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娟
(新疆哈密市第八中學 新疆 哈密 839000)
分層教學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形式,教師在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中嘗試使用這一教學模式可以產生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提升教學質量。
分層教學指將實力水平、學習能力相近的學生分成一個小組,根據學生的不同水平和層次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實施不同教學方法的教學模式。分層教學實際上就是對因材施教教育理念的衍生與發(fā)展,教師根據實際的需要靈活地選擇教學方式,從而達到教學效率最大化的發(fā)展。分層教學并不是簡單地將學生分為三六九等,而是為了學生個體的發(fā)展制定的教學模式。在初中信息技術課堂上進行分層教學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由于學生人數眾多,教師很難在教學當中兼顧到每一位學生進行個性化教學,因此只有進行分層教學教師根據每個層次的學生制定教學目標,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可以有效將學習能力相似的學生進行針對性教學,提升教學質量。
2.1 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進行學生分層劃分。教師要在信息技術教學中貫徹實施分層教學就需要做好前期的準備工作,根據學生對計算機的操作基礎開展小組劃分。只有前期對學生做好了小組劃分,后期分層教學的方針和策略才可以有效地開展和實施,根據不同的層次小組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方針。在分組時,教師應該對學生的基本計算機操作技能進行考核,按照學生對各類軟件的知識、水平和能力進行三個層次的劃分。將熟悉計算機各軟件操作的學生劃分為A組,將略微計算機的學生劃分為B組,將完全不熟練相關操作的學生劃分為C組。然后根據每個小組學生的接受能力和教學內容進行教學進度和教學目標的涉及。在后續(xù)再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相對應的調整,只有前期的準備工作足夠充分,分層教學模式才更可能很好地運用到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
2.2 遵循學生主體,小組合作探究學習。對學生進行好層次劃分后教師應該在信息技術課堂上結合每個層次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具體的教學目標,再結合為每個層次學生制定的教學目標借助微課視頻的形式向學生講授新課。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的要求不同,教師應該提前為每個層次的學生選擇難度適合的微課視頻,突出教學的針對性。學生在微課視頻的輔助之下會對課堂涉及的新的信息技術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有所了解,在這個基礎之上學生再進行實踐和操作,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與合作,在交流探討的過程中學生可以直接講出自己的疑惑點和問題,碰撞出思維的火花,熟練掌握課堂上學習的計算機操作技能,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以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認識WPS文字處理軟件》為例,這一單元學生需要掌握WPS軟件的啟動、推出和窗口的組成;了解WPS中菜單的使用和各功能件的主要作用。教師將學生劃分好之后可以為學生提供難度不同的微課視頻,A組學生的微課視頻應該難度最大,涉及的WPS地操作技巧最復雜,BC層次的學生微課視頻的難度逐漸遞減。觀看完微課視頻之后教師應該讓學生在課堂上結合微課視頻中的涉及內容完成打開、關閉文件,存儲文檔等等操作,在操作中進行實踐。
2.3 利用學科優(yōu)勢,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分層開展教學之后教師還應該分層布置作業(yè),結合課堂上為學生制定的具體的教學目標布置具體的課外作業(yè),讓學生在完成課外作業(yè)的過程中鞏固學習的新的操作技能,更加熟悉計算機的操作。同時在布置作業(yè)時教師應該給予學生一定的空間根據自己的興趣自主選擇作業(yè)的主題和內容,信息技術學科應該是一門開放包容性較強的學科,因此學生可以自主地選擇素材進行相關技能的操作和處理,學生可以依托互聯(lián)網搜集出各式各樣的資源,教師不必將學生的作業(yè)素材進行嚴格規(guī)定,這樣使信息技術課堂教學非常的枯燥和死板,沒有發(fā)揮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科優(yōu)勢。
學生學習完WPS相關知識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課堂上講授的相關操作制作一個至少8頁的文檔,制作的文檔中應該插入圖片、運用藝術字體、設置各級標題等等。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選擇自己制作文檔的主題內容,例如有的學生喜歡打排球,就可以制作一份關于拍球的文檔;有的學生喜歡看動漫就可以制作一個與動漫相關的文檔……寓教于樂,讓學生愉快地完成課外作業(yè),對課堂學習的操作技巧進行鞏固。
初中信息技術教師在課堂上貫徹落實分層教學貫徹因材施教原則可以有效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根據學生的學習基礎有針對性地展開教學,可以促進整體學生計算機操作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