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廣州小北憶舊

        2021-11-25 16:02:38徐家鳳
        嶺南文史 2021年3期
        關(guān)鍵詞:小北北路

        徐家鳳

        老廣州人有幾句順口溜:“有錢有勢住東山,有錢無權(quán)在西關(guān),無錢無權(quán)居小北,要想風流過河南”。這幾句話大致把民國年間廣州人口居住的區(qū)域特點表現(xiàn)出來了。因為民國時,在陳濟棠主粵期間,辟梅花村為“模范村”試點,首先建了公館,后孫科、余漢謀、林翼中、李漢魂等高官多人均陸續(xù)建公館別墅于此。民國前,曾得到國外很多華僑的支持;抗戰(zhàn)勝利后,很多華僑也在附近建起房子,所以說“有錢有勢住東山”。西關(guān)千余年來一直是廣州的商業(yè)文化中心,不少富商巨賈居住其中,也有不少前清時的遺老遺少,居此老城區(qū)。封建社會商人雖然有錢,但地位不高,能做大官的也不多,他們聚居在西關(guān)一帶,故說“有錢無權(quán)在西關(guān)”。小北從前屬城外,城墻擴建后才屬城內(nèi),城門之隔就是下塘鄉(xiāng)了,但卻有很多文人聚居小北。他們無官無生意,有的靠教授生徒,有的家里薄有田產(chǎn),多為寒士。河南因軍閥李福林包娼包賭包毒,到處烏煙瘴氣。所以說那些紈绔子弟及賭徒“要想風流過河南”。

        “小北”來源于廣州古城十八個著名的城門之一“小北門”。明代,官道穿城而達小北門,文溪交錯流進這條路,那時還是水道縱橫之所,每逢春汛都會“水浸街”。廣府著名童謠“落雨大”自古及今,不知被演繹了有多少萬遍,一樣也縈繞在我記憶當中:“落雨大,水浸街。阿哥擔柴上街賣,阿嫂落地著花鞋?;ㄐㄒm花腰帶,珍珠蝴蝶兩邊排……”。明成化三年(1467)在今朱紫寮附近開鑿水渠,把文溪水引入東濠涌,文溪不再穿城而過。但小北因地勢低洼,清道光十三年(1833)連日暴雨,山洪暴發(fā),淹沒小北門一帶,淹死大量居民。1915年(乙卯年)大水,我的祖居南州書樓,還因連綿暴雨導致洪水而坍圮了后座。

        小北一向文風甚盛,自明清以后即有不少文人居此一帶,洪橋街內(nèi)就有當時貢院。直到如今,洪橋街那些曾經(jīng)的歷史,通過相關(guān)的地名還依稀可溯:丹桂里、洪桂坊、扳桂里、步蟾坊、天香街、應元路、天官里等都與讀書中科舉有關(guān)。周邊,明代有天關(guān)書院、遷岡書院,清代有學海堂、菊坡精舍、應元書院,民國有政法學堂、市一中、市二中。全是歷史深厚、人才輩出的著名學府,甚至是當時嶺南最高學府。歷史文化名人湛若水、黎民表、黃佐、鄺露、黎遂球、阮元、陳澧、史澄等都與這里的人文教化之風密不可分。

        明清時代就是廣東貢院所在地。民國至新中國成立后,小北一帶,登峰路有女子師范學校(即在今空軍后勤部),對面是大中中學、嘉應中學(后合并為今十七中)、北區(qū)一小(今小北路小學),還有丹桂里內(nèi)崇仁小學(1948年后廢棄)、丹桂里小學、天香街小學等。

        清末民初時,各地軍閥混戰(zhàn),廣州主要是龍濟光的滇軍、桂系陸榮廷、粵軍的陳炯明對抗,他們都是拉鋸式的狀態(tài),各有勝負。由于小北是進入廣州市中心的主要干道,軍隊經(jīng)常進出,百姓都十分驚慌。說起來今天人們也不會相信,我家逃避戰(zhàn)禍,竟然是到對面的丹桂里親戚家。因為那邊是橫街窄巷,軍隊一般都是直走入倉邊路入占市中心,很少拐入巷內(nèi)的。這樣的情況多了,居民也摸索到一些“經(jīng)驗”,都準備了一塊牌子,正面是“桂軍軍部在此,閑人免擾”,反過來又是“濟軍軍部在此,閑人免擾”,哪邊部隊過來就掛哪邊的牌子。當然這塊牌子也是價格不菲,損失少量財物,能保家人平安是最重要的。

