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娟
(陜西省咸陽市興平市南郊高級中學 陜西 興平 713100)
素質(zhì)教育背景下要求語文教學能夠“得法于課內(nèi),應用于課外”,它與傳統(tǒng)的教學不一樣,更注重學生的學以致用能力。而對于語文詩歌教學來說無疑是難上加難,這就要求教師教學能力的不斷提升,在教學過程中注重教學方法,提升學生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
詩歌不同于常規(guī)的語文課文教學,它具備一定的歷史時代背景和作者經(jīng)歷,在表達情感上并沒有直觀清晰,需要教師和學生反復的閱讀、品鑒才能夠體會到作者所表達的情感。因此,在教師進行詩歌教學之前必須對于詩歌進行仔細琢磨,結合時代背景、作者背景來反復推敲作者情感,整理總結出課堂的內(nèi)容的主題思想,進而設定課堂的教學方法、課堂思考和教學目標。教師準備說課的過程需要進行不斷的模擬練習,可以組織同級語文教師進行一起模擬講課,在不斷的練習當中發(fā)教學問題,并針對教學問題不斷的優(yōu)化,提煉出更好的詩歌內(nèi)容主題。例如在講解《離騷》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從作者屈原的經(jīng)歷出發(fā)引出詩歌表達的情感,讓學生了解該課堂主要講解的內(nèi)容是什么,引導學生換位思考去品味詩歌情感。如此一來,教師才能夠設定出良好的教學目標,選擇有效的教學方法,不斷優(yōu)化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讓學生能夠更好的掌握詩歌知識。
在素質(zhì)教育背景下要求的是“以人為本”進行教育教學。而,傳統(tǒng)詩歌教學相對比較枯燥乏味,很多學生在課堂上都是昏昏欲睡。教師在教學上也是要求學生死記硬背,并沒有從情感體驗出發(fā)讓學生體會到詩歌的美妙之處。對此,要求教師擺脫傳統(tǒng)教學模式,從學生成長階段特點出發(fā),構建出合適的情景,從學生學習興趣點出發(fā)進行教學。教師多利用創(chuàng)新的教學理念,有趣的教學方式在課堂上吸引學生注意力,引導學生發(fā)揮自身想象力,讓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課堂詩歌學習當中。例如在上《回旋舞》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先利用說課教學方式引導學生了解詩歌主要內(nèi)容,然后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營造輕松的教學氛圍,播放一段回旋舞讓學生觀看并讓學生體驗回旋舞,說出自己在跳回旋舞時的感受,引導學生切實的感受詩歌中的情感,去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感情。教師利用情景教學讓學生參與到教學情景當中,真實的感受回旋舞的美妙。同時,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分小組進行情感交流,加強學生的溝通表達能力,深刻的理解不同人對于詩歌描繪的情感解讀,全面的了解詩歌中心思想。教師通過對于情景的創(chuàng)建,讓仿佛置身到詩歌情景當中,學會感受詩歌的美,加深詩歌教學效果。此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進行詩歌的模仿,利用自己的情感來表達自身對于詩歌的理解,讓學生能夠學以致用。
評課能力是教師必備能力,是課堂質(zhì)量不斷提升的基礎。所謂評課則是教師課后對于課堂教學方式、教學效果的回顧與反省。在以往詩歌教學當中教師缺乏真實評判,由于自身或是外在因素無法針對自身教學進行實質(zhì)的批評反省總結,導致教學方法優(yōu)化和提升都沒有更大的突破,在詩歌教學上依舊遵循著教師講學生聽和死記硬背的方式。因此,在教師進行評課的過程中一定要是客觀真實的。首先,教師可以針對課前的教學方案進行每一步的回顧。然后針對課堂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詳細的記錄,有哪些情況是教師自身沒有思考到卻在課堂中出現(xiàn)的。其次,針對學生對于詩歌課堂的意見調(diào)查不采集。發(fā)放相應的課堂調(diào)查表進行學生調(diào)查,或者是鼓勵學生對于教師教學方式的質(zhì)疑,采用不記名方式進行意見收集整理,總結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問題尋找更合適的教學方法。最后進行各教師之間溝通交流,針對不同教師不同的教學方式進行轉化,取其糟粕取其精華反復總結提升自身的教學方式。通過反復總結與反省才能夠讓教育教學的質(zhì)量不斷提升。
在現(xiàn)代教學當中更注重學生實踐運用能力,教師在課堂上更多扮演的是傳遞知識、引導學習的角色。對此,教師在進行詩歌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詩歌情感表達方式的教導,注重課堂到課后的延伸,讓學生能夠結合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進行情感表達。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仿寫、進行摘抄、進行同類詩歌的解讀與賞析。也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后針對同一作者不同作品的品鑒,探討作者不同情感的表達,在引導學生全面了解作者的同時也能夠不斷的拓展詩歌知識。對于教師而言也要不斷的提升自身的詩歌知識儲備,在實際教學當中能夠豐富幽默,能夠談古至今。同時,也能夠通過教師自身的教學經(jīng)驗總結整理出系統(tǒng)的教學體系,構建體系化教學,引導學生搭建語文知識體系,提升學生對詩歌品鑒與理解能力,實現(xiàn)高中語文知識的全面提升。
綜上所述,高中語文詩歌教學要具備整體性,從備課、上課、評課到跟課進行一體化教學。首先做好課前的上課素材準備,課題引入;其次,注重課堂上的教學方法,引發(fā)學生對于詩歌的喜歡;然后加強教師自我教學方式的反省,不斷提升小學方法;最后做好學生課后練習的強化,讓學生實現(xiàn)學以致用,為后續(xù)詩歌學習奠定基礎,形成一體化教學,實現(xiàn)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