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丹
(黑龍江省綏化市青岡縣永豐鎮(zhèn)中學校 黑龍江 青岡 151634)
在初中教育階段,學生的身心正處于發(fā)展的時期,正是養(yǎng)成良好道德品質(zhì),樹立正確三觀的大好時期,教師要重視在這一時期培養(yǎng)學生的德育品質(zhì),所以教師要注重為學生開展初中德育課堂。為學生開展基于立德樹人的初中德育課堂,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提高道德品質(zhì),樹立正確的三觀,還有利于幫助學生在日常生活當中應(yīng)用所學到的德育理論知識,從而幫助學生提高在生活當中的個人生活道德水準;除此之外,基于立德樹人的初中德育教學還有利于幫助學生培養(yǎng)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使學生在日常的生活學習當中樹立進行學習的自信心,從而愿意使學生自主地參與到初中德育的教學當中;最后,基于立德樹人的初中德育教學能夠改善傳統(tǒng)的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在日常生活當中養(yǎng)成互幫互助的道德行為習慣,使學生感受到幫助他人快感,從而幫助學生進一步培養(yǎng)道德品質(zhì),提高道德思想水平。
2.1 改善傳統(tǒng)德育教育模式。在傳統(tǒng)的德育課堂上,教師采用的是老舊的教育模式,在德育課堂上生硬地為學生灌輸?shù)掠逃R,而學生的身心正處于發(fā)展的時期,對于灌輸式教育在心理上存在一定的抵觸。導(dǎo)致了學生不利于吸收課堂上教師所講述的德育知識。所以教師要改善傳統(tǒng)的德育教育模式,確立學生為學習主體,幫助學生自主學習初中德育知識,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質(zhì),規(guī)范個人良好的行為習慣。[1]例如:教師在為學生展開德育課堂教學的時候就可以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策略,給學生一個德育論點,然后讓學生圍繞著德育觀點進行討論,確立學生為學習主體,讓學生自主對于德育知識探究,從而加深學生在德育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印象,除此之外,這種教育模式還能夠激發(fā)學生對于德育知識探索的欲望,使學生在日常的生活當中能夠自主探究和應(yīng)用所學到的多余理論知識。進一步幫助學生成為有道德,有知識的人,促進基于立德樹人的德育課堂高效展開。
2.2 為學生開展生活式教學。在基于立德樹人的初中德育課堂上,教師可以為學生開展生活式的教學,使學生在課堂上不僅能夠掌握最基礎(chǔ)的德育理論知識,還能夠活學活用的運用到生活當中。還能夠改善傳統(tǒng)的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在參與德育課堂時的積極性,從而為學生構(gòu)造良好的課堂環(huán)境,使學生愿意自主的參與到初中德育課堂的教學當中,提高德育課堂的教學質(zhì)量。例如:教師在為學生展開基于立德樹人的德育課堂教學時,就可以與教師之間積極展開溝通,帶領(lǐng)學生去敬老院為老人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在德育課堂當中,提高最基本的道德品質(zhì),還能夠幫助學生收獲幫助他人的快感,使學生在日常的生活當中積極幫助他人,規(guī)范個人的良好道德行為,為學生成為符合社會標準的復(fù)合型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礎(chǔ)。
2.3 采用多媒體式教學,豐富學生德育感官。在基于立德樹人的德育課堂上,教師要學會運用班級上的多媒體資源,為學生開展基于立德樹人的德育課堂。教師在采用多媒體示教學時應(yīng)搜集一些有關(guān)于德育知識的影視資源在課堂上供學生觀看,改變學生接受德育知識的方式,豐富學生學習德育知識時的感官。而多媒體教學形式能夠把抽象的德育知識具象地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而且具有背景音樂條件,能夠感染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情緒,從而助力學生成為一個有道德的素質(zhì)人才。[2]例如:教師在為學生開展德育課堂時,可以搜集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影視資源,然后通過視頻剪輯的方式為學生縮短教學時間,使學生在德育課堂上的學習時間更加高效。通過這種形式來為學生展開德育教學,有助于激發(fā)學生參與德育課堂的積極性,同時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也會被感動,被中國十大人物身上的光輝點所吸引,而其中的背景音樂又能夠感染學生學習德育知識時的情緒。把學生更好的帶入到課堂的教學當中,豐富了學生學習德育知識的感官,從而幫助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三觀意識。
綜上所述,教師在基于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下,為學生開展德育課堂教學,已是大勢所趨。老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可以改善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確立學生為學習的主體,幫助學生提高參與德育課堂的積極性;其次,教師可以采用生活式教學,幫助學生在生活當中實踐所學的德育課堂理論知識,幫助學生在日常生活當中養(yǎng)成良好的個人行為習慣;最后,教師要利用班級上的多媒體資源來為學生展開德育教學,豐富學生學習的意識的感官,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