        當年軍閥混戰(zhàn)的時候,龍濟光軍隊擾民最利害,軍紀甚差,所以現(xiàn)在有些老人罵那些熊孩子和一些不肖子孫時也是“正濟軍”(就是說和濟軍一樣)。

        那時廣州尚流行一句歇后語“陸榮廷睇相——唔衰摞嚟衰”,原來陸榮廷是清末的廣西提督,民國時曾被袁世凱封為將軍,在民國初年,各地軍閥各自為政,為爭奪地盤,混戰(zhàn)不休,陸榮廷有點不知何去何從,聞說廣州城隍廟有一相士“金鐵口”,看相很是靈驗。故擇日輕車簡從,改裝前往。怎知天上忽然下起雨來,天雨路滑,陸提督在城隍廟前摔了一跤,那時路上鋪的全是麻石,鼻子碰上石頭流血不止,兩手也擦傷了。但既已走到“金鐵口”門口,也去看看吧。陸提督便擦擦鼻血抹了抹手,走入金鐵口鋪內(nèi),“金鐵口”一見即說貴人來了,便即請坐奉茶,陸榮廷見其認出自己是貴人,即十分信服,“金鐵口”細看其面相和手相后嘆了一聲說,貴人你今天來錯了,本來你面相貴不可言,手相是有貴人扶助,然而今日一跤摔斷山根,手中貴人相扶紋又被一裂紋沖斷,今后恐諸事不遂了。從此以后陸榮廷果然官運日下,只留下“唔衰摞嚟衰”這一歇后語。其實當年孫中山先生的革命是大勢所趨,仼何反對勢力都是阻止不了的,相士只不過是知道點當時的形勢吧。

        我的家族原在中原,在宋朝時遷到浙江大末(即今龍游縣),明朝正統(tǒng)年間遷到余杭,他們多是以游幕為生,直到爺爺?shù)奶珷敔敚s1813年)才落籍廣州,到我巳經(jīng)是第七代了。我爺爺這一支,基本上都是在小北居住,我已是貨真價實的老廣了。

        在我最早的記憶里,大概二三歲的我哥、我和弟三個小孩扶著家里小鐵門的欄桿,在空隙中窺看一個掃馬路的人,大人們都說看蘿卜頭掃街?。∧莻€蘿卜頭見我們?nèi)齻€小孩子就從口袋里拿了一大把五顏六色的糖果遞給我們,我們都不接就跑回室內(nèi)了。那時抗日戰(zhàn)爭剛結(jié)束,我父親是抗戰(zhàn)時在粵北連縣和我媽結(jié)婚,陸續(xù)生下了我們?nèi)齻€孩子??箲?zhàn)勝利后回到小北路的祖居,我妹妹和另一弟弟就出生在小北路。我妹在對面馬路的一個私人產(chǎn)所出生,弟弟在倉邊路口的圖強醫(yī)院出生。

        清代這里還沒開通大馬路前,北端因有小北門城門,路稱小北直街。民國拆小北門擴建馬路始稱小北路。當時小北路一帶已形成鬧市。附近的越秀北路、登峰路、應元路、豪賢路、德政路的商店不多,學校、茶樓、飯館、百貨、食雜等店鋪幾十家,一般都集中在小北路。登峰路還是泥路,兩旁多為牛舍、茶寮,屋后多菜田,還有魚塘。20世紀50年代馬路與小北路連接起來,60年代曾經(jīng)都稱小北路。

        明清兩代的小北門,到20世紀20年代,“拆城墻開馬路”,被開拓為馬路,連同大部分城墻陸續(xù)拆掉。現(xiàn)在的小北路基本是南北向的,全長1公里左右。小北路北邊越秀山腳,以前是小北門的城門,大馬路開建后,這段城墻拆了,留下了一片空地,有公交車后,始建一圓形花圃,只簡單的用女貞子這種小灌木隔離開來,中間有些稀稀落落的花草,很是簡陋。原來的幾株紅棉樹也照樣保留,因那里是公交總站,乘務員報站時都是說花圏總站到了。以后一直稱這里為小北花圈了。1963年建了小北綠島噴泉,那是廣州值得驕傲的一頁——廣州最早的交通綠島加噴泉,面積有630平方米,石山流水,中間繁花似錦、花樹相掩。可惜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毀掉了。1979年重提建設小北路最美的地標景觀。新的“小北花圈”由廣州園林塑石工藝建起石山,周邊遍植紅色美人蕉,經(jīng)過多次改建,假山流泉裝飾過,搞成一個大魚池,那株百年紅棉早沒有了。那時也有一些流浪人員在此洗澡洗衣服,小朋友夏天戲水捉魚。后來就改建成有些花草和幾張石凳休憇歇息的地方。因為城市發(fā)展,那里成了交通要道,再次改建成今天的樣子,地名卻延續(xù)下來了,“小北花圈”成為老廣的地理標志。

