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理工學院,福建 廈門 361024)
伴隨著計算機的誕生出現了軟件開發(fā),但當前的軟件開發(fā)面臨質量不高、功能復雜等諸多挑戰(zhàn),而軟件測試是保障軟件質量的一個重要手段。因此,軟件測試課程逐漸被高校重視起來。而軟件測試專業(yè)具有人才缺口大、就業(yè)前景廣、薪資待遇高、無性別歧視等特點,這些原因使軟件測試課程廣受重視。
針對這些問題,對軟件測試課程的教學進行一些探索,提出“一體三結合”的教學模式,通過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提高實踐環(huán)節(jié)的效率,與企業(yè)零距離溝通等方式來提高教學的效果,使學生掌握更強的實踐動手能力。
“一體三結合”教學模式的具體思路是: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同步,融“教、學、做”于一體;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相結合、分崗實訓與綜合實訓相結合、校內模擬實訓與校外企業(yè)實習相結合,顯著提高學生的實際業(yè)務水平,培養(yǎng)出社會需要的合格的技術應用型人才[1]。
通過對“軟件測試技術”課程改革,提出“一體三結合”教學模式,意在豐富教學資源,增加課程深度,普及學習空間,改變課堂教學結構,涌現鮮活的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完善考核方式,激發(fā)學習自主性。具體的措施包括:在線開放課程,主要采用,線上的師生互動以及生生互動討論,再加上線下的翻轉課堂引導討論,線下的輔導,線下的考試,這樣一系列的線上、線下配套的、互動的、融合式的、混合式的教學。在彌補傳統(tǒng)教學模式短板的同時盡可能地去彌補在線課程所特有的缺陷,強化對學生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交流,注重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法制意識、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2]。
2.2.1 融“教、學、做”于一體
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同步,融“教、學、做”于一體。當前,軟件測試缺乏理論結合實踐,高校中大多以理論為主,實踐偏少。通過改革,將理論教學和時間教學同步,讓學生能夠在教中學,學中做,不斷提高理論水平的同時,實踐水平也可以同步得到提高。該教學模式能夠克服傳統(tǒng)“灌輸式”教學模式的缺點,有效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3]。
2.2.2 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相結合
本課程,通過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改革,期望在課前、課中、課后達到以下目標:
(1)課前線上預習。目前,軟件測試技術這門課程的課前線上預習,引用的是中國大學MOOC平臺上的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學生通過課前學習國家精品課程,掌握課程基本內容,達到預習效果。同時,也可以在先行學習中,收集問題,為課中翻轉做準備[4]。
(2)課中翻轉教學。新的教育教學模式衍生出課堂教學的新模式,在課堂階段根據新授課知識點的逐一講解、對典型的案例進行分析、找出問題最有效的解決思路、進一步引導學生有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帶著課前預習的問題進入課堂,師生共同討論,實現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深入思考的過程,真正實現“課堂翻轉”的教學新轉變。
(3)課后鞏固課程任務。本課程同樣重視課后的鞏固。課后會給學生布置一定量的測試作業(yè),讓學生去完成,可以第一時間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溫故知新、學以致用、熟能生巧是課后及時鞏固的體現??梢越Y合在線課程的課后作業(yè),討論等模塊共同完成。
2.2.3 分崗實訓與綜合實訓相結合
利用學校開設的小學期課程,進行綜合實訓,同時,綜合實訓過程中,采用小組分崗實訓的方式,將分崗實訓與綜合實訓有機結合。每個測試從業(yè)人員都希望通過努力,提高工作職位,實現個人價值。軟件測試從業(yè)者有哪些崗位可以不斷提高和發(fā)展呢?軟件測試網的專家將軟件測試職業(yè)進行全方位分析,提出了測試職業(yè)發(fā)展具有多級別、多層次、多方向、多職位的“四多”特征。
2.2.4 校內模擬實訓與校外企業(yè)實習相結合
校內實訓和校外實習是實踐教學的主要形式,是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和職業(yè)技能的根本途徑,是使學生由課堂和書本知識走向就業(yè)和職業(yè)崗位的重要橋梁,是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職業(yè)道德和嚴謹工作作風的基礎。企業(yè)為學生提供的實訓、實踐條件,一方面可以保證學生真正學到新技術,另一方面,培養(yǎng)了學生的工程意識、團隊意識、誠信意識、協作精神和敬業(yè)精神。校內實驗實訓基地與校外實踐基地的有機結合構建一個能夠充分利用學校內部資源和企業(yè)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立體化人才培養(yǎng)模式。
“互聯網+”新時代背景下,改變著高等教育的授課模式,也使得高等教育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教育階段。傳統(tǒng)模式下的知識講授不能滿足新時代的改變。在“互聯網+”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下,MOOC的線上學習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在線上學習之后,再通過師生面對面的學習交流、總結討論,實現學習者內化知識的學習目標?;旌鲜浇虒W改革一定會重構傳統(tǒng)課堂教學?;旌辖虒W模式分為以下3種:課前線上預習、課中翻轉教學、課后鞏固課程任務。
課程突出MOOC的特點,將測試知識體系與技術應用進行劃分,并組合為若干相關聯的知識點和技能點的單元學習模塊,體現課程資源的“顆?;焙拖鄬Φ摹蔼毩⑿浴?。這樣,課程既能保持系統(tǒng)地學習,也能進行選擇性地學習,達到靈活多樣和各取所需,以期最大化實現課程“能學、好學”與資源共享的課程設計理念。教學方法與學習路徑主要通過理論闡述、分析講解、技術實踐和知識鞏固等過程與活動。
課程后續(xù)建設過程中,要進一步完善課程體系建設,爭取從點到面有序開課,做好大數據分析,驗證融合的有效性考慮教學生態(tài),全面規(guī)劃和設計教學系統(tǒng)。
本課程導學過程基本程序分4個方面:有效自學、精講互動、總結拓展、當堂訓練。教學過程中,具體操作為六個步驟分別是:第一步,課前復習,即“復”;第二步,提出問題,即“導”;第三步,學生自學,即“學 ”;第四步,學生討論,即“論”;第五步,教師講解,即“講 ”;第六步,鞏固知識,即“練”。導學模式的這六步驟緊密聯系、自然過渡、環(huán)環(huán)相扣。課程采用過程式學習,線上線下相輔相成,有機結合。
“軟件測試技術”不僅是計算機類的專業(yè)課,也是一門未來就業(yè)需要掌握的一門技術類課程,因此,“軟件測試技術”課程教學改革將會持續(xù)下去,最終能找到一條行之有效的教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