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寧市職業(yè)高級中學 潘優(yōu)優(yōu),邵亮亮
中職教育作為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和建設中國特色職業(yè)教育體系的重要基礎,承擔著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職責。班級是學生學習生活的基本單位,中職學校育人往往以班級為單位進行開展,因此班級建設的好壞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具有決定性的影響。作為“紅船”旁的中職學校,如何把“紅船精神”融入班級建設,對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紅船”是指 1921 年浙江嘉興南湖上召開中共一大、承載中華民族命運的一條小船。1921 年 8 月初,中國共產(chǎn)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浙江嘉興南湖的一條游船上勝利閉幕,這條游船因而獲得了一個永載中國革命史冊的名字——“紅船”。“紅船”見證了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件,成為中國革命源頭的象征。
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chuàng)精神,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是中國革命精神之源,也是“紅船精神”的深刻內涵。
在中職學生培養(yǎng)上,我們反復強調學生要腳踏實地、實實在在地掌握一項技能,為將來踏上工作崗位積累實力,有時會忽略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筆者做班主任以來,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動手能力強,設備操作熟練,但缺乏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更多的時候是等待指示去操作,缺乏探索精神。在班級建設中,筆者將“紅船精神”融入其中,鼓勵學生開拓思維、開闊眼界,更好地激發(fā)創(chuàng)新意識,建設一個敢想、敢嘗試、富有創(chuàng)新力的班級,這對班級中的每名成員都有益處。中職生是建設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的重要力量,在校期間培育的創(chuàng)新意識,對今后的創(chuàng)業(yè)就業(yè)有著直接的影響。
艱苦奮斗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也是中小學生必備素養(yǎng)之一,在物質匱乏年代,艱苦奮斗一直是引領我們走向幸福生活的優(yōu)良作風?,F(xiàn)在我們處于物質豐富的年代,很多學生從來沒有吃過苦,缺失艱苦奮斗的動力和精神?!凹t船精神”蘊含的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體現(xiàn)了早期共產(chǎn)黨人理想信念的崇高,能夠引領學生堅定理想信念、敢于擔當、艱苦奮斗。在班級建設中提倡艱苦奮斗,形成積極向上、肯吃苦、肯奮斗的班風和學風,在充滿正能量的班級中,同學間互相鼓勵,共同進步。
每個學生都是班級的一份子,每個人都有責任和義務來承擔班級事務。在市場經(jīng)濟下,有些學生深受“等價交換”價值觀的影響,過分強調自身利益,凡事講報酬、講得失,疲于參加集體活動。如參加志愿者活動、愛心義賣活動要求老師加德育積分,否則不愿參加;在開展班級大掃除時,有些學生能躲則躲,勞動觀念淡薄,誰也不愿意干臟活累活,迫不得已時就敷衍了事,缺乏集體意識,表現(xiàn)出自私自利的一面?!凹t船精神”蘊含的奉獻精神有利于學生樹立奉獻觀,為班級、為集體、為他人奉獻自己的力量,從而形成有愛、有力量的班級。在班級建設中融入奉獻精神,讓學生學會奉獻、樂于奉獻,奉獻并不是一定要獻出金錢或生命,可以從小事做起,如為班級倒垃圾、關窗戶、主動打掃衛(wèi)生等,一旦班級形成人人樂于奉獻的班風,整個班級成員會更加積極主動地做好每一件事。
班級文化對學生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和行為方式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在班級文化建設中,以“紅船精神”為切入點,依托多種形式,精神文化建設和物質文化建設雙管齊下。在精神文化建設上,可以結合與“紅船精神”相關的思想教育主題,開展主題班會、讀書會、詩歌朗誦、演講比賽、紅歌比賽等專項活動,通過開展這些活動,增強學生對紅船精神的理解和認同,營造首創(chuàng)、奮斗、奉獻的班級文化。在物質文化建設上,進一步完善班級內所張貼的畫像標語和黑板報,做到常更新、常補充。很多學生對首創(chuàng)、奮斗、奉獻理解不夠,我們可以通過張貼名人事跡、歷史真實故事來加深學生的認知,這種直觀性的展示比教師口頭講述效果更佳。
學生之間同伴的影響比教師對學生的影響還要廣泛和快速。學生干部是班級工作的直接組織者、執(zhí)行者,學生干部的言行舉止將直接影響整個班級的班風,優(yōu)秀的學生干部能帶動整個班級的班風,使全班同學擰成一股繩。學生干部來自學生,更懂得學生的需要,是學生與學校溝通的橋梁。在班級建設過程中,學生干部隊伍建設的好壞直接影響到班級建設的好壞,因此,要在學生干部隊伍中加強“紅船精神”的學習,讓他們真正體會到“紅船精神”的內涵和特征,通過理論知識學習、團隊活動、素質拓展等手段,讓學生干部體會首創(chuàng)、奮斗、奉獻的“紅船精神”,從而更好地引導其他同學領會“紅船精神”。
班級實踐活動是班級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班級實踐活動來引導中職學生進一步感悟“紅船精神”,對培育其創(chuàng)新意識、堅定其理想信念、引導其積極奉獻有著重要的意義。在班級實踐活動中,通過科學地運用“紅船精神”解決實際問題,將其不斷內化為知識能力、品格氣質,如通過志愿者服務為全校師生派送快遞、為全校教師派送報紙、打掃實訓場地等,在志愿服務中自覺踐行“紅船精神”,從而真正領會“紅船精神”。
班級建設中融入“紅船精神”,不是喊喊口號、寫寫標語、拉拉橫幅,而是讓班級中的每位成員都能深刻領會“紅船精神”,并且應用到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這既包括學生,也包括教師。領會“紅船精神”除了直接的理論學習外,可以結合學?;虬嗉壘唧w的事跡,從身邊的人和事著手,將看似“高大上”的理論和具體實踐相結合,讓“紅船精神”真正發(fā)揮作用。
在教育教學中,我們強調信息化的運用,“紅船精神”的傳播和領會也可以借助信息化手段。如通過學習強國APP中的數(shù)字化資源,體會“紅船精神”的內涵和特質;在云班課平臺上開設討論活動,學生可以發(fā)表對“紅船精神”的理解和看法。信息化的運用,更能被00后學生接受,能起到較好的推動作用。
精神層面的東西看不到、摸不著,掌握情況較難量化。因此,在班級建設中,融入“紅船精神”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個長期建設的過程,“紅船精神”的領會要循序漸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