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波
(甘肅省慶陽市合水縣吉峴九年制學校 甘肅 慶陽 745413)
目前,陶行知先生所倡導的“生活即教育”理念已經在各學段教學中被廣泛應用與徹底滲透。實現生活化教學思想與初中化學教學的深度融合,既符合新課程要求,也順應初中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在知識特性上,初中化學中的很多問題都與生活現實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諸如化學實驗、化學反應等都可以用生活知識予以解答與反饋;在教學內涵上,初中化學必然要服務于生活、服務于實踐,使生活中很多看似復雜的問題得到完美解答。因此,教師應該以新課程理念為驅動,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深度踐行生活化思想和要求,讓學生形成善于應用化學知識認識生活現象、剖析生活問題的意識,并在生活與現實的相互融合、相互過渡中提高其學習效率,塑造其化學素養(yǎng)。
在現實生活中,有著很多生活化化學素材、資源、知識,其為初中化學教學科學開展提供了強勁助力。因此,教師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應該加強對這些針對性、輔助性、生活化素材的利用,讓學生在更為充分、豐富、多元的學習體驗中學習化學知識、提升化學素養(yǎng)。一方面,應該加強對生活化化學教學素材的開掘、整合、加工,實現化學教學與生活現實的無縫對接、深度融合,為化學教學更好開展注入新鮮血液,以切實激活學生的學習靈感。另一方面,應該加強對生活化化學教學內容的呈現、應用、滲透,將諸多與不同化學知識內容相關的故事、案例、問題等融入化學教學,讓學生在生動、鮮活、豐富的教學情境內學習化學知識、感知化學魅力,以強烈的求知欲、強勁的內驅力、飽滿的自信心實現其化學學習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與切實提高。
化學學科有著很強的專業(yè)性特點,其中所蘊含的諸多化學符號、化學反應、化學原理等知識,使得學生在學習中往往會因為知識比較抽象、復雜、疑難而難以充分把握和掌控。對此,教師可以通過對生活化教學內容的引入與滲透,讓學生在尋求化學知識與生活現象相互對接、相互融合的過程中充分理解化學原理、學習化學知識。一是指導學生用化學知識來解決生活問題。促使學生在應用化學知識中科學理解生活現象,實現其理解能力的持續(xù)提高和不斷增強。二是引導學生用生活知識來分析化學原理。對于一些比較復雜、疑難、深奧的化學知識或者問題,可以借助生活事例給予分析、解答,減低學習難度,提高教學效率。
例如,在進行“原子”、“分子”知識教學時,教師可以借助生活現象:拿出三個小燒杯,分別加入2/3純凈水,然后分別加入紅糖、食鹽、紅墨水,讓學生在觀察、研討中實現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的切換,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同時,還可以引入花朵開放后,可以嗅到花香等生活現象,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課堂教學效率。
很多初中學生,對于化學實驗都有著濃厚興趣。因此,教師在開展化學實驗教學時,可以將很多與之相對應的生活現象融合其中,讓學生在深度探究、積極探索中提高其實驗能力與學習素養(yǎng)。一是多利用生活素材開展化學實驗??梢猿珜W生多借助生活素材、資源等開展化學實驗,就自己所學習的化學知識進行深度探究和分析,以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探索能力。二是多開展一些生活實踐活動。必要時,可以組織學生進入化工廠、生產車間等,實地觀摩、了解、探究化學知識鵝應用過程,促使學生在理解能力、想象能力、思維能力等化學素養(yǎng)上獲得全面提高。
例如,在進行“酸堿指示劑”知識教學時,教師除了講授對應變色現象、變色原理等知識外,還可以組織學生借助植物的莖、葉、花等生活素材,在課堂嘗試自制化學指示劑,讓學生在參與、實踐中提高學生的化學綜合素養(yǎng)。
總之,在新課程背景下,借助生活化情境、理念、思想開展初中化學教學,可以讓學生在更為生動、鮮活、豐富、精彩的學習生態(tài)內學習化學知識,感知化學的內涵和本真,使教學發(fā)展更具針對性、實效性、科學性,為學生學習潛能激活、學習興趣培育、學習能力增強而給予更為充分的指引,讓學生在不斷實踐、逐步體驗中愛上化學學習,切實開啟全新化學求知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