。本方甘溫升補、苦寒降泄,虛實寒熱兼顧,組方完備,切中病機,起到標本兼治的功效。
在藥物治療的同時,需要戒免患者,做到飲食清淡,少吃辛辣刺激;保持精神愉悅,不要過度思慮;規(guī)律作息,使肝血充養(yǎng),疏泄有常,最大限度減少口腔潰瘍的發(fā)作。
參考文獻:
[1]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S].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2:116.
[2]王德鑑.中醫(yī)耳鼻喉科學[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1985:100.
[3]朱良春.口瘡[J].江蘇中醫(yī)雜志,1980(4):17-18.
[4]周義淑.氯己定加地塞米松含漱液聯合康復新液對口腔潰瘍療效觀察 [J]. 全科口腔醫(yī)學雜志 ( 電子版 ),2019,21(17):40.
[5]蔣潔,苗毅,曹菲,等.白介素 11 噴霧劑聯合康復新液治療化療相關口腔潰瘍 50 例療效研究 [J]. 陜西醫(yī)學雜志,2018,47(6):102-105.
作者簡介:高沖(1985— ),男,山東煙臺人,碩士研究生,現為蓬萊市中醫(yī)醫(yī)院 治未病中心 主治中醫(yī)師,主要從事慢性病的中西醫(yī)結合防治研究及名老中醫(yī)經驗傳承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