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鐘 濟源職業(yè)技術學院體育部
籃球項目是最受大學生歡迎的運動之一,隨著CUBA籃球水平快速發(fā)展,籃球受到當代大學生的狂熱追捧。對于籃球運動員而言,籃球運動在得到越來越多關注的同時,攻防對抗也日益激烈,對于運動員的身體綜合素質要求也隨之提升。在高強度、高對抗的籃球比賽中,往往左右比賽的并不是明星球員的一球定音。而是球員體能大量消耗之后,無法適應比賽的節(jié)奏和進程。正因如此,高?;@球專業(yè)訓練應加大對運動員的體能訓練,融合籃球運動的特殊性,改善籃球專項體能訓練現(xiàn)狀,制定切實有效的訓練內容,全方位提升學生體能基礎,從而為運動員競技能力和運動水平保駕護航。
在籃球競技比賽中,無論是運球、突破、投籃、快攻,還是防守、搶斷、扣籃,都需要運動員具備良好的爆發(fā)力、快速力量和敏銳的頭腦。而體能訓練可以幫助運動員提升爆發(fā)性力量、反應速度、移動速度及應變能力,尤其是在攻防節(jié)奏加快以及身體對抗越來越激烈的現(xiàn)代大學籃球競技中,更需要加強隊員身體素質訓練。
作為一項講究技戰(zhàn)術和團隊配合的集體性運動項目,籃球比賽需要在高強度的攻防轉換中迅速做出反應,通過不停跑動選擇最佳投籃機會,這樣才會幫助隊伍得分。雖說體能訓練是技戰(zhàn)術實施的基礎,但是也絕不能過于重視體能訓練,而是要與技戰(zhàn)術訓練相互協(xié)調,保障二者的相輔相成,以便達到最佳效果。
籃球運動員在場上的分工不同,發(fā)揮的作用各不一致。鑒于場上司職位置的區(qū)分,體能訓練需要根據隊員的身體特征和職責,采取個性化的體能訓練計劃,實施有針對性的體能訓練,這樣才能保障每一位運動員能夠固強補弱,在場上表現(xiàn)出最佳的狀態(tài)。
現(xiàn)代大學籃球運動逐漸向職業(yè)化發(fā)展,需要運動員能夠適應對抗激烈變化多端的賽場。在平時的訓練過程中,良好的體能能夠讓運動員更高效地完成訓練任務。如果運動員體能問題一直得不到有效的解決,就無法邁過訓練這一關,高強度的比賽就更加無法勝任。目前一些大學生籃球運動員,身材相對單薄,在對抗中處于劣勢,但是對于體能訓練缺乏重視,仍熱衷于專業(yè)技能、技巧的學習。隨著比賽激烈程度的不斷加劇,很多平時不注重體能訓練的運動員就會出現(xiàn)主動失誤增多的狀況,表現(xiàn)為技術動作變形,或者速度明顯減慢,從而導致比賽失利。要在競爭中取得勝利,必須要加強體能訓練,這既是承擔高強度比賽與訓練的基礎,還可以減少和防范運動損傷的發(fā)生。
近年來,高?;@球運動水平不斷提高,選拔籃球運動員的潛在群體基數(shù)在不斷增大。從有利于籃球運動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角度分析,這既反映出我國籃球運動普及的成果,也從側面看出我國籃球基礎教育水平不斷提升?;@球運動離不開個人天賦,同樣需要后天良好的體能訓練作為保障。專項身體能力是保持競技能力的先決條件,只有體能高度協(xié)調發(fā)展,運動員才可以在大學訓練中掌握先進、高超的技、戰(zhàn)術。根據籃球運動的特點,體能的本質是為技戰(zhàn)術訓練而服務,技、戰(zhàn)術水平的高低往往與運動員體能儲備成正比。試想運動員缺乏爆發(fā)力、肌肉力量弱,如何能夠在高強度地訓練比賽中全面發(fā)揮技、戰(zhàn)術水平。
體能訓練的過程異常艱辛,需要運動員日復一日地堅持。在大量、重復訓練模式下,需要運動員能夠克制自身情緒。雖然訓練單調、枯燥無味,然而這也是戰(zhàn)勝自我、挑戰(zhàn)人生的嘗試。高水平籃球運動員技、戰(zhàn)術全面,基本沒有顯著的弱點,場上比分爭奪都非常艱苦。如果因為自身體能缺失,經不住長時間對抗的考驗,就會出現(xiàn)不攻自破的局面。通過艱苦的體能訓練,運動員的意志品質會得到極大的提高。在運動極限沖擊下,運動員會樹立起必勝、迎難而上的信心。在競技比賽中,有了體能訓練的信念傳承,自然會有決心、有信心與對手對抗周旋。
競技體育類項目都有一套獨特的體能訓練體系,這是受自身項目的特點所決定的。對于籃球運動項目而言,體能訓練同樣有自身的特色和要求。針對大學生籃球運動員而言,制定科學化的體能訓練計劃,除了要與項目本身保持一致之外,還要充分符合大學生的特點。只有抓住適合高?;@球運動員體能特征和訓練規(guī)律,并進行針對性、系統(tǒng)性的開發(fā)和梳理,才能夠指導和規(guī)范體能訓練實踐,進而提高訓練的科學化程度,幫助大學生運動員在有限的訓練時間內提升體能儲備。
