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秀鳳
(吉林省柳河縣第九中學 吉林 柳河 135300)
初中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如何去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積極性,促進學生掌握一定英語學習方法與技巧,通過教師有效組織學習活動,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首先應該對學生的現(xiàn)狀進行分析,在教學時,基于學生情況進行教學,本文就此內容展開了討論。
1.1 學生自身的原因。在進行新時期的英語初中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意識到學生的基礎相對薄弱,一些英語單詞在小學階段掌握不扎實,學生對英語學習喪失了興趣以及學習信心,這在無形當中為初中英語教學造成了一定的障礙,同時一些學生學習觀念不正確,逐漸影響其他學生,導致教學氣氛沉悶,還有一部分學生在學習英語知識時,方法不當明明十分努力但效果不佳,導致自身的學習效率不斷下降,并逐漸喪失了學習興趣,學生的這些情況是導致教學效率下降的第一原因。
1.2 教師教學的原因。同時教師作為教學的主力軍,在英語初中教學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但是我們經過調查發(fā)現(xiàn)教師在教學時忽略了學生的學習需求,只是在按部就班的進行教學任務,學生對英語知識的聯(lián)系缺乏認識,同時英語需要學生通過閱讀來培養(yǎng)語感,需要適當結合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構建相應的英語網絡,除此之外還應該注重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但是教師在教學時卻忽略這些,導致教學效率逐漸下降,學生也逐漸產生了問題堆積,進而喪失了學習英語知識的信心,這是導致教學效率下降的第二個原因。
2.1 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F(xiàn)代信息技術與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給教學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在初中英語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將多媒體技術與設備的優(yōu)勢發(fā)揮運用出來。通過掌握多媒體設備的使用方法,并進行科學有序的實施,諸如將書面性的知識內容以動態(tài)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或是在網絡上搜集與教學內容有關的圖片、短視頻,制作成課件帶入到課堂中用多媒體展示播放,有效加強英語課堂教學的直觀性,培養(yǎng)學生積極學習的興趣。
例如在教學“Have Fun”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結合課程所需要掌握的單詞,搜集相應的動物圖片,在學生對于單詞發(fā)音和意思進行初步學習后,讓學生觀看圖片并進行鞏固發(fā)音和詞形記憶的練習。最后,教師再隨機播放不同的動物圖片,讓學生說出其英語表述,通過趣味搶答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好勝心。而在學生對于文本內容有一定了解后,教師還可以給學生播放某一動物的生活片段,如老虎、猴子、大象等,讓學生在視頻觀看過后,思考回答:“What does the Monkey eat ?Does it eat meat?”通過視頻結合提問的趣味方式,引導學生更加積極地投入到句型和句式的練習中來,進而有效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2.2 講授英語語法,構建知識網絡。在進行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應注意初中階段的學生應該具備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應該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整合能力,借助相應的英語語法,進行多方聯(lián)系,幫助學生構建英語知識網絡,同時教師還可以適當進行高中英語詞匯的拓展,鼓勵學生進行寫作,朗讀,從而達到以讀促寫的目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例如教師在講述《How do you get to school》的相關內容時,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該首先對特殊疑問句、一般疑問句、特殊疑問詞以及一般疑問詞進行解釋,并借助思維導圖將相關的知識直觀的進行講述,由一個英語知識點拓展到英語知識面,逐漸形成知識網絡。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還可以適當進行寫作教學,在寫作中盡量使用新型高級英語詞匯以及相關句式,同時還可以鼓勵學生進行范文的背誦。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開展“以讀促寫”的教學模式,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學習素養(yǎng),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為接下來的英語教學創(chuàng)造相應的便利。
2.3 提高初中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在初中階段,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是必須的。首先,在教學中,進行閱讀教學,教師要通過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這是首要的一步,緊接著學生運用自己所掌握的英語知識去分析問題的根源所在,最終將問題得到解決,通過這一系列的學習過程,學生去獲取英語知識;其次,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自己學,與其他學生合作學習。教師在閱讀教學活動中該充當怎樣的角色?筆者認為,教師是主導,該由教師去講的,還得需要教師去講,只不過是教師要做到精講,講究一定的策略去講,并非是過去那種“滿堂”講,只要是學生理解了的,掌握了的,教師就可以不講;但是,教師要注意講解的目的是引導學生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是需要將學生的思維逐步引向深入,通過教師的指導,讓學生能夠親身體驗學習知識的快感,學生英語知識的深度與廣度能夠得到拓展;再次,英語教師該怎樣去講授英語知識?筆者認為:學生在閱讀之前,教師要給學生講清楚閱讀的要點,閱讀后應該達到的具體目標;同時,教師要適時對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有不懂的地方,容易混淆的知識,教師要給予點撥式指導,讓學生找到學習的重點,突破學習的難點;對于學生中比較帶有共同性的問題,教師要統(tǒng)一講解,為學生排憂解難,能夠真正理解英語知識;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該怎樣合作,每個人從哪些方面著手等給予必要的指導。通過閱讀學習,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英語教學改革迫在眉睫,每個英語教師都應行動起來,響應國家與教育的號召,為學生之未來、為中國之未來,努力做出改變,以教育立人,亦以教育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