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飛
(北京開放大學 北京 100081)
2020年10月29日,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四個五年規(guī)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指出:發(fā)揮在線教育優(yōu)勢,完善終身學習體系,建設學習型社會?!笆奈濉币?guī)劃首提“發(fā)揮在線教育優(yōu)勢”,這明確了在線教育在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中的重要地位。學校體育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線體育教學為新時期的體育教學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思路,該文分析了高等院校開展在線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對策,努力把疫情期間的應急舉措變?yōu)榻逃母锏钠鯔C,把在線體育教學的共享性、自主性、靈活性等優(yōu)勢逐步應用在平時的教學中,不斷提高高等院校在線體育教學質量。
在傳統(tǒng)體育教學中,大學生獲取知識主要是以課堂上教師的教學為主,大學生真正有效利用的時間受到限制。而在線體育教學打破了時間和空間限制,大學生可根據(jù)教學內容自由分配學習時間,反復觀看教學視頻,加深對動作技術的理解。同時,能讓大學生更好地接觸到更新的信息內容,拓展大學生的視野,增強大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1]。在線體育教學將大學生置于教學的中心地位,凸顯了以學生為主的教學理念。
在線體育教學可以為大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資源和體育知識,能夠滿足大學生不斷增加的學習需求。此外,能為大學生提供更加直觀的教學內容,在傳統(tǒng)體育教學中,主要是教師進行示范講解,很多動作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大學生不能完全領悟動作要領。而在線體育教學可采用視頻方式為大學生提供直觀化的展示,慢放和分解的形式能夠使大學生更好地掌握動作要領。
在線體育教學平臺為大學生提供了一個信息數(shù)據(jù)庫,大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需求獲取校內外的優(yōu)質教學資源,彌補教師經(jīng)驗不足和教學資源限制帶來的不足,這對大學生體育知識學習效果的提升非常有必要[2]。教師在充分了解大學生的需求、學習進度與效果等情況下,引導大學生自主學習,實現(xiàn)“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
體育教學的目的就是以運動和身體練習為基本手段,對大學生機體進行科學的培養(yǎng),在提高生物潛能、心理潛能的過程中促進大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達到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的教育總目的。在線體育教學為大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能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為終身體育意識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大學生即使離開學校走向社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許多體育與健康的知識和技能逐步淡忘和生疏,但在學校中形成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仍會對人們的體育鍛煉和幸福生活具有長遠的影響和作用[3]。
在線體育教學對教師的信息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正確掌握信息技術,熟悉軟件操作、資源查找、視頻剪輯等流程,才能更好地保障教學質量和效果。例如,在教學視頻拍攝中,需要一個教師示范講解動作要領,另一個教師拍攝,由于缺乏視頻拍攝經(jīng)驗及視頻的編輯、剪切技術,拍攝的教學視頻不能呈現(xiàn)出很好的效果。此外,很多體育教師沿用傳統(tǒng)的授課形式,直接把線下教課方式搬到在線教學中,阻礙了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
為培養(yǎng)大學生的體育鍛煉意識和體育習慣,應合理設置教學內容,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受到限制,如排球比賽中需要團隊成員的配合、健美操隊形排列中需要實踐、游泳需要特定的教學環(huán)境等。在教學方法與手段的選擇上,教師沿用了以往的方式,主要以示范講解動作要領及動作重、難點,大學生進行徒手原地動作模仿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出教師的專業(yè)性,但對大學生來說很難掌握與理解,當大學生出現(xiàn)錯誤動作時,也不能進行及時糾正,影響了教學效果。