        就在花圈馬路旁,政府又決定復建小北門城門。2009年公示方案,2010年啟動。仿古城門建成后,高16.5米,中間有一個高5.6米、寬4米的拱門,門的上方鑲有“越秀公園”四字石匾,成為越秀山公園一個入口的新標志。

        20世紀四五十年代,小北路很安靜,沒有隆隆的汽車聲,每天早上那熟悉的一個粗嗄順德口音、拖長的女聲:大良牛乳呢……,倫教糕呢……;一位矮矮的約五十多歲的女人挑著擔子喊賣豬腸粉;到處充斥著各種叫賣的吆喝聲;晚上聽到對面馬路不知那家傳來二胡聲,拉的是廣東音樂;忽然聽到竹板的篤的篤的響聲,云吞面的擔子過來了;由一個小姑娘帶著賣南乳花生肉的盲人口里叫著粒粒脆的南乳肉呢……慢慢走著;賣和味龍虱和桂花蟬的吆喝聲夾雜孩子們嘻鬧聲是每天晚上睡前的“樂曲”。但這時卻沒人覺得是擾人的噪音。

        我還記得小北路中間的綠化帶全部是石栗樹,夏天有風雨的時候,那些石栗果會掉下來。兩旁就是斷斷續(xù)續(xù)帶騎樓的房子,在沒騎樓的間隙中,冒出一些楹樹,夏天開花時,一團團紅艷艷的與綠葉相錯,很是好看。法政路靠小北路這邊馬路很少車經(jīng)過,環(huán)境很安靜。中間綠化帶也是石栗樹,地上的草很長很柔軟,我們有時候還在那捉蚱蜢,風雨前還有蜻蜓,晚上很多水甴曱(龍虱)繞著路燈飛。

        讀小學的時候,我們常在越秀山(那時還稱觀音山)舊城墻上挖蚯蚓,拿鐵絲穿起來捆在一根竹竿上,到下面的荷花池釣魚,但從來都未曾有釣上過一條。記得越秀山體育場剛建起來,廣州解放后第一個國慶節(jié),游行的隊伍一隊隊的經(jīng)過家門前,有扭秧歌、打腰鼓,這在廣州從未見過。家里的老阿姨拖著我跟著隊伍,從德宣路走到體育場外,我們不能進去,跟著人群走上五層樓旁的馬路,在鐵絲網(wǎng)外張望。到散會時我累得哭了,老阿姨卻又不認得路了,幸虧路旁停滿三輪車,車子一路溜下來就到家了,原來很近。

        那時法政路沒什么汽車來往,這里也是我和同學們學騎自行車的地方,從小北路單車檔花一毛錢就可騎一小時,很多時候是幾個小朋友湊夠一毛錢大家互相扶持著輪流學騎,有的小朋友腳夠不著腳踏,就從中間三角架伸過去,我們稱為穿金錢;有騎得熟練的,就轉(zhuǎn)過法政右巷后邊接連越秀北的一個斜坡上沖下來,甚至放開把手,也有摔倒膝蓋、手肘都擦破直流血的,卻不敢讓家長知道。

        20世紀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法政路后段周邊很多地方還是菜地,越秀北東濠涌兩邊水道縱橫,當時還有運貨的小木艇進出。還有不少農(nóng)田、荒地、低矮的木屋、磚房,甚至竹棚、茅草寮還很普遍。街坊穿對襟唐裝衫的還很多,那衣服的鈕扣,還是布條結(jié)起來縫上去的。后來,這里逐步才建起樓房。那時很多房屋還只是平房。磚木結(jié)構(gòu)的房屋,一般都是只有兩三層樓,間有一些四層的房子多是華僑的房產(chǎn)。

        那時的小北路,交通工具很缺,公交車只有一路12號,后改為6號。城市人出行有輛單車已算非常時尚。20世紀40年代主要就是黃包車,40年代末市內(nèi)開始有人力蹬的三輪車,70年代中后期才消失。記得在還允許騾馬進城時,馬蹄得得地走過,進城的馬車在馬匹的屁股后,車轅上還吊著一個網(wǎng)兜,這是用來兜馬糞的,馬就不至于隨地大便了。出郊外較遠的,很大程度上還是以畜力交通為主。

