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秀蘭 卞洪兵
(江蘇省南通市觀河中學 江蘇 南通 226000)
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現狀:初中生物課程是初中階段性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素質教育的基本學科組成。但是由于初中階段課業(yè)繁重,科目較多,生物課程教學受到功利性教學思維影響,教學局限性大于靈活實踐性,課堂教學情況也不甚理想。
首先,教師教學觀念受傳統(tǒng)教學觀念和功利性教學目標影響根深蒂固,嚴重忽視素質化教育教學根本意義。一方面過于強化教師教授知識的角色定位,嚴重忽視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主動學習意識較差,總是被動接收教師課堂教授的知識,對于知識的積累沒有自主選擇性和積極的探索性,缺乏主動思考,更不會總結有效地學習方法,沒有形成完整系統(tǒng)的知識框架,嚴重影響學習效果。另一方面,傳統(tǒng)教學模式影響下的課堂互動性差,刻板而沒有生機,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和學習積極性的調動。學生學習思維導圖受限,不會主動發(fā)散思維和聯想學習,主動學習動力不足,被動學習效率較差。最后,初中生物教師忽視實驗探究課程的重要性,實驗教學只是簡單地停留在教師演示教學階段。對于學生實驗探究過程的省略,失去了實驗探究課程的意義和根本目的,不利于學生學科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和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
其次,從學生角度來說,初中階段學習科目較多,學習任務繁重,因此學生對于生物學理科的學習往往不能投入過多的精力和時間。加之生物知識又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學生思維導圖中邏輯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不足,往往導致學習難度的增加、知識掌握和積累的滯后性,進而使學生快速失去學習興趣。加之傳統(tǒng)教學模式影響下的生物課堂教學內容枯燥,教學方法陳舊,直接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降低,更有甚者導致學生排斥和抵觸心理的形成。鑒于此,筆者提出了《在初中生物情境式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研究》這一觀點。
新課改要求下的學校教育的重心不僅僅在于教材科學知識的傳播,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將學生培養(yǎng)成為更加全面具有實踐能力的高質量人才。、實踐型高素質人才。對于初中生物學科教學來說,要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生物教師就應當積極轉變教學策略,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學資源創(chuàng)建生活化情境吸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轉變學生對于生物學科的學習態(tài)度,進而提高學習效率,促進生物課堂的高效性。
3.1 認識的直觀原理。生物教學所運用的體驗式教學是運用了反映論的相關原理,結合客觀存在對于學生的主觀意識的影響所產生。也就是說通過形象的方式直接進入學生的意識當中,而意識則是對客觀的體現。在教學中體驗式教學的運用所創(chuàng)設的情境,有人為因素在其中。通過相應的創(chuàng)新、優(yōu)化為學生創(chuàng)設更合適的外部成長環(huán)境。通過優(yōu)化的教學情境,在教師的語言引導之下,讓學生能夠置身于相應的情境之中,不僅可以對學生的認知產生影響。還可以結合學生的情感狀況積極參與學習,從而鼓勵學生自主參與。有相應的教育學家,也曾表明了感官與知識聯系密切,感官是知識的起始。這種論述形式也體現了學生認知規(guī)律的重要層面,通過直觀的方式,可以讓抽象的內容具體化形象化體現,從而促進學生形成感性認知,體驗式教學可以讓學生擁有良好的學習體驗,教師給學生展示一系列較為鮮明的形象。首先,可以讓學生通過這些形象的內容理解較為抽象的知識。其次,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個人情緒,讓學生在參與學習活動的過程中更加積極自主。
當然在教學中,運用體驗式教學法就是結合學生的有關特點,調動學生情感因素,從而推動學生的認知活動。在教學中演示教學,就是將實物教具直接展示給學生,亦或者教師進行一些簡單的示范。雖然可以產生較為直觀的效果,但只會體現實物直觀的效果,學生的操作也顯得比較機械,而無法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因素,發(fā)揮情感作用。
3.2 思維科學的相似原理。這一原理,主要體現了事物所具有的共同性,以及普遍性,這也是體驗式教學實施的理論基礎。形象是情境的主體,在體驗式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結合生活中的具體形象以及教學過程中所需要的對象所創(chuàng)設情境中的形象,要與學生的認知和個人經驗相統(tǒng)一,在實施體驗式教學法時,教師需要創(chuàng)設生動的情境,為學生提供更豐富的感知對象,從而調動學生的已有經驗,幫助學生產生靈感,以此提高學生的相似性思維能力。
總而言之,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積極的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并巧妙地運用到課堂教學之中,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處理好,這二者之間的聯系。教學方法也是為了更好地進行教學,因此教學方法,也是教學設計當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在教學設計過程中不能浪費太多時間,從而影響整個活動的進行。教師在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時,也需要結合教學內容,不可生搬硬套而失去情境教學的真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