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師范大學 安徽淮北 235099)
學習體育動作技能時,只有正確了解自己動作表現(xiàn)問題,才能正確進行下一步的練習,這就需要自我評價反饋和教師反饋。教師結(jié)合具體教學環(huán)境,制訂提供技能反饋的最佳方案,高效發(fā)揮外部信息源的強大功效,促進運動技能的形成、改進和再學習。
依據(jù)反饋的視角不同,反饋可分為固有反饋和外來反饋。在體育教學中,外來反饋是教師將學生完成動作技能的信息傳遞給學生,固有反饋是學生在學習技能時可以自己感覺肌肉的用力、觀察他人對自己動作表現(xiàn)的反響、聽取教師意見等,綜合分析做出合理判斷。當內(nèi)在反饋無法提供充分信息時,動作執(zhí)行者對外在反饋在信息方面的需求便相對增加[1],通過反饋可以有效地知道自己與練習目的之間的差距,進而發(fā)現(xiàn)問題并進行針對性的改正練習。
依據(jù)反饋時間將反饋分為即時反饋和延遲反饋。動作技能獲得階段,反饋時間對績效的作用受任務難度水平調(diào)節(jié),即時反饋在一定時間內(nèi)更利于動作技能獲得,復雜任務中,即時和延遲反饋對動作技能獲得的影響無顯著差異[2]。在體育教學中,要結(jié)合學生水平和動作技能難度選擇合理反饋時間,有利于學生技能更高的提升。
依據(jù)反饋效果分類,分為反饋正強化和反饋負強化。反饋正強化是學生在出現(xiàn)某種情況后,教師給予合適的反饋,對學生進行表揚激勵等,可以使學生的成就需要和自尊需要得到滿足,產(chǎn)生愉快的情緒體驗和積極穩(wěn)定的心境,喚起更高水平的學習動機,增進學習效果,進而增強學生這種反應出現(xiàn)的頻率。而反饋的負強化是學生在做完一個反應之后,取消一個讓學生不愉快刺激的事情。
大眾教育普遍認為,反饋的頻繁越高,學生學習效果就越好,因為大眾普遍認為學習動作技能就是加強對某個動作的刺激和反應,教師反饋頻率越高,學習效果越好。但是最近學者研究表明,反饋頻率越高,學習效果不一定增強,反饋頻度過高,學生會對教師產(chǎn)生反饋依賴,反而影響動作技能的學習。不同運動項目的最佳反饋頻率不同,教師要結(jié)合項目特點和學生身心水平,合理選擇動作反饋頻率[3]。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習難度較低的動作技能時,低頻率比高頻率反饋更能促進動作學習,在復雜動作學習中,動作的難度和知識面增加,髙頻率比低頻率反饋有效。隨著學生動作技能的提升,可以降低教師反饋頻度,增強學生對體育動作技能的理解,形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形成正確的動作技能。
學生對反饋信息的處理是有一定限度的,教師反饋信息過多,反而不利于學生學習,過度反饋可能與過度練習一樣,都不利于動作技能的學習,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控制信息反饋的量度。有一定基礎的學生,通常來說信息接收量大于初學者,教師可以適當增大反饋信息量和反饋信息的精度。在教學中,教師可采用結(jié)果反饋和績效反饋相結(jié)合的方式進行動作技能信息反饋,對于初學或者學習較慢的學生進行結(jié)果反饋,減少一些量化反饋信息,避免初學者出現(xiàn)焦慮、厭學等現(xiàn)象;對學習一段時間的學生,逐漸采用績效反饋,提高反饋信息量度,增強學生動作質(zhì)量,使學生動作準確實用。
反饋精度指反饋信息接近實際動作表現(xiàn)的程度。技能反饋的運動表象與實際執(zhí)行時越接近,運動表象質(zhì)量越高,更利于掌握技能[4]。不同階段的學習者,要采用不同精細程度的信息反饋,教師確定提供反饋進度的一種方法,是教師確定對學生表現(xiàn)可以接受的范圍。對于動作學習初期或者技能水平較低的學生,教師提供信息反饋的精度不要太高,不然不能發(fā)揮學習指導的作用。隨著學生技能水平的提升,教師要提高信息反饋的精度,向?qū)W生提供更加精確的信息,更好地完善他們的技能動作。教師在學生收到反饋信息后,要觀察學生的反應與表現(xiàn),分析學生水平與學習能力,及時調(diào)試要求及反饋精度,再發(fā)出新的反饋信息,指導學生逐步實現(xiàn)教學目標。