        那時小北路已經(jīng)是瀝青路,但登峰路還是石子砂土路,到處坑坑洼洼。從越秀橋(就是現(xiàn)越秀北轉(zhuǎn)入東風路路口)到沙河頂也只是一條不很寬的鄉(xiāng)村泥路,路邊有些馬車店,有些低矮平房、甚至茅寮,店家養(yǎng)著些馱馬。人們小北出來,可以租這些馬騎去郊外,如沙河頂?shù)鹊?。來往車馬也可以在此歇歇腳,馬掌壞了,店家多數(shù)也兼做鐵匠,現(xiàn)場開紅火爐,叮叮當當?shù)貫轳R腳打釘鐵掌。

        記得父親曾告訴我,在越秀橋這里,有一個馬站,在馬路兩邊拴著馬匹。如果租馬,就把馬牽過來給人騎。沒有人跟著,因為這里就只有這一條村道,到了沙河頂就有人來牽走馬和收錢,你可以再騎回原處,錢又另算了。年青人經(jīng)常相約到那里跑馬,不過這巳經(jīng)是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事了。

        在20世紀40年代,其實廣州郊區(qū)還是很荒涼。據(jù)說1941年某報曾刋載三元里、下塘、沙河頂一帶曾發(fā)現(xiàn)老虎的蹤跡,并說有一女童喪身虎口。70年代末,白云賓館初建時,越秀美術(shù)社進駐白云賓館工作,我曾見過他們圍捉飛來的山雞呢。

        我家南邊隔壁是富華茶樓,再過去約八九家就是著名的鬼屋“廣昌隆”。故事是說一個雜貨店的小伙計騙財騙色,把一女子畢生積蓄騙光,女子走投無路后在一旅店上吊自殺。但怨魂不散夜夜啼哭,這個房間無人敢住。小伙計拿了錢在小北路開了一間雜貨店“廣昌隆”,并在此成家立業(yè)。在一個風雨交加的晚上,有個串街走巷的貨郎因風雨無法回家,剛好投宿在女子自殺的旅店。當晚,在房內(nèi)聽到鬼哭。壯起膽子追問緣由,女子自述為雜貨小伙騙財騙色,走投無路而自殺,心有不甘化為厲鬼。貨郎同情其遭遇,用油紙傘掩護其鬼魂,大白天到廣昌隆向騙子索命,實現(xiàn)了復仇。這出故事影響廣泛,大量被改編為故事、小說、戲曲、電影、電視劇等。劇中年代,也有移植為20世紀40年代,地點改為商店,男主角成為店中年輕伙計或英俊商人,女主角為名妓或良家女子,反派人物演繹成商鋪太子等。版本雖多,但主線并沒有改變。

        小北路這間廣昌隆,是今東風路正對面的一間二層磚木大屋,高大的門楣上有塊很大的長方形石匾,上有正楷大字:廣昌隆。這間大屋基本是中西合璧的形式,進門是大廳,二樓上面全是房間,里面很黑,白天也得開電燈。雜貨店這時早已易主,店鋪名稱“和昌”,是賣醬油等商品的日用雜貨店。

        那時年紀小,對大鬧廣昌隆的故事,越害怕就越好奇。店主的女兒也是認識的街坊兼校友,小同學們經(jīng)常一起,玩著玩著就跑到那邊去了,也進去過多回,心里總是有點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小伙伴間互相問,你們有沒有見過鬼?

        鬼當然沒見過,和昌的老板倒是經(jīng)常見到。其實這是一家經(jīng)營咸雜貨品的店鋪,平日里賣些雜貨,油鹽醬醋海味干貨之類,生意也不錯。老板姓黃,模樣一點不兇,和電視劇里民國年間的小老板一樣,見人買東西就點頭哈腰很和氣。每次見到他一直都是手不停腳不停的干活,常見到他從屋里推出一輛笨重的單車,后面輪子上加個稱之為“書架”的鐵架子,騎上去拿貨了,一大捆貨物就縛在書架上面,單車鈴叮叮地響著,在那個還普遍用手推車年代是十分時尚的??赡芮趭^和經(jīng)營有方,生意也不錯,這位老板有兩位太太,大老婆經(jīng)常“執(zhí)到正”,穿戴整齊地端坐在樓下大廳柜臺內(nèi),手捧水煙袋在指揮。小老婆就手勤腳勤地拿貨、擺貨,接待顧客整天在忙。這大屋,直到20世紀50年代,東風東路(原稱德宣路)擴建才被拆掉。

