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靜潔
(山西傳媒學院,山西 晉中 030619)
長期以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學校體育工作和青少年身心健康問題。2016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的《“健康中國2030”規(guī)劃綱要》指出,要加大學校健康教育力度;2019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的《體育強國建設綱要》提出,將促進青少年提高身體素養(yǎng)和養(yǎng)成健康生活方式作為學校體育教育的重要內容作為戰(zhàn)略任務之一。青少年正處在生長發(fā)育和各方面綜合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從近些年的現實情況來看,雖然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有所改善,但問題依然嚴峻。仍然是學校體育工作亟待重視和解決的現實問題。在此基礎上,學校應注重學校體育健康教育的深度與廣度,進一步推進體育健康教育切實、合理、全面地開展,使學生科學、系統(tǒng)、實效地建立體育健康觀,以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為根本宗旨,為實現“健康中國”和“體育強國”的目標做出應有的貢獻。
體育健康教育作為學校體育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其必要性和緊迫性無可厚非,但現實卻不容樂觀,甚至可以說當前體育健康教育處于一種失位的狀態(tài),而這一局面的出現與學校體育的教育地位有著直接的關聯。這一現狀有其歷史原因,即應試教育對學校體育造成的長期的、傳統(tǒng)的影響,使學校體育始終處于教育的邊緣地帶。近年來,國家進一步加強了對學校體育的重視,不僅出臺了一系列相關學校體育的政策法規(guī),也在中考中加大了體育考試的權重,但學校體育的現實情況仍然是為應試服務,并未充分發(fā)揮出其真正的教育價值和健康價值。
2017年,中國青年報社對學校體育的一項調查顯示,59.5%的受訪者指出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影響仍然存在,學校重智育輕體育的傾向突出。學校體育所處相對弱勢的教育的地位,將直接影響體育健康教育的開展。沈建華等學者對上海市中學生的體育課程與健康教育融合現象做了一系列調查研究結果顯示,只有35.0%的學生認為教師會在體育與健康課上結合健康教育,有58.1%的學生認為教師偶爾會結合,有6.9%的學生認為教師從不在體育課上根據具體學習內容結合健康教育。雖然目前高校體育在課程的落實上有所保障,但體育健康教育的開展也并不理想。由此可見,體育健康教育在學校體育中,不但沒有形成常態(tài)化和規(guī)范化,甚至處在可有可無的境地,體育健康教育在學校體育中的開展尚未形成良好的環(huán)境。
學校體育不僅承擔著學生的體育教育,還肩負著學生健康教育的重要使命。一支高素質、全方位發(fā)展的體育教師隊伍則是強化學校體育工作的根本保證?!丁敖】抵袊?030”規(guī)劃綱要》提出,培養(yǎng)健康教育師資,將健康教育納入體育教師職前教育和職后培訓內容,這對體育教師的健康教育能力和綜合素質提升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體育健康教育的實施,有賴于師資隊伍建設這一關鍵因素。否則在體育教學中無法真正有效地落實。從現實情況來看,當前學校體育教師仍然無法滿足切實開展體育健康教育的需求。例如,王強等學者在對安徽省中小學體育教師健康教育能力測評研究中發(fā)現,承擔學校健康教育任務的體育教師健康教育能力普遍較弱,城鄉(xiāng)體育教師健康教育能力發(fā)展不均衡,且不同階段體育教師健康教育能力發(fā)展差異較大。劉運東對聊城市高中體育健康教育狀況進行了調查研究,結果顯示,聊城市高中體育教師在理論課與實踐課中實施健康教育的過程中涉及的健康知識不夠全面,實踐課中體育教師結合健康教育內容的情況也不理想。郁潔調研了江蘇省初中體育與健康知識理論課的教學現狀,指出體育教師缺乏專業(yè)的理論知識,缺乏專門的體育與健康知識理論課的任課教師。由此可見,體育健康教育的專業(yè)師資建設仍存在諸多問題,也勢必成為發(fā)揮其教育價值的阻礙。
體育課程設置直接影響體育健康教育能否真正落到實處,即體育健康教育在體育課程設置中所占據的位置或比重,將直接決定體育健康教育的實施效果。我國的學校體育受競技體育的影響,長期以來體育課程的主體項目始終是競技運動項目。這一現實也被很多專家學者所認同,在學校體育的課程設置方面,我國學校體育一直存在只注重技能傳授而不注重知識教學的不良現象,忽視了對學生運動與健康、運動與安全等體育基礎知識的培養(yǎng)。
