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文
(江蘇省昆山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錦華幼兒園 江蘇 昆山 215300)
所謂“家園合作”主要是指幼兒園與幼兒家長一起,以促進幼兒的成長發(fā)展為目標,通過雙方的積極努力、互相配合與支持展開的幼兒教育協(xié)作,同時《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也明確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進而作為幼兒園方面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幼兒家長的理解與支持,在有效提升家庭教育能力的同時,助力幼兒園教育事業(yè)的高質量、可持續(xù)發(fā)展。
正所謂“家庭與幼兒園如同一車兩輪,只有同向運轉,才能共同促成孩子的高質量發(fā)展”,進而在幼兒園教育中我們教師要有意識的摒棄傳統(tǒng)教師主導的幼兒教育觀念,有意識的增進與家長之間的聯(lián)系,將其“提升”到幼兒教育中的重要位置上,在尊重家長教育主體地位的同時,努力構建教育合作伙伴關系,為后續(xù)家園合作的有效實施提供基礎支撐。
例如,在家園合作模式的創(chuàng)建過程中,除了給予家長們幼兒園教學計劃知情權、教學活動提議權之外,我們教師還可以組織全體幼兒家長評選班級“家委會”成員,即請業(yè)余時間比較充裕、育兒教育經驗豐富、責任心強、熱愛幼兒教育事業(yè)的家長擔任家委會職責。其在實際工作過程中,不僅可以輔助教師進行班級活動的組織和開展,負責協(xié)調家長與教師及幼兒園之間的關系,還可以監(jiān)督幼兒教師的教學活動開展情況,監(jiān)督幼兒園的安全及飲食問題,在充分體現(xiàn)幼兒家長權利與地位的同時,促成幼兒園教育及管理工作的公開、透明,保證幼兒在園生活與學習的安全與安心,有效提升家長對幼兒園及幼兒教師的信任與理解,助力家園合作的順利開展。
為了使家園合作的方式在學前教育中能夠發(fā)揮良好的效果,應當建立合適的家園交流平臺。在建立家園交流平臺時可以對以下幾方面重點關注:第一是學校應當建立完善的管理機制,保障學生的生活安全,此外還應當建立家園合作機制,有效促進學校與家庭聯(lián)合進行教育。在此過程中,家庭和學校之間都可以溝通交流,提出改進意見并不斷完善。第二是在家園合作這種教育方式上,家庭與學校要進行合理的協(xié)商,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家庭和學校應當及時地進行溝通交流,以免出現(xiàn)任何問題。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應當及時地采納各個家庭的意見,所有的教育機制應當公開透明,防止出現(xiàn)家庭與學校鬧矛盾的問題。因此,制度的公開透明將有利于此種教育方式的高效進行。第三是幼兒園可以結合園本特色教育,開展家園合作的親子活動。第四則是學校可以開通一些家庭熱線電話,促進學校與家庭及時地進行溝通交流。在學校與家庭的熱線開通之后,還能夠有效解決學生與家里聯(lián)系較少的問題,能夠使家長及時了解到學生最近的情況。除此之外,家長與教師在平常也要多交流孩子的學習情況,共同促進幼兒的發(fā)展。
在幼兒園的教育中更多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愛的教育,讓學生對社會有一個總體的大致的看法和觀點,塑造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念。所以,在教學中教師會準備各種各樣的活動,讓學生在游戲中獲得樂趣和知識。同樣,幼兒園教師也要組織孩子與父母共同的活動,讓家長參與到學?;顒又?,從而增進幼兒與父母的感情。家長也要積極參與幼兒園組織的活動,理解花時間去陪伴孩子的重要性,在與孩子做游戲的過程中了解孩子的想法,從而能夠推進家園合作教學的有效實施。例如幼兒園可以開展“家長參觀日”、“幼兒生活體驗”等活動,讓家長能夠了解幼兒平時的生活;開展中秋節(jié)、端午節(jié)、元宵節(jié)等活動,讓家長與孩子一起做游戲并且接受對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教育;開展“讓爸爸進入課堂”等多樣的教學方式,彌補有時孩子成長中父愛的缺失等等,幼兒園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增強與家長間的聯(lián)系,從而使幼兒獲得良好的教育體驗。
為了使家長有效資源得到最大程度的發(fā)揮,鼓勵家長多多參與到幼兒學校的教學中,同時幼兒學校也要建立與之一致的測評系統(tǒng)。測評系統(tǒng)的開展,一方面強調了幼兒學校對父母課堂的在意,另一面從某種角度上能夠展現(xiàn)出家長課堂教學的時效度。測評系統(tǒng)應由幼兒學校和父母共同參與進行,在活動完成后評價的結果也要積極與家長探討。幼兒學校也可以依據測評對家長工作做出合理的整改,這樣做的目的就是使其能夠適應幼兒學校、父母和孩子。老師通過測評方式也能夠使父母更加主動地認識到應該運用怎樣的方式對孩子進行教學工作,再對缺陷進行修整,使家長課堂模式更加順利完成。
總而言之,幼兒階段的啟蒙教育極為重要,對幼兒的健康成長具有重要意義。教師和家長必須要認識到家園合作教育的重要性,對幼兒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家長和教師必須要加強交流溝通,建立信任關系,共同合作,幫助幼兒形成正確的意識,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促使幼兒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