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江美
(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qū)武都實驗中學 甘肅 隴南 742500)
高中階段是學生進行地理知識學習的突破性階段,對于一些基礎性的知識具有一定的掌握能力。但還需要通過更多的教學方式進行輔助學習,而且由于高中的課業(yè)負擔較重,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不高,所以對于知識的掌握具有一定的淺顯性。因此教師應當利用更多形象的圖示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地理思維能力。可以通過更加嚴謹的地理思維結構框架知識解決生活的問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識圖能力,從而提高學生地理綜合能力。
地理作為一門綜合性的學科,有一些知識在分析起來就有一定的困難性,所以需要通過相應的圖示進行展示。學生可以在觀察的過程當中獲取更多的地理信息,并且可以通過自身的學習能力將這些信息加以匯總,從而更加深入的對知識進行分析。因此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識圖能力對學生日后的學習以及生活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通過識圖,有利于學生在仔細觀察地理圖像時增強學生敏銳的觀察力,可以在做題的過程當中準確的掌握題干所提出的問題,并快速解決;其次,通過掌握更多的地理圖示可以讓學生構建良好的地理思維,并且可以將這種思維通過舉一反三的形式應用到更多的知識當中,在解決問題時可以形成一套屬于自己的思維方式,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yǎng)能力。
2.1 創(chuàng)設良好學習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識圖習慣。在現階段的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只是以課本講解為中心,而忽略了學生在課堂當中的主體地位。長此以往會使學生在學習當中失去興趣,不利于構建高效的地理教學課堂。因此教師要通過創(chuàng)設良好的地理教學環(huán)境來培養(yǎng)學生的識圖能力,并將識圖教學滲透到課堂當中的方方面面。[1]例如:在學習必修一“氣壓帶與風帶”過程中,由于知識的抽象性,所以學生很難通過想象進行正確的理解與分析。這時老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前導入環(huán)節(jié)通過觀察地理圖冊,對氣壓帶與風帶的分布規(guī)律進行深入觀察,學生在課前預習時對圖像進行簡單的分析,這樣可以更加快速的進入到課堂中,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識圖效率。另外,教師還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識圖環(huán)境,讓學生可以在熟悉的環(huán)境當中充分的掌握更多的圖示語言以及識圖技巧。比如可以在教室當中張貼中國地圖以及世界地圖等,方便學生在日常學習中進行觀察。
2.2 利用信息化教學手段,培養(yǎng)學生識圖興趣。隨著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與應用,在高中各個階段都需要通過科學技術指導學科教學。由于地理學科本身就有一定的抽象性以及枯燥性,所以學生在學習中會產生一定的抵觸心理。因此需要教師利用信息化手段將更多的地理圖像進行更具體的展示,從而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識圖能力。[2]例如:在學習必修二“交通運輸方式和布局”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簡單的觀察來了解交通運輸布局隨著經濟發(fā)展進行的變化,但對于圖像的觀察不能夠形象的突出變化的過程。所以教師要利用多媒體設備將交通運輸布局變化的速度以及方向通過視頻的形式向學生進行展示,學生通過觀察圖片以及視頻,增強對知識的理解,同時可以利用這樣的方式來增強學生的識圖興趣。
2.3 在課后練習當中,增強學生的繪圖能力。對于地理知識的學習,以及學生識圖能力的培養(yǎng)。不僅要在課堂當中進行有效的引導與滲透,而且還要讓學生在課后練習當中加以運用。作為識圖能力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還可以通過自己繪制地理圖像來進行知識的鞏固與提高。不僅可以加深對于圖像文字符號的記憶,還可以在潛移默化當中提高地理實踐能力。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理解對知識點進行圖示的解析,從而對復雜的知識加以輔助學習。[3]例如:在學習“工業(yè)的區(qū)位選擇”時,學生可以通過自身的理解會繪制出工業(yè)區(qū)位選擇的圖像,并在圖像中標注出具體的分布方位以及工業(yè)類型。在親手繪制圖像過程時,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識圖能力,為地理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綜上所述,識圖能力的培養(yǎng)對于高中地理教學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當中重視培養(yǎng)學生識圖能力的力度,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識圖習慣。并通過激發(fā)學生的識圖興趣進一步提高地理綜合素養(yǎng)能力,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