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娟
(福建省壽寧縣武曲中心小學,福建寧德 355513)
字理識字,即借助音、形、義等來辨別文字。通過字理識字,教師不僅能夠有效鍛煉并提升小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還能促進小學生記憶力和學習興趣的有效提升[1]。那么,如何才能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提高小學生的字理識字能力呢?經(jīng)過認真的研究與分析,筆者具體從以下幾方面來談談自己的理解與認識。
在素質(zhì)教育背景下,雖然有一些學校、小學語文教師認識到了字理識字的重要性,但是能夠克服重重困難,將字理識字教學落實到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的學校、教師鳳毛麟角。那么,究竟是什么阻礙了字理識字教學在小學語文中的應用與實踐呢?
在低年級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很多語文教師在講解漢字知識過程中并不注重字理識字的應用,導致能夠運用到低年級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的字理知識少之又少。在識字教學中,很多教師僅僅借助教科書上寥寥可數(shù)的字理知識來引導小學生通過音、形、義等途徑辨識文字,致使小學生所觸及的文字未能全部得到應用的合理解讀,字理識字教學的作用在低年級小學語文教學中微乎其微[2]。對字理解讀不到位,亦是小學語文教師在字理識字教學中普遍存在的一些問題,如對于應該講解字理的生字一筆帶過,而對于小學生早已了然的一些生字又反復贅述,造成了不必要的課堂資源浪費,降低了識字教學效率。
在小學語文字理識字教學過程中,很多小學語文教師沒有采取科學、恰當?shù)闹v解方式,造成了時間、精力的浪費。甚至有些教師為了幫助學生快速記憶字詞,自行編造字理,無法將文字所蘊含的真正的文化內(nèi)涵展現(xiàn)給學生。例如,在實際教學中,很多語文教師往往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文字偏旁、結(jié)構(gòu)等形式了解文字的書寫規(guī)則,至于文字的歷史演變、文化淵源則含混不清地一筆帶過。還有一些教師在字理識字教學中,將本來不屬于這個文字的意義強加于這個文字,為小學生的文字識別帶來了很大的困擾。
字理識字教學目標是提高小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識字能力,以及鍛煉小學生的思維能力。然而,很多教師在字理識字教學中忽略了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征與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無法借助他們易理解且感興趣的話題來解釋字理知識。再加上在字理識字教學中,很多小學語文教師并未意識到每位學生的文字學習能力、知識遷移能力等都有所差別,無法針對學生的個性化特征擬定相應的策略。如此一來,識字教學的效率和質(zhì)量必然會大打折扣。
發(fā)現(xiàn)問題就是為了更好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筆者認為,參考資料匱乏、教師字理識字教學素養(yǎng)有待提升、構(gòu)字原理講析與學生實踐脫節(jié)是導致小學語文字理識字教學出現(xiàn)諸多困境和問題的主要原因。
在“為什么不能將字理識字的效果呈現(xiàn)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過程?”這一問題的調(diào)查采訪中,很多小學語文教師紛紛表示,教材、教科書中對課程所涉及的生字及其字理的解釋內(nèi)容偏少,甚至有一些比較難的生字在網(wǎng)上也無法找到科學、合理的字理解讀,只能放棄字理識字教學的想法。
教師在字理識字教學中具有極為重要且關(guān)鍵的引導作用。然而,由于字理識字教學意識的缺乏或字理識字教學能力的不足,一些教師不僅無法在字理識字教學中為小學生指出正確的文字學習方向,甚至還直接影響了小學生對字理識字的興趣與意愿,使他們難以在字理識字學習中認真對待、全力以赴。
由于在教學過程中忽略了低年級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和發(fā)展規(guī)律,小學語文教師難以憑借恰到好處的難度和精彩有趣的內(nèi)容引導小學生循序漸進地展開識字學習。眾所周知,低年級小學生是一個活潑好動、求知欲旺盛、注意力難以長時間集中、自我約束能力較差的群體。因此,如果小學語文教師無法在字理識字教學中采用生動、有趣的字理講解內(nèi)容及靈活多變的字理講解形式,無法形成張弛有度的教學節(jié)奏,小學語文字理識字教學的效率和質(zhì)量勢必會遭受到極大的負面影響。
字理識字教學對于小學生識字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小學語文教師應重視字理識字教學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的有效應用,以確保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小學生的識字興趣,使他們更加積極、踴躍地參與到文字知識的學習中。
教師應積極收集字理識字教學的有益教學資料和教學素材,為小學字理識字教學打好基礎[3]。例如,為了獲得更多字理識字教學的知識,筆者不僅積極借助字理類理論書籍,如裘錫圭的《文字學概要》、胡撲安的《文字學常識》等,了解文字的來源、構(gòu)字原理、演變發(fā)展及其相關(guān)歷史故事,還積極通過工具書,如葉昌元的《字理:漢字部件通解》、郝文華的《漢語字源字典(圖解本)》等,進一步豐富自身的字理識字知識及其相關(guān)知識。
小學語文教師字理識字教學素養(yǎng)的提升,對字理識字教學具有至關(guān)重要的影響。小學語文教師要積極利用身邊一切可利用的渠道來提高自身的字理識字教學素養(yǎng),進而促進自身字理識字教學能力的綜合性提升[4]。在此過程中,除了教師自身的努力外,學校、社會也要為教師字理識字教學素養(yǎng)的提升提供一系列的條件。比如,學校可以在校內(nèi)舉行一系列關(guān)于字理識字教學的交流、探討活動,讓教師在彼此的經(jīng)驗分享中獲得有效提升;學校也可以將一些文字學專家、字理識字教學名師邀請入校開展講座,讓教師在專業(yè)知識學習中獲得有效提升。
教師要想提高小學生的字理識字能力,就要在字理識字教學實踐中給予他們自主鍛煉與提升的機會,讓他們能夠在契合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的教學中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字理知識的學習與研究中。為此,筆者借助多媒體設備將自己精心收集的有益學習資料展現(xiàn)給學生,讓他們在大量的實踐練習中對漢字的字形、字義及其構(gòu)字原理等進行由淺入深的分析與解讀。
總而言之,字理識字對小學生識字能力的提升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小學語文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字理識字教學的重要性,認真分析當前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探究和采用多種解決策略,從而提高小學語文字理識字教學的有效性,為小學生識字能力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