在線體育教學主要是以在線直播或觀看錄制視頻的形式進行授課,大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不高,只是打開直播平臺,轉身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的情況時有發(fā)生,上課的紀律性無法進行有效監(jiān)管,從而影響了教學效果[4]。教師在授課中沒有與學生互動交流,停留在“教”的層面,沒有與大學生的“學”建立有效連接。
在線體育教學考核的基本目的是提高大學生身體素質,培養(yǎng)大學生體育意識,讓大學生掌握運動技能和健身方法??己顺煽円材軒椭處熂皶r了解大學生的學習情況及對動作技術的掌握情況,為進一步改進教學方法與手段提供依據(jù)。但在實際的考核中會遇到很多困難,如平時成績所占比例較小,容易被大學生忽視;在線教學缺乏監(jiān)管,不能對學習質量進行評價;考核范圍涉及面較小等。在一些實踐性較強的體育項目中,如排球的發(fā)球技術、籃球的胸前傳球技術等,只能采用讓大學生拍攝視頻的形式,由于大學生缺乏相應的體育設備和視頻拍攝技術,影響考核效果。
體育教師是在線教學的主導者,在教學活動中發(fā)揮著關鍵作用,教師的信息化水平直接影響在線教學的效果。高校應開展體育教師信息技術培訓和觀摩其他院校在線教學的優(yōu)秀案例,如微課制作、直播平臺使用方法、在線互動、網(wǎng)絡教學視頻拍攝等,使教師形成良好的信息化教學意識。同時,體育教師要適應在線教學模式帶來的角色轉變,轉變教學理念,提升自身學習能力和在線教學水平。另外,可以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在線教學評比和競賽,提高體育教師在線教學的實際操作能力。
體育教師要根據(jù)項目特點,在教學中合理設置教學內容,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激發(fā)學生的運動興趣[5]。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既要新穎、有趣,又要主題鮮明、易于接受,使學生能學以致用,可以發(fā)展居家學習和練習的體育項目,比如武術、健美操、瑜伽等。此外,加強體育項目的裁判授課和賽事編排授課,為大學生提供扎實的理論基礎,在此基礎上加強身體素質訓練。教學方法和手段上,根據(jù)大學生心理特點和運動需求,結合教學視頻、在線互動、直播等多種形式進行教學,以滿足在線體育教學多樣化的需求。
為保證最終效果達到目標,要充分發(fā)揮大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大學生的參與意識,加強師生互動。一是應加大對在線體育教學的宣傳,充分調動大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幫他們認識體育,樹立終身體育理念,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二是加強在線互動,教師通過課前準備,讓大學生通過相關視頻對基礎知識進行自主學習,在直播課中進行互動交流,從而提高大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三是課后大學生對不懂的問題應及時反饋,教師進行解答,以便掌握動作技術要領。
在線體育考核是課程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階段性教學效果的總結,應采取靈活多樣的考核形式,包括理論網(wǎng)絡化考試、技術測試、身體素質測試等[6],具體可以分為以下3種形式。第一,在線學習考核:主要針對大學生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進行考核,通過平時學習的視頻截圖,讓教師及時了解到大學生平時的學習情況及動作完成情況。第二,線下自主鍛煉考核:要求大學生通過拍視頻的方式進行展示,可以進行技術測試和身體素質測試。應根據(jù)大學生的興趣,合理設置考核內容,給予學生一定的選擇空間。第三,評分:教師通過對大學生學習截圖和練習視頻的核查,給予評分,計入期末成績考核,要強化過程評價,保證考核效果。
為大學生搭建網(wǎng)絡學習平臺,當大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時,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在平臺中選擇學習相關的課程資源,進行鞏固與復習,激發(fā)大學生學習的自主性[7]。另外,在平臺中設置討論答疑功能,大學生在課后可以借助網(wǎng)絡平臺與其他的大學生交流運動的心得體會,固所學知識技能,促進大學生在課后進行學習提升,對培養(yǎng)大學生終身體育運動意識具有積極意義。
在線體育教學成為現(xiàn)代化發(fā)展的重要方向,對高校體育的發(fā)展發(fā)揮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在線體育教學的應用,打破了時間和空間限制,建立以大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為大學生提供直觀的教學內容,實現(xiàn)教學資源的共享,促進大學生終身體育意識。但也面臨很多問題與挑戰(zhàn),需要不斷改進,從而推動高等院校體育教學的發(fā)展創(chuàng)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