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遠
(福建省安溪崇德中學 福建 泉州 362421)
之前,教師們都將教學的重點放到了學生學習成績上,忽略了興趣與能力的培養(yǎng),導致很多學生成為了學習“工具”,而綜合能力卻沒辦法得到提升。新一輪課程改革不僅要求實現學生課堂主體地位,還提出了核心素養(yǎng)觀念。因此,初中數學教師結合新理念進行了反思,并且提出了很多高效的教學對策,希望能夠快速解決相應的問題的同時促進學生學習效率和綜合能力全面發(fā)展。
由于長期受到了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很多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使用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他們更加注重學生學習成績以及是否能夠應對考試,導致很多學生的天性和思維被束縛,沒辦法提升并完善自己。此外,很多初中數學教師常常忽略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一味地將更多地知識闡述出來,認為越多越好,但是教學質量都沒有達到理想的水平,更不利于學生的長久發(fā)展。與此同時,很多教師依舊堅持教師主體地位,整堂課的實際和開展都是按照自己的教學節(jié)奏進行下去,很少考慮到大部分學生能否投入其中并高效的獲取知識。
由于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存在一些列問題,因此教師們通過不斷學習新課改理念以及探究新方法提出了以下幾點教學策略。
2.1 聯系生活實際,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眾所周知,數學知識滲透到了生活的各個角落,服務并指導著人們生活。數學教材中也涉及到了很多生活素材與資源,希望學生能夠從生活出發(fā)認識到學習數學知識的重要性。初中是一個重要的過渡階段,是學生學習的關鍵時期。初中數學教師可以在組織教學活動時聯系生活實際,并且通過生活實際展開教學,以此促進在生活情境中增強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也由此促進學生數學學習效率不斷提升。
例如,學生在學習“反比例函數”內容時,初中數學教師一上課同時將彈簧長度與物體質量關系、汽車行駛速度與時間的生活實例列舉出來,引導學生自主說出其中的關系式。由于兩者都與生活有關,所以學生們能夠快速思考并解答出問題。此時,教師將一次函數和反比例函數的概念引出來,使學生能夠通過生活實例發(fā)現其中的不同,并對還沒學習的反比例函數產生興趣。隨后,教師又將某位農民伯伯要搭建面積為24平方米的正方形農場,鼓勵學生自主列出一條邊長和另外一條邊長間的函數關系式。學生們可以結合掌握的反比例函數知識點快速列出算式,并且對反比例函數的探究欲望更加強烈。在與生活緊密聯系的數學課堂中,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很高,獲取數學知識的效率與能力也隨之升高。
2.2 引入多媒體,激發(fā)學生參與熱情。隨著信息技術的日新月異,多媒體成為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最愛,也是他們輔助教學的重要工具,徹底顛覆了傳統教學模式與習慣。多媒體不僅能夠將知識形象化和生動化,也能夠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所以,當初中數學教師在課堂中引入多媒體以后,數學課堂變得豐富多彩起來,學生們的課堂參與度也明顯提升,能夠在與教師或者他人進行互動的過程中高效獲取數學知識,學習熱情也隨之升高。
例如,學生在學習“二次函數y=ax2的圖象與性質”內容時,初中數學教師一上課先利用多媒體將一次函數圖象的作圖方法與步驟以及圖象直觀地呈現出來,以此促進學生通過觀察圖象分析和歸納出一次函數的性質。由于學生已經掌握了一次函數的知識點,所以他們的參與熱情很高。教師隨之提出問題:“我們能夠應用這種方法研究二次函數的性質嗎?”學生展開思考并嘗試模仿。當學生自主做出圖象后,教師利用多媒體將圖象直觀地呈現出來,并引導學生思考和交流圖象的特點,并由此引出“拋物線”和“拋物線的頂點”概念。在多媒體的輔助下,學生們理解和掌握兩個概念的效率非常高,學習熱情和課堂參與度也隨之升高。
又如,學生在學習“全等三角形”內容時,教師一上課便利用多媒體將經過復制和粘貼獲得的兩個全等的三角形呈現出來,問道:“兩個三角形之間有什么微妙的關系呢?”學生回答道:“一樣!”教師隨之又粘貼出很多三角形,繼續(xù)問道:“這些三角形的關系如何呢?”學生仍舊回答道:“完全一樣!”教師接著問道:“你是怎樣判斷出這些三角形是完全一樣的呢?”學生展開思考,有的人說:“所有的三角形的邊長都相等!”有的學生道:“它們的角也都相等!”教師由此引出全等形、全等三角形等概念,并展開全等三角形的教學活動。在多媒體的輔助下,整個數學課堂變得豐富起來,以動態(tài)的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學生們不僅能夠直觀地觀看圖形并發(fā)表個人對圖形的看法與意見,學習興趣以及學習效率也會逐步升高。
2.3 借助微課教學,鍛煉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新形勢下,很多新方法進入課堂,改變了課堂學習氛圍,也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以及方式。微課就是信息技術發(fā)展進程中課堂中出現的一種新穎的教學模式,它能夠將抽象的或者復雜的知識點以簡練的形式呈現出來,同時又帶有一定的趣味性,因此得到了教師和學生們的青睞。當初中數學教師將微課引入課堂后,學生們能夠通過自主觀看視頻獲取知識,也對數學知識的探究產生了興趣。在微課模式下,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例如,學生在學習“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內容時,初中數學教師一上課先利用微課視頻將海上日出的加快版視頻呈現出來,并應用語言將“用移動的觀點認識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表達出來,進而促使學生通過視頻能夠自主說出三種不同的位置關系。緊接著,教師鼓勵學生自主拿出一枚硬幣,并自主模仿視頻演示這三種不同的位置關系,并引導他們從“公共點”角度思考并解答問題。在學生逐漸進入學習狀態(tài)以后,教師又利用微課視頻將“如何用數量來體現出圓與直線的位置關系”呈現出來,促使他們能夠通過微課視頻表達出“圓心到直線的距離”以及“半徑”間的距離關系,同時掌握“相離”、“相切”、“相交”三種位置關系與判斷方法。微課視頻出現在數學課堂中以后,學生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了鍛煉和提升,學習效率也隨之升高。
又如,學生在學習“圓的基本元素”一節(jié)內容時,數學教師利用微課視頻播放出一個人畫出一個圓的過程,并且引出問題“圓的位置”和“圓的大小”是由什么決定的,鼓勵學生思考。學生們能夠結合微課視頻將“圓心”和“半徑”兩大內容決定出來。隨后,教師又利用微課視頻將小學時學習的扇形統計圖以及幾何圖形的外接圓等呈現出來并將直徑、圓心、弦、圓心角、弧等概念闡釋出來,促使學生可以從中掌握圓的一些基本元素。在微課視頻輔助的數學課堂中,學生們的自主學習能力逐步增強,為其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奠定了基礎。
一言以蔽之,在新課改教育理念的引導下,初中數學教師不僅認識到了數學課堂中存在的一些遺留問題,還提出了很多高效的教學策略來逐步解決這些問題,進而實現學生課堂主體地位的基礎上促進其全面發(fā)展,對其以后深度學習數學知識以及提升數學能力十分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