課程設置對教育教學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近年來,學校教育全面深化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學校體育不重視甚至忽略健康教育的現實并沒有得到根本改變。在課程設置上,為了扭轉缺乏體育健康教育理論指導體系這一現實情況,國家也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政策,但實際落實情況與相關政策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據了解,近年來杭州市全國學校體育工作示范小學才剛剛開始進行健康方面的相關教育,但是在體育與健康課中的課時數量少,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體育健康教育在課程設置及其落實方面存在的問題,也成為“重體育教育、輕健康教育”的直接反映。
體育健康教育內容的規(guī)劃,將直接影響體育健康教育的實效性。從國外的情況來看,學校將體育教育與健康教育進行了系統(tǒng)的規(guī)劃和整合。郭鴻波等人在對比了美、日、新西蘭和加拿大等國家地區(qū)的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后發(fā)現,體育與健康教學內容的有機結合是國外體育課程內容改革的重要方面。李勇在對比國內外體育健康教育的內容體系時發(fā)現,從新西蘭、加拿大安大略省和日本的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來看,其健康教育內容與我國的健康教育內容的范圍大體上是相一致的。但我國現行的體育與健康課程體系在短時間內還無法達到體育課程與健康教育課程內容相互整合或者融合的目標。體育健康教育應根據不同教育階段形成一個完整的教育體系,但目前我國的體育健康教學內容簡單化、碎片化等現象突出,無法滿足對不同生長發(fā)育階段學生進行健康指導,進而影響學生進行科學的體育鍛煉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
《“健康中國2030”規(guī)劃綱要》提出,要把健康教育作為所有教育階段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以中小學為重點,建立學校健康教育推進機制。2019年7月,國務院印發(fā)的《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也指出,堅持“五育(德、智、體、美、勞)”并舉,全面發(fā)展素質教育。堅持健康第一,實施校園體育固本行動。根據政策要求,全國各級各類學校要切實加強對體育健康教育的重視,以建設健康中國和體育強國為指導思想和戰(zhàn)略目標,融合健康教育和體育教育,確立一套實施方法要全面有效地開展體育健康教育,保障體育健康教育能夠切實在學校體育中落實生效,以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發(fā)展。
學校應大力引進體育健康教育專業(yè)教師,聘請業(yè)內知名專家學者作為客座教授,對現有的體育教師開展針對性培訓,同時經常開展課題研討和學習,提升體育教師在健康教育方面的專業(yè)知識水平和技能,保證體育健康教育課程能有效并積極開展。體育健康教育教師應具備強烈的敬業(yè)精神和高度的責任感,能充分認識體育健康知識普及在學校體育教育中的重大意義,應具備豐富的理論知識和良好的教學能力,并能及時了解和學習專業(yè)新動向和新知識,將其融入學校體育健康教育教學內容中,保證教學質量。
圍繞學校體育的根本宗旨和教學目標,應把進一步加強體育健康教育提上重要議程,組織體育健康教育相關學科專家,針對處于不同生長發(fā)育階段的大中小學生,建立各級學校體育健康教育課程銜接體系,完善課程標準,制定相應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大綱,整理編寫具有科學性和實用性的教材,為學校體育健康教育提供理論支撐。在教學組織形式上,實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并借鑒現代化教學模式,利用網絡平臺和新媒體技術等方式,豐富教學形式,充實教學內容。建立一套客觀合理的教學評價體系,反映教與學過程的效果,從理論指導實踐的層面客觀評價學生成績,激發(fā)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推動體育健康教育朝著普及化、常態(tài)化、科學化方向前進。
國家體育總局體醫(yī)融合促進與創(chuàng)新研究中心主任郭建軍提出了實現體醫(yī)深度融合的“三融合”路徑模式,即技術融合、資源融合和話語權融合。而學校開展體育健康教育,同樣需要學校與社會在“技術、資源、話語權”上實現共建共享,即體育運動知識技術與醫(yī)療知識技術的共享;體育系統(tǒng)的人力、場地、設施等資源和社會醫(yī)療資源的共享;學校體育教育與醫(yī)務宣傳指導話語權的共享。全面推進學校體育與社會醫(yī)療的共建共享,是促進學校體育與社會醫(yī)療深度融合,全面開展體育健康教育的有益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