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善雙
(吉林省長春市農(nóng)安縣哈拉海鎮(zhèn)初級中學 吉林 農(nóng)安 130200)
初中體育教學中的小組合作,是以教師對學生的深入指導與合理組織為前提,是以提高學生的運動技能,培養(yǎng)學生的運動習慣,促進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為目標的一種教學方法。那么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要如何引導學生展開體育項目的合作練習呢?
體育課堂上,無論是100米短跑,還是立定跳遠,還是花樣跳繩,還是800米中長跑,還是別的運動項目,都離不開一定量的練習。而且體育項目的練習,會消耗一定的體能,會讓學生感到枯燥。因此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妨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讓他們在合作互助的氛圍下展開體育項目的練習,進而促使學生形成一定的體育技能。
首先,是立定跳遠,立定跳遠旨在增強學生的上下肢動作的協(xié)調(diào)性和連貫性,旨在提高學生的全身協(xié)調(diào)用力能力,其是初中體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立定跳遠涉及到了擺臂與蹬地的配合,涉及到了抬腿收腹等關鍵性的動作,學生要想做好準備動作、空中動作、收腹動作和落地動作,就要展開系統(tǒng)性的練習。單調(diào)性的練習會讓學生感到枯燥和疲憊,因此教師不妨讓學生展開合作練習,進而讓學生更好地體驗到立定跳遠的趣味性。如小組學生一起練習蹲起跳,小組學生一起練習擺臂,小組學生一個個地練習完整的立定跳遠動作,讓其他組內(nèi)學生指出自己的不足,等等。小組互助模式下,學生之間會相互影響,相互啟發(fā),學生會共同經(jīng)歷立定跳遠的練習過程。
其次,是排球,學生需要正面雙手墊球,要求手型正確、擊球部位準確、達到規(guī)定的高度。課堂上,教師要先做好排球的動作示范,如腳的站法、下肢姿勢、身體動作、手型、出球點、觸球點的部位,等等。然后小組學生展開合作練習,學生可以互相分享自己的動作技巧,互相分享自己掌握到的墊球要領,等等。
再次,是長跑練習。初中生需要練習1000米或者800米的長跑,長跑運動的練習既消耗體力,又比較枯燥。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長跑練習。如教師可以在運動場上標注出200米的跑道,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1000米的往返跑。學生會不斷地體驗到到達終點的成就感,學生還可以互相鼓勵,互相加油助威,進而學生跑步練習的有效性就會得到有效提升。
初中生一聽到比賽,就會興趣十足,就會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小組競賽模式下,學生們要想取得較好的團體成績,就要盡自己的最大努力,就要盡可能地取得好的運動成績,進而學生們運動練習的有效性就會得到有效提升。因此初中體育課堂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展開小組競賽,進而全面提升學生的體育技能。
首先,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展開每人200米的接力賽跑,增強學生的團體榮譽感和短跑技能。假設每一個小組均有四名學生,那么就是四人合力完成800米的賽跑。當教師喊開始后,小組學生就要使出渾身的力氣,快速奔跑,用時最短的小組獲勝,教師可以進行相應的獎勵。
其次,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花樣跳繩的競賽活動?;犹K對運動場地和運動器材都沒有很高的要求,學生用一根繩子,就可以跳出不同的花樣。小組競賽中,學生可以分別展示不同的跳繩花樣,學生可以個人跳,也可以團體跳,教師則依據(jù)學生的花樣種類和連續(xù)跳躍次數(shù)給出相應的分數(shù)。
體育課堂的時間是非常有限的,一般是一周一個課時,或者是一周兩個課時。要想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形成較高的運動技能,是非常困難的。而且良好的運動習慣也不是一周一節(jié)體育課時就可以形成的。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發(fā)展第二課堂,要引導學生在課下組織體育興趣小組,讓學生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體育運動的練習中。
如,學生可以小組為單位展開韻律操的練習。初中生已經(jīng)開始注重自己的形象,而韻律操既能培養(yǎng)學生的氣質(zhì),又能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還深受中學生的喜愛。學生可以在每日放學之后,在每個周末的固定時間內(nèi),展開體育韻律操的練習。尤其是在現(xiàn)代信息技術背景下,學生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搜索各種各樣的韻律操動作,學生可以結(jié)合相關視頻展開自學。
體育游戲活動就是將游戲的趣味性、情境性與體育運動項目有機結(jié)合起來,進而讓學生在較為輕松和愉悅的游戲氛圍中展開體育運動的練習。
首先,是在課堂準備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抓尾巴”的游戲活動,鍛煉學生的靈活奔跑和躲閃能力,活動學生身體的各個關節(jié),進而讓學生以最好的狀態(tài)投入到體育運動項目的練習中。因為體育課堂一般是在室外,學生容易被室外的各種事物分心,而傳統(tǒng)的準備運動又比較枯燥,因此教師不妨設計寓教于樂的游戲活動,將學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來。教師要在課前準備相應的廢舊布條或者塑料袋,并將其放到學生的身后,當作學生的“尾巴”。假設學生是兩個人一組,那么兩個學生就要在保護自己尾巴的基礎上試圖去抓住對方的尾巴,成功將對方尾巴拔出者獲勝。
其次,在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jié)協(xié)作能力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展開“抱球”的游戲活動。即兩個學生背對背抱球,并按照教師的“向左轉(zhuǎn)、向右轉(zhuǎn)、蹲下、踏步走”等口令,做出相應的動作。但是學生在執(zhí)行相關口令時,要保證球不能落地。游戲活動中,小組學生必須要做好相互之間的配合,背面學生要絕對服從正面學生。
總而言之,小組合作是一種非常適合體育學科的教學模式,其既能增強體育運動的趣味性,又能提升學生體育運動的積極性。教師要將小組合作科學地運用到排球教學、花樣跳繩教學和立定跳遠教學中,教師要組織學生展開小組競賽和游戲活動,讓學生成為體育運動的主要活動者和參與者,從而讓學生形成良好的體育技能和體育習慣,進而全面提升學生的體育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