        “和昌”雜貨店隔壁是缸瓦店,再隔壁是一個賣粥粉的小食店,經(jīng)過他門口,見到老板娘剛生完小孩不久,肚子又大起來了。他們家一大堆小孩,大一點的小孩,背著小孩,或抱著小孩。隔一段時間再去,他們家又添丁了。這家店就遠沒廣昌隆那么氣派,小門面,晚上兩塊竹籬笆拉上就當是關(guān)門。那時衛(wèi)生條件差,小孩子很臟,頭上生著癩瘡?;蛘呙τ谏?,就那樣大的背小的,我們也不知他家有多少孩子,似乎也沒見他們?nèi)プx書。夏天天時酷熱,他們就在門口鋪張草席,全家大大小小席地而睡。

        那時電風扇是稀罕物,多數(shù)就是地下灑些水,男女老少搖著大葵扇出門納涼。暑熱天騎樓下都睡滿了人,因為那時很多街坊都屋窄人多,有些一家兩三代擠在七八平米一個房間,夏天實在吃不消,所以很多都情愿睡門口街邊。

        我的同學都在街上跑來跑去,有時捉迷藏,有時猜謎語或唱童謠,玩得很開心。我曾經(jīng)很羨慕他們,很想?yún)⒓舆M去。但家里家教很嚴,放學后是不準出街的。我們兄弟姐妹只能從鐵門柵欄看著街上一群群開心的笑臉。

        再過去是一間修理電器的鋪面,陳姓男主人經(jīng)常出外工作,女主人照顧家庭。他們生了七個女兒,到第八個才盼到一個兒子,第九個又是女兒,第十個又盼到一個兒子,以后就沒再生了。不過他家在60年代出了陳娟娟這位全國女子體操冠軍,并在世界體操賽中多次獲得過名次。

        那時候,街上都算繁華,商鋪成排。有缸瓦鋪、有面鋪、有番堿(肥皂)鋪、粥粉面檔、木屐店等,也多是些夫妻店、家庭店。

        還有間藥材鋪,小伙伴淘氣,放學經(jīng)過時,常拿這間店開心。一班小孩子就跑去藥鋪門口,沖著里面大聲向伙計說“給我買兩分錢柜頭貓執(zhí)藥龜”。實際是罵柜臺是貓,抓藥的是龜,店里伙計生氣了就跑出來,嘴里罵罵咧咧,作勢要打。小孩子們見狀就嘻嘻哈哈一哄而散了。

        在斜對著德宣路,有座小北路唯一的四層樓房,里面有一座花園,住的是伍植磐老伯伯。他是一位美國僑領,據(jù)說廣州建筑第一條馬路時,他也捐了一筆錢,我們都稱他阿伯。有時我們跑去那里玩,按他的門鈴,說看到他家花園的花很漂亮,想進來看看,他開門讓我

        們進去,又對我們說毎人只能摘一朵花帶走,我記得我摘的是一朵紅色的燈籠花。過年的時候,成班“細路仔”(成群小孩子)早早就去門口等他出來。門一開伍老伯出來了,一個個都叫著阿伯新年好,恭喜發(fā)財,睜著眼睛圍著等“逗”(拿)利是。一人一個紅包,紅包里面,是幾分錢。有些貪心的小朋友,回頭又跟著第二批小朋友向阿伯要利是,阿伯也認不清,反正是街坊鄰里的孩子,又是毎人一封。那時廣州寄去外省信件的郵票,也才八分錢。小朋友收到利是都十分開心。

        我的表姑媽在親屬中,值得大書特書。她是真正的女中豪杰,中國首屈一指的女天文學家,首位女“欽天監(jiān)”。她是我們稱五姑太的女兒。他們家也住小北,在丹桂里里面。這位表姑媽是鄒儀新。

        表姑媽出生于1911年,自幼體弱多病,但酷愛讀書。從小學到初中成績都一直名列前茅,18歲初中畢業(yè)就考取了中山大學預科,成為中山大學數(shù)學天文系唯一的女學生,也是第一個在中山大學連續(xù)6個學期都拿到獎學金的學生。1932年在中山大學數(shù)學天文系畢業(yè),畢業(yè)后即被學校留在校內(nèi)任教。留校三年后,學校推薦這位極有前途的女助教赴日留學。學校破例給她越級加薪。1935年赴日本留學,在日本天文臺實習,次年參加日本日全食觀測。當時世界各國50多支天文觀測隊云集日本北海道,鄒儀新以女性特有的精細、執(zhí)著,全身心投入,翻閱了所有能借到的資料,認真總結(jié),單是為熟練使用攝影機,就反復練習300多次。日全食時天空有云,她清晰完整地拍攝了日全食,是各國觀測隊拍攝最好的。日本《朝日新聞》《婦女公論》作了連篇報道,稱她為“唯一成功的女性觀測者”“東亞第一位女天文學家”。

        而她的愛情故事也十分傳奇,那是她與丈夫葉述武先生的故事。葉是比她早一年畢業(yè)于同一系的同學。葉述武也生于1911年,廣東嘉應(今梅縣區(qū))人,他也是14歲越級考入中大預科。大三時就寫出《關(guān)于微分幾何學》。首創(chuàng)“T數(shù)”,《T數(shù)導論》為大學畢業(yè)論文。畢業(yè)留校任教,當時鄒儀新專心天文學,說是奉母終生不嫁。但葉述武追求不倦,在一次追求中,葉說你叫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鄒儀新指著桌子上的墨水瓶說,我叫你把這瓶墨水喝下去,你喝嗎?那知道葉述武真的二話不說,拿起墨水瓶整瓶喝了。在他的窮追猛打下,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成眷屬。1935年元旦,中山大學數(shù)學天文學系主任何衍璿教授為他們主持隆重婚禮。

        婚后三個月,鄒儀新赴日留學。1937年,鄒儀新學成歸國;葉述武也是世界知名的數(shù)學家,后來也回到國內(nèi),寧愿在艱苦抗戰(zhàn)環(huán)境中隨中山大學遷移內(nèi)地,在艱苦條件下堅持科研,并為繼續(xù)授課、保護校產(chǎn)作出重大貢獻,夫婦為國家培育出大批英才。1948年鄒儀新獲國際天文學會交換學者委員會高額獎學金,赴英國格林威治皇家天文臺,次年赴愛丁堡天文臺和劍橋天文物理臺進修和工作。新中國成立消息傳來,鄒儀新謝絕多國天文界任職邀請,毅然回國。第二屆全國政協(xié)會議期間,毛澤東主席邀請她共進午餐,并贊賞她在天文事業(yè)的杰出貢獻。她歷任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中科院北京天文臺研究員、英國皇家天文學會名譽會員、國際天文協(xié)會會員、中國天文學會理事、北京天文學會副理事長、第二至五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1997年逝世。

        猜你喜歡
        小北北路
        “放學,操場見!”
        讀者反饋卡
        家禽科學(2023年6期)2023-06-15 03:20:47
        新編北路梆子現(xiàn)代戲《段家灣》成功首演
        戲友(2023年1期)2023-04-18 06:35:50
        沿著水走
        東方少年(2022年29期)2022-11-16 12:42:02
        沿著水走
        英文提要
        西域研究(2020年3期)2020-10-09 03:41:08
        長大很忙
        小北的運動鞋
        城中北路系桿拱橋吊裝施工工藝
        上海公路(2017年3期)2017-03-01 07:03:29
        小北,這些是我寫給你的情話
        視野(2016年6期)2016-05-14 15:01:53
        丰满少妇被猛男猛烈进入久久| 99久久婷婷国产一区| 欧美性猛交xxxx乱大交极品| 超清精品丝袜国产自在线拍| 屁屁影院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在线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久久精品亚洲精品国产区| 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影片最多| 三级在线看中文字幕完整版| 国产美女一级做a爱视频| 亚洲国产丝袜美女在线| 91九色免费视频网站| 国产亚洲精品bt天堂精选| 国产一级毛片卡| 国产成人自拍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亚洲精品国产精品| 亚洲av日韩av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尤物AV天堂日日综合|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美女精品一区| 邻居美少妇张开腿让我爽了一夜| 婷婷色婷婷开心五月四房播播| 国产精品无需播放器| 日韩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 无码人妻中文中字幕一区二区| 少妇人妻系列中文在线| 国产大片内射1区2区|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人妻| 人妻无码AⅤ中文系列久久免费| 亚洲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成人午夜视频精品一区| 97成人精品| 高清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欧美性生交大片免费看app麻豆 | 久久老子午夜精品无码| 亚洲av成熟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又大又粗欧美黑人aaaaa片| 欧美情侣性视频| 精品国产亚洲av成人一区| 国产偷国产偷亚洲高清视频| 国产99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在线亚洲AV不卡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