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美育教育是高中語文學科教學中一項非常重要的教育內容,占據(jù)著很高的比重。文章立足高中語文教學實踐,從可行性、有效策略及注意事項三個方面入手,對在高中語文學科中滲透美育教育這一主題進行了初步分析與探索。
關鍵詞:高中語文;美育;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9192(2021)30-0070-02
引? 言
美育教育是指培養(yǎng)學生感知美、鑒賞美、創(chuàng)造美的素養(yǎng)及能力的一種教育,也被稱為審美教育。美育教育的概念自提出以來,便得到了廣大教師的廣泛關注與探討,教師開始致力于在本學科教學中進行良好的美育教育[1]。高中語文學科教學也不例外,筆者在長期的語文教育實踐中對美育教育進行了的大量探索與實踐,感悟頗深,收獲頗多。下面,筆者僅結合自身的教育實踐經(jīng)驗,對美育教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這一主題談談個人認識與淺顯看法。
一、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美育教育的可行性
就當前來看,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美育教育,有如下兩個方面的突出可行性。這也是本文研究的重要理論基礎。
(一)高中語文學科具有較強的人文性
語文學科是一門人文性較強的學科,這一特征奠定了高中語文教師在教育實踐中融入美育教育的重要基礎[2]。翻閱語文學科教材,一篇篇美文映入眼簾,沖擊著我們心靈,其或描述了祖國山河的雄壯、巍峨,或闡述了對社會某一現(xiàn)象的觀點、看法與認識等,不一而足。這些都可以作為高中語文教師對學生進行美育教育的重要素材。語文教師應帶領學生切實從中感知美、欣賞美,并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美的意識及能力。
(二)素質教育理念提倡滲透美育教育
素質教育理念要求教師考慮學生的長遠發(fā)展需求,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素養(yǎng)及能力[3]。在此背景下,美育教育引起了人們的關注與重視。美育教育是培養(yǎng)學生素養(yǎng)及能力的一種教育,其關注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美育教育,有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
二、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美育教育的有效策略
明確了在高中語文學科融入美育教育的可行性后,筆者將結合具體實例就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美育教育的有效策略進行初步分析。具體來講,教師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進行嘗試。
(一)立足高中語文教材,滲透美育教育
語文教材是高中語文教師施教、學生學習的重要載體,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高中語文教材中蘊含著大量的美育教育素材,因此,高中語文教師要立足語文教材有機滲透美育教育,從而取得理想的美育教育效果[4]。
筆者在高中語文教育實踐中進行了積極嘗試,對高中語文教材中的美育教育資源進行了充分的挖掘與利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例如,在教學《沁園春·長沙》時,筆者不僅帶領學生分析好詞佳句,讓學生體會橘子洲的美景,還有意識地聯(lián)系當時毛澤東創(chuàng)作該詞的背景,讓學生感受革命青年對國家命運的感慨和以天下為己任、蔑視反動統(tǒng)治者并立志改造舊中國的豪情壯志。這樣的美育教育滲透不僅使學生更好地理解了《沁園春·長沙》蘊含的深厚情感,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還使學生心生無限感慨,形成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家國情懷。這便是教師立足高中語文教材滲透美育教育的重要價值與意義。
(二)開展多種語文學習活動,滲透美育教育
高中語文學習不能局限于教材這一單一載體,還應有極為豐富的學習活動。為此,高中語文教師應結合教學內容有機地開展多種形式的語文學習活動,讓語文教學與語文學習活動交相輝映,互相促進、互相推動,共同作用于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及能力的提高。高中語文教師應巧妙地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學習活動,以多姿多彩的活動為載體有機而巧妙地融入美育教育。
例如,在教學《詩經(jīng)》中的《氓》和《采薇》時,筆者便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開展了“走進《詩經(jīng)》”的語文學習活動。筆者讓學生在課下提前查閱關于《詩經(jīng)》的信息,包括成書過程、內容簡介、主要注本、作品鑒賞、學術研究、價值影響、歷史評價等方面。語文課堂上,學生據(jù)此進行“《詩經(jīng)》知識快速搶答”的游戲,搶答教師提出的關于《詩經(jīng)》的問題,最先說出正確答案的學生可得一分,最后累計得分最高者便是本次游戲的獲勝者。這一生動有趣的語文學習活動與學生學到的《詩經(jīng)》知識互相補充,一來加深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二來讓學生了解了《詩經(jīng)》包含的美育元素,感受到其中蘊含的無限藝術美感。由此可見,開展多種語文學習活動,對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有機滲透美育教育具有突出作用。
三、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美育教育的注意事項
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滲透美育教育時,應注意語文美育教育的質量和效率。具體來講,高中語文教師應關注如下兩個方面的問題。
(一)美育教育宜滲透,不宜死板灌輸
美育教育是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一種形式,其注重對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進行良好、有益的熏陶,從而引起學生心靈與情感的共鳴。因此,教師在美育教育實踐中不能將一些大道理一股腦兒地直接拋給學生,這樣會讓學生產(chǎn)生美育就是“講大道理”的錯誤認知,導致其對美育教育心生抵觸。教師應采取“潤物細無聲”的滲透方法,結合具體教學內容滲透美育教育,讓學生愿意聽、能聽懂,并能將所學內容積極轉化為自身的實際行動。這樣的美育教育才是科學的、有意義的,才能支撐學生日后的長遠發(fā)展。
(二)擺正美育教育地位,不能本末倒置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美育教育,教師必須理清兩者之間的關系,即高中語文學科教學是主要的,美育教育是次要的,應在做好高中語文學科教學的基礎上有機融入美育教育,不能本末倒置,否則將導致美育教育失去應有的作用與價值,不利于學生語文學科素養(yǎng)及能力的發(fā)展。所以只有擺正美育教育與高中語文學科教育的地位,教師才能切實優(yōu)化美育教育的滲透效果,從而推動學生的全面進步。
結? 語
美育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以一種積極的姿態(tài)生活、成長與發(fā)展。因此,對高中生進行美育教育顯得尤為重要。在日后的高中語文教育實踐中,筆者將進一步探索在語文教學中有機融入美育教育的策略與方式方法,讓學生既能感受語文學習的樂趣,又能切實實現(xiàn)審美素養(yǎng)的提升與發(fā)展。
[參考文獻]
于正春.“個性”是審美的核心:談高中語文審美教育的有效開展[J].語文天地(高中版),2019(06):9-10.
盛雅虹.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高中語文課堂審美教育方式研究[J].新課程(教師版),2019(09):222-223.
李艷微.分析高中語文審美教育的個性化教學方法[J].科學咨詢,2019(06):89.
李利平.試談在場的高中語文審美教育[J].中學英語之友(外語學法教法研究),2018(02):81.
作者簡介:戴曉雙(1986.10-),女,福建泉州人, 中學二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