高校籃球教練員應該從訓練適應、訓練負荷以及物質和能量代謝等方面入手,加強對運動員關于體能訓練知識的滲透。首先,從生理學角度來看,要以加大重復訓練的刺激為基礎,合理安排訓練計劃,一方面要避免長時間、高強度的刺激。另一方面,要減少運動員重新適應過程的重復。實踐表明籃球運動員訓練適應越快,機能水平會趨于平穩(wěn),體能訓練效果越佳。其次,根據負荷因素的基本特征,在開始階段要以小強度大負荷為主。隨著訓練周期的延長,逐漸加強刺激強度,但也要注意加以限制,確保運動員產生機體形態(tài)結構的適應性改變。否則將會造成運動員產生功能性障礙,不利于后續(xù)訓練和成績的提升。最后,由于體能訓練會造成運動員大量身體消耗,物質和能量代謝加快,為此在訓練周期內,應該保障運動員飲食搭配,以有效鍛煉價值為依據科學設計訓練目標,最后保質保量地完成整個訓練期的計劃。
為達到最佳的訓練效果,避免運動員出現(xiàn)受傷,訓練方案要力求科學設計與實施,理性安排專項訓練的時間,確保訓練量和強度處于可控狀態(tài)。首先,在制定年度訓練計劃時,體能訓練可以按照準備期、比賽期和過渡期的劃分,形成三個類別的訓練計劃。其中準備期以身體素質和掌握技術為主,訓練強度逐漸增大,確保運動員保持良好的競技狀態(tài),形成夯實的體能儲備。比賽期的計劃則需要以完善專項技術為主,側重比賽能力方面的體能訓練,訓練強度增至最大,幫助運動員樹立信心。過渡期訓練以促進機能恢復為目標,身體訓練負荷量相對較小,使運動員積累的疲勞能夠盡快消除。為了保證訓練計劃制定的高效性,還要遵守運動訓練的客觀規(guī)律,選擇最適宜的訓練方案,結合訓練過程的多變性,根據運動員身體素質的特點,充分考慮訓練的重要物質基礎,加強引導階段、一般準備階段、專門準備階段、賽前準備階段的體能訓練比重,合理交替保持系統(tǒng)的持續(xù)訓練,以期更有效的發(fā)展專項競技能力。訓練負荷的安排及要求應循序漸進、因地制宜,有檢查、測驗、比賽,考慮系統(tǒng)性與多樣化。
體能訓練以提高運動能力的訓練目的,通過各種身體訓練和輔助訓練器材,有效改變運動員的器官機能代謝和形態(tài)結構,以期提高人體的力量和爆發(fā)力。首先在力量訓練過程中,應平衡發(fā)展不同部位的肌肉群、主動肌,在符合專項特點的基礎上,選擇與籃球技術結構相匹配的手段。常用的力量訓練方法包括最大負荷法、金字塔訓練法、強化訓練法、中、小負荷訓練法、大量訓練法、非凡訓練法等,同時要注意訓練頻率、訓練負荷、間歇時間。基于籃球運動速度快的特點,速度訓練應安排在訓練前期,必須與專項技能相配合,例如小步跑、后踢腿跑、加速跑、變速跑等。耐力訓練要致力于氧代理與專項耐力的同步,根據運動員不同位置采取持續(xù)負荷法、間歇負荷法、重復負荷法等。心理訓練需要結合體能、技術限制等特點針對性提高訓練難度,培養(yǎng)運動員的意志品質,增強團隊凝聚力。
體能訓練恢復活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常常卻被忽視。如果疲勞現(xiàn)象得不到恢復,不僅會造成各種傷病來襲,更不利于運動員體能水平的提升。為此教練員要加大對消除運動性疲勞的重視,幫助運動員養(yǎng)成良好的睡眠習慣,使運動員能夠快速消除疲勞。此外運動訓練學恢復手段包括動態(tài)休息、整理活動,適當控制整理活動量的大小,根據運動中的負荷量采取必要的理療手段。而營養(yǎng)學恢復手段則需要加強中醫(yī)藥調理,合理補充糖、蛋白質、脂肪等營養(yǎng)物質。
總之,體能訓練是高?;@球運動員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核心基礎,籃球運動員想在技、戰(zhàn)術層面保持優(yōu)勢、取得突破,必須要從籃球專項體能訓練抓起。在進行籃球運動專項體能訓練的過程中,務必要讓隊員明晰籃球專項體能訓練的重要性,從思想認知領域對體能素質產生足夠的重視。在此基礎上,盡量配備專門的體能教練,根據隊員的實際體能狀況,構建籃球專項體能訓練體系,增加核心力量和柔韌性的訓練,有重點、有層次地安排訓練方法和訓練組數(shù),堅持定時、定量完成體能訓練,確保籃球運動員在大賽中能正常甚至超水平的發(fā)揮。