不同時機的動作技能反饋會產(chǎn)生不一樣的學習效果[5]。教師在進行動作技能信息反饋時,不僅要注意反饋的信息量、頻率和精度等,還要注意信息反饋時間,學生做過動作技能后,無法獲得視覺反饋,自己對所做動作逐漸模糊,教師要即刻提供信息反饋,讓學生了解自己所做動作,如果可以獲得視覺反饋,教師可以在學生做過動作后,給學生留出時間進行自我動作思考,因為學生需要對反應產(chǎn)生后的內(nèi)在反饋進行客觀分析,而過早地提供反饋使學生覺察錯誤的能力得不到發(fā)展。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及多媒體的普及,教師的傳統(tǒng)教學反饋暴露出來許多問題,教師的講解和示范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不能把教學內(nèi)容全面、直觀地呈現(xiàn)給學生,學生對教師講解沒有清晰畫面感,不能真正找到自己動作技能方面存在的問題,限制了學生動作技能突破提高。學校多媒體技術已經(jīng)全面普及,教師可以在學生進行動作學習和訓練時,把學生易犯錯誤或者難以表達的動作進行錄像,然后該學生進行錄像反饋,邊看錄像邊進行講解反饋,錄像反饋能夠立體地展示教學內(nèi)容和自我動作問題,錄像法能突破時間、空間的限制,使學生能清晰了解自己動作信息,對動作技能形成表面認識,增強畫面感,提高學生自主探究能力。視頻錄像法的關鍵是將學生動作視頻與教師講解相結(jié)合的一種教學反饋方法,可以增強學生對自己動作的理解,提高教學效率。
在傳統(tǒng)體育動作技能教學中,一般通過教師語言、動作示范對學生進行教學、信息反饋,學生大都被動接受教師的反饋指導信息,學生的練習熱情度并不高。學習能力比較一般的學生更是因為總是找不到動作要領,大大降低學習積極性,進而降低教學效果。錄像反饋法在體育課教學中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自主地發(fā)現(xiàn)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提升學生的主體性、參與性[6]。實際教學中,教師通過錄像反饋教學,首先可以讓學生自行觀察、分析動作技能,教師更多地將學生學習由被動轉(zhuǎn)化為主動。學生對錄像、視頻比較敏感和新奇,通過讓學生觀看錄像,發(fā)現(xiàn)自己在學習中的問題,自己分析問題從而達到自己解決問題的目的。不僅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動作技能,而且還會形成對動作的興趣及積極性,提高自信心。
在體育教學中,學生學習動作技能通常是通過觀察教師的示范動作開始,進而在大腦中形成淺顯的視覺表象,然后根據(jù)視覺表象進行動作模仿練習,但這個淺顯的視覺表象會很快消失,教師可通過錄像法進行教學和動作技能反饋指導,通過觀看學生動作練習視頻進行思考,再結(jié)合教師的動作講解,讓視覺表象和動作表象有機結(jié)合,建立穩(wěn)定的動作定型,最終形成正確的動作技能。視覺表象是運動技能習得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在進行體育動作練習時,經(jīng)常發(fā)生自我感覺和他人反饋指導的動作信息有出入偏差,明明有動作錯誤問題,他人能夠清楚看到,但自己動作定型,察覺不到,還一直覺得自己的動作和正確動作一樣,沒有問題,那么,學生可以通過觀看自己的錄像視頻,很直觀、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動作,能夠有針對性地進行糾正和加強,進而提高學生動作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