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菊紅
(浙江省天臺縣始豐街道中心小學 浙江 臺州 317200)
為了讓小學數(shù)學課堂氣氛更加熱烈,讓課堂充滿生機與活力,老師應該強調學生們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積極融入。通過小組合作教學方法的運用,能夠凸顯學生的主體價值,讓學生們相互取長補短,相互切磋,相互推進。課堂教學氛圍會異常地融洽和活躍,同時,學生們的學習態(tài)度會更加積極,學習思維更更加活躍,在與人溝通,與人交流中更加深入理解數(shù)學知識,為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奠定基礎。
1.1 公平教育原則。數(shù)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在日常教學中,應該關注每位學生的發(fā)展,讓每位學生學習有價值的數(shù)學,所以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中,老師一定要堅持公平教育原則,讓每位學生獲得相同的學習待遇,獲得相同的發(fā)展機會,當前大班授課制度已經實現(xiàn),通過小組合作形式,老師讓學生們組織成小團體,通過團體成員的科學搭配,讓班級中處于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夠獲得發(fā)展學習能力或強或弱,在小組合作中,學生們能夠交流意見,溝通思想,從而讓他們真正的接受公平教育,讓每位學生在自己就近發(fā)展區(qū)內得到發(fā)展,既能夠保證課堂順利進行,又能夠為每個學生的發(fā)展和素質構建打下良好基礎。
1.2 學習主體原則。新課改強調在日常教學中必須凸顯學生的主體價值,學生們是學習的主體,發(fā)展的主體,成長的主體。實施小組合作教學模式,老師應該圍繞學生們的實際水平,圍繞學生們的發(fā)展精心設計。例如:在教學過程中,以問題為驅動,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和交流,讓學生們真正地參與到問題的分析和解決中,真正體驗知識的獲得,既保證合作學習模式的有效開展,也能夠真正凸顯學生的主體價值,讓他們自主思考,自主提升。
2.1 合理組建合作小組。為了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上,落實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老師應該科學組建合作小組,對小組中的人數(shù)進行科學設置,對小組中的人員進行合理分工,班級中學生成績有好有壞,學習積極性有積極有消極,所以為了實現(xiàn)公平教育,讓每位學生在自己就近發(fā)展區(qū)內獲得發(fā)展,老師可以根據(jù)學生們的性格特點、學習成績、性別特點進行合理分組。按照組內異質組間同制的分組原則,六名同學為一組,每名小組成員之間都能夠彌補不足,既有助于讓成績較好的學生帶動成績較差的學生,又能夠實現(xiàn)組間的良好競爭,讓學生在競爭和合作的氛圍內積極學習,快樂學習,科學組建小組之后,每個小組實施組長負責制,組長對小組成員進行責任明確,以確保合作學習的實效性,除了組長這一角色之外,還要設置提問者、記錄者、總結者等等不同角色擔當,以讓每位學生有提升自己的機會,展示自我的機會。
2.2 完善合作學習評價,提升學習效果。為了更好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在提升學生們學習能力,提升課堂教學效果中的價值,老師應該完善合作學習評價,讓日常評價的主體多元化,尊重學生們的主體意見,擴大課堂評價的內容,更關注學生們的學習課程,以最大程度上激發(fā)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促進學生積極融入,積極參與。例如:在《百分數(shù)的意義和讀寫法》的教學過程中,立足整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老師優(yōu)化對小組合作的評價,讓組內成員進行自我評價,并進行相互評價,并且讓組內的總結者將意見匯總起來,也讓老師充分了解學生們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從而在進行針對性的講解,方便老師因材施教,接著老師對班級中學習態(tài)度積極的學生進行鼓勵式的評價,給予肯定,促進學生提升。
2.3 精心設計問題,促進小組探究。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運用,旨在讓每個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知識。因此,為了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價值,老師在課堂上應該精心設計問題,讓學生在問題的驅動下探究交流,能夠幫助每位學生打開思路,同時還能夠讓學生們在議論和交流中實現(xiàn)創(chuàng)新發(fā)展。例如:在《圓的面積》學習中,老師給學生提出問題,圓的面積與圓的哪個要素相關?與這個要素之間的關系是什么?以這個問題為驅動,讓學生展開小組交流,這時每位學生自己認真閱讀教材,并且從教材中找到問題的答案,在小組中交流意見,溝通思想,既提升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又有助于學生產生思維碰撞,讓他們在探究中更好的認知數(shù)學,體驗知識的產生經歷問題的解決,有利于真正讓學生成為課堂上的主人,既提升小組合作的實效,又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新課改強調學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凸顯教學價值的學習方式,老師應該在日常的教學中充分運用,以完善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讓每名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知識,深化問題理解,從而真正提升學生們的學習質量,為學生的